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这年头借钱的真是大爷,只要能借到钱就是本事”
    韩秀峰把一块椽子捡起来搁到一边,回头问“潘兄,你是说钱俊臣,还是说我叔”
    “当然是钱俊臣”
    “我以为你说我叔呢。”
    “四哥,你想茬了,我咋能说你叔。”潘二意识到说错了话,急忙换了个话题“四哥,有件事我一直纳闷,各省举人来京城会试不是要先去学台衙门填写亲供,不是要先在省里复试吗何老爷他们咋不用回去填写亲供,咋不用回去复试”
    “何老爷他们是老举人,第一次来京会试前就已经填写过亲供,就已经复过试了。任禾是新中的举人,所以来京会试前要先去成都学台衙门填写亲供。”
    韩秀峰找了块干净的砖头坐下,端起碗喝了一口茶,接着道“填写亲供主要是防止有人冒籍科考,省里的复试主要是为了省银子。你想想,如果个个举人都来京会试,省里要发给多少路费,沿途的驿站要出多少牛马。”
    “所以学问不好,估摸着中不了式的就不让来”
    “差不多,”韩秀峰笑了笑,又道“今年跟往年又不一样,今年开恩科,明年又要按例开科取士,山东和直隶的那些落第举子还好,毕竟离得近。两广和云贵川的落第举人咋办,一来一回就要大半年,要是路上再遇到点啥事,就赶不上明年的会试,所以他们用不着回去填写亲供。”
    潘二似懂非懂地说“也不用复试”
    “复试还是要的,只是不用回省里复试,明年会试前朝廷会在京里让他们复试,尤其那些捐纳出身的举人,不经过复试就不能参加会试。”
    “举人也能捐”
    “举人那是功名,花多少银子也捐不到,我是说那些没考上秀才,先花银子捐了个监生,然后乡试中式的举人。”
    “我以为举人也能捐呢,要是能捐就好了。”
    想到上次托户部员外郎王支荣花帮他捐出身又捐了个不入流的候补典史,一百两银子他二话没说就拿出来了,韩秀峰忍不住调侃道“潘兄,要是能捐举人,你是不是打算也捐一个”
    潘二多精明,急忙道“我我就随口一问。”
    韩秀峰懒得跟他绕圈子,笑看着他问“跟我说老实话,来前你爹给了你多少银子,还剩多少”
    潘二不是想隐瞒,毕竟韩秀峰今非昔比,在京城等着补缺不仅不会坐吃山空还有钱赚,根本看不上他那点银子,而是之前一直瞒着搞得现在不好意思开口,见韩秀峰终于问了,只能一脸尴尬地说“四哥,实不相瞒,来前我爹给了我五百两。之所以一直瞒着你,不是担心你会打那五百两的主意,而是想留着等哪天你急用时可以拿出来救急。”
    “对我这么好”
    “四哥,天地良心,我真没哄你,来前我爹就是这么交代的。”

章节目录

韩四当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卓牧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卓牧闲并收藏韩四当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