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虽虽没人家精明,但换句话说就是安分守己,谁家闺女不想嫁给安分守己的后生”
    “可是刘家五小姐比我弟大好几岁”
    “女大三抱金砖,大几岁有啥不好的。这么说吧,刘家五小姐要是嫁到别人家,我是说那种门当户对的,嫁过去只能做小媳妇。嫁我家来就不一样了,她就是少奶奶,一进门就能当家”
    琴儿忍俊不禁地说“这倒是。”
    “再说这亲事不是我们上赶着求人家的,是刘老爷先跟你爹提出来的”段徐氏亲了亲外孙的小脸蛋,又兴高采烈地说“连你都晓得刘家五小姐年纪不小了,她又跟幺妹儿一要给她爹守孝,要等两三年才能出阁,到时候就成老姑娘了,除了我家谁家愿意等”
    “娘,听您一说这亲事还真合适。”
    “当然合适,不过话又说回来,这全是占狗蛋他爹的光,我们可不能没良心,做人可不能忘本。”
    娃他爹确实跟江北厅刘举人有交情,琴儿没往别处想,正准备起身去把被褥翻过来晒,外面又传来一阵敲门声,紧接着是段吉庆和关班头的声音。
    “琴儿,快开门,你余叔回来了”
    “哪个余叔”琴儿下意识问。
    “我,余有福”
    琴儿打开门一看,果然是余有福,想到他应该是在娃他爹那儿当差,禁不住踮起脚往他身后望去,然而跟他一道来的只有一个十六七岁的后生,并没有见到日思夜想的娃他爹。正浑浑噩噩,段吉庆走进院子,掀起一床挡住去路的被子道“琴儿,志行不但让你余叔给家捎了信,还给家捎了钱”
    “余叔,你回来了,狗蛋他爹咋没回来”琴儿噙着泪问。
    就这么扔下四娃子他们几个独自回来,余有福这一路上本就很歉疚,被琴儿这一问心里更不是滋味儿,一脸尴尬地说“琴儿,四娃子公务繁忙实在回不来,晓得你担心他,给家捎信又没在京城时方便,所以所以就打发我先回来了。”
    到底因为什么让他先回来,从朝天门码头到这儿的一路上,余有福已经跟段吉庆、关捕头和柱子说过,他不但无颜面对琴儿,一样无颜面对段吉庆和关班头,毕竟太平贼匪到底打到了哪儿,泰州究竟有没有失陷,四娃子这会儿到底是死是活,一直忙着赶路的他全不晓得。
    他更不晓得的是,段吉庆的消息远比他灵通,看着他尴尬无比的样子,禁不住笑道“有福,志行没事,用不着你担心,还是先办正事吧。”
    “段经承,四娃子真没事”余有福急切地问。
    关班头一样晓得内情,笑看着他催促道“段经承的话你都不信,别磨蹭了,先说正事。”
    “哦,”余有福回头看了看一脸茫然的琴儿,随即从褡裢里取出两封家信交给段吉庆,随即转身介绍道“段经承,关班头,这位是张士衡张少爷,他爹叫张德坚,在我们四川盐茶道吴道台那儿效力,四娃子和潘二、大头往家捎的汇票,全放在张少爷身上。”
    段吉庆上午光忙着安顿角斜场盐课司大使韩宸的家眷,只晓得四娃子从江苏捎回了钱,却不晓得捎回了多少,不晓得汇票放在这个年轻人身上,更不晓得这个年轻人竟是张先生的儿子。
    想到他爹前段时间正好随吴道台来了巴县,段吉庆激动地说“原来是张少爷,失敬失敬。”
    张士衡可不敢在他们面前摆少爷谱,何况他实在算不上什么少爷,急忙躬身作揖“士衡拜见段老爷,拜见婶娘。”
    琴儿一楞,下意识问“你喊我婶娘”
    “没喊错,他就应该喊你婶娘,”余有福连忙解释起韩秀峰把张士衡从仪真带到海安,再让张士衡跟他一道来四川的经过。
    琴儿反应过来,正琢磨着要不要给眼前这个晚辈点见面礼,张士衡竟转过身去,背对着众人解开衣裳,从贴身的内袋中取出两张“日升昌”扬州分号开具的汇票,当着余有福面恭恭敬敬地交给段吉庆。
    段吉庆接过带着余温的汇票,看着上面写的金额,顿时大吃一惊,随即欣喜若狂。相比娃他爹给家捎了多少钱,琴儿更想晓得信里都说了啥,禁不住提醒道“爹,还是先看看狗蛋他爹的信吧。”

章节目录

韩四当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卓牧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卓牧闲并收藏韩四当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