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蒙巴顿的一天是在接连不断的电话铃声中开始的。
    第一个电话在清晨,值班的士兵接的,得知对方身份是报社记者。士兵没办法处理,立刻报告给准将的副手,副手表示长官还在休息,等他到办公室自己会立刻转告的。
    刚挂断没多久,又一个电话进来了。副手接起,是另一个驻地的上校,拐弯抹角打听琼斯医生的事情。副手不明所以,却心生警惕,对方曾经私扣过他们的物资,他心里记恨着,打太极含糊过去。
    听到铃声又响的时候,副手心中的疑惑更重,同时生出的还有震惊。这个电话他解决不了,因为是他长官的长官的长官。
    这时,蒙巴顿准将终于抵达了办公室。作为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军官,他的房间就在办公室不远处,房间不怎么隔音,第一个电话响的时候,他就被吵醒了。
    副官对长官做了个口型“上将。”
    蒙巴顿点头表示明白,立刻接过了电话。
    几乎是一夜之间,全国人民都知道了青霉素的存在。
    这离肖律发表第二篇论文已经过去了两周。
    论文发表在专业期刊上,并不受普通大众的关注,而且科学家们对这篇论文还心存疑虑,或持观望态度,或在实验进行验证。所以,论文并不是引发了一切的原因。
    真正的诱因是,肖律的某位同事首次用青霉素治好了一位患败血症的危重病人,使他恢复了健康。败血症是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在血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发生的急性全身性感染,这在当时是不治之症。
    许多人在这天边吃早餐边读晨报的时候,看清楚头条,都差点摔了咖啡。
    标题非常醒目不治之症败血症被治愈了。
    记者进行深度采访后,向人们揭露了新药的存在,并挖出了在专业期刊上发表的那两篇相关论文。
    青霉素一时成了家喻户晓的救命药物,病人涌入那位医生所在的医院,无数人打听到底去哪里才能买到,有人甚至开出了比黄金还要贵的收购价格。
    对此,那位医生遗憾表示,这种药物还在临床试验阶段,没有走出实验室,自己也是通过私人关系才弄到一点,目前已经用完了。
    私人关系,哦,大家都明白了。
    于是各路人士各显神通,一下子就把肖律的背景给扒拉出来了,这才有了早上军队电话响铃不断的一幕。
    蒙巴顿应付了长官后,让手下留意当天的报纸,把接电话的活儿交给副手,自己跑去见医生了,迫不及待地想要和他分享这个好消息,并商量接下来的计划。
    医生刚起床,还没穿好衣服,正在洗漱,剃须。
    蒙巴顿忽然觉得这一幕有些眼熟,脑中闪过另一个人格威廉对医生身体的觊觎,顿时如被淋冰水,激荡的心情也平静了些。
    他清了清嗓子,和医生说了青霉素引起的轰动。
    “你看上去并不惊讶。”
    “比我预料得来得早。”肖律好像在听别人的故事,他完全是沾了“前人”的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没有那种鲜花掌声朝他涌来的感觉。他专注地继续和下巴上的胡茬奋战,他的手很稳和精准,是外科医生的手,蒙巴顿的视线滑过它,立刻收了回来。
    视线避开医生的身体,蒙巴顿集中了注意力,问“你打算怎么做”
    “实验室的进展你也知道,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生产。一项新药,走出实验室,时间谁也没办法控制,快的三个月,慢的三十年,看技术水平,也看运气。”事实如肖律所说,青霉素的生产面临很大问题。只说一点,历史上一开始它是黄色粉末,需要冷冻贮存,极其不便,后面变成晶体,因为颗粒较大,会堵塞针管。还有药品的质量、产能等等,这些都是需要一步一步解决的问题。
    蒙巴顿头疼地揉了揉眉心“我已经接到一堆讨药的电话了。”他清楚实验室目前的产量,研究都不大够,何况匀给别人。可来求药的,大多是为了生命危急的病患。假如他有一支药剂,该给谁不给谁他做的选择,可能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
    这个人是军官,活下去;那个人是农民,让他死。
    他可以英勇地在战场上杀敌,那毕竟是战场,下了战场做这种决定,还是令他在晚上无法安寝。
    肖律露出无可奈何的表情,安慰地拍了一下准将的肩膀,后者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没有反应过来,等他意识到自己该觉得别扭时,医生已经走向了实验室。
    蒙巴顿抿了抿嘴唇,跟了上去。
    肖律发现了蒙巴顿不一样的一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不要随便许愿[快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吃肉能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吃肉能瘦并收藏不要随便许愿[快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