第45章 妖怪不吃人5 (2/2)
“那就吃药。”用不着符咒。
小摩根的语气显得很可怜“唉,朋友家的孩子,我也算看着她长大的。高中升学压力大,瞒着他爸妈吃同学间流行的小药片。结果警察查出来,那东西成分不明,有一定成瘾性,她都吃了小半年了,正吃戒断药呢。医生怕产生药性冲突,不给开安眠药。”
肖律只能同意,老样子,让小摩根第二天来取。
刚挂断电话,手机就叮地一声提示款项到账。
数了数那几个零,肖律感慨了几句万恶的资本主义。
肖律的宠物医院开得不温不火,有时候一天也没顾客上门,他就自己看书,提升一下业务水平。
他自学术法,国外也没有人可以教他,只能全靠自己,他就先捋一捋基本的概念和逻辑关系。
首先是“道家”和“道教”的概念,道家是哲学,道教是宗教,后者起源于前者。早期的道教思想吸收了老子道德经和庄子南华真经的许多内容作为其理论核心。
其次是道教的起源。最初大概是在战国,齐燕这些东方沿海国家,广泛流行各种神仙方术。这时候还不叫道士,而是方士、术士,他们痴迷修炼成仙,不能自拔,每天想着怎么样才能长生不死。著名的强迫症患者秦始皇就很信这个,派了一批又一批的方士去东海仙山寻找仙药,徐福东渡就来源于此。
东汉末年,道教正式成形,但这时没有统一的领导和纲领。直到东晋,葛洪写了一本叫抱朴子的书,才解决了思想不统一的问题。他提出了三大核心观点世上有神仙,人可以长生不老,仙人可以学习且凡人能修炼成仙正是这三点,在人和仙之间建立了直接联系。
道教发展到南朝,有不同的教派,尊奉的神仙也不一样,神仙之间的关系也很乱。茅山道士陶弘景,整理了道教的神仙谱系,终于让人们可以大概理清楚道教的神仙是怎么回事了,同时确认了最高神三清的领导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老子。
到这里,资料还算丰富,也有理有据,可信度高。然而,等他寻找具体的道术或道法的时候,就斯巴达了,大多是空洞无实据的虚文或者是骗人的鬼话。
没办法,肖律就只能啃曾祖父的手札,啃完了就自己在实践中摸索,自我改良、甚至创造符咒。
创新,无论是哪个领域,都是困难的,尤其是这种注重传承的法术体系。没有引路人,连门都摸不到。而肖律,恰恰是因为缺乏指导,只能自己摸着石头过河,才敢这么胡来。他天赋极高,胆子还贼大,时间和金钱也充裕,有机会慢慢摸索,居然真的被他搞出一种全新符咒,还改良了几种。
在肖律看来,符咒是一种工具,是沟通人类和神秘力量的媒介。它由两部分组成,符和咒,符是那张黄纸,咒是口中吟诵的咒语,后者是中文,他总担心身处国外语言不通导致效果不佳,就没有往这方面研究,把重心全部放在画符上。这大概也是他的技术突飞猛进的原因之一。
马丁来的时候,肖律正好在接待客人,就让他在边上等一等。
店里有只叫帕克的流浪狗,有点哈士奇的血统,但不纯,像串串。帕克特别害怕马丁,对方一来就叫个不停。
“帕克,安静。”肖律说了狗狗一句,狗狗呜了一声,还是安静下来了,就是靠着墙,一直警惕地盯着拉美大块头。
“他为什么讨厌我”马丁无奈。
“帕克比较胆小。”肖律这么解释。
那位客人也说“可能你块头太大了,他感到了威胁。”
肖律招待好客人,把帕克关回到笼子里。
之所以取“帕克”这个名字是因为肖律在公园ark捡到他的,当时肖律刚刚为城市公共安全做贡献,定期消灭了几只孤魂野鬼。准备回家的时候,发现那只狗不知道为什么跟着自己,一直到店门口,还在这条街垃圾桶边上的纸箱里安了家。
肖律给他喂了几次,一人一狗慢慢熟悉起来,他就变成了店里的宠物。
肖律把新画的符给了马丁,他以为这笔交易就结束了,没想到过了两周,小摩根又来电话了。
难道不管用肖律猜测,毕竟这个符是他新做出来的,结合了净心符和甘露符,前者清心凝神,后者去饥渴念,应该有助于戒掉药瘾才对。
小摩根其实是来追加订单的,量还挺大。同一个学校,有近四分之一学生都是那种药物的受害者,区别只在于上瘾程度的深浅。用了符咒的女孩子明显好转,她也没有戒心,把秘密告诉朋友了,当然有被嘲笑和质疑,她一气之下就把备用的那张拿去给他们做实验,结果居然真的有效。
那些学生也是很有实验精神,为了证明符咒没有效果,只是心理安慰的作用,他们故意把符偷偷藏在一个学生的包里。那个学生毫不知情,奇迹一般地好转了,状态比同样情况的学生形成鲜明对比。这时女孩子和他说明了情况,想把符要回来,却是不可能了。而且这件事还被当作都市传奇,在学校里传开了女孩子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将实情告诉了自己的父母。
肖律“”换我我也不还啊。
“我考虑一下。”他倒不是不乐意帮助别人,就是怕过于高调,引起官方的注意,给他安一个组织邪教的罪名,他还混不混了
肖律没想到,警察来得比自己想象的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