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皇逃窜至阜城。”
    想到阜城县距京城五六百里,并且年前气势如虹、所向披靡的长毛已如同丧家之犬,被僧格林沁和胜保剿灭是早晚的事,石赞清喃喃地说“皇上不用再担心北犯的这股长毛,朝中的那些王公大臣也不用再担心京畿的安危。”
    “所以河营也不用再拱卫京畿,”吴廷栋笑了笑,又意味深长地说“如果不出意外,你等会儿去运的是头一批钱粮,过不了几天便可以去运第二批。”
    “吴大人,您是说朝廷要裁撤河营,要把剩下的那几百兵也调走”
    “河营倒不会裁撤,但兵早晚会被调走。你想想,为剿林凤祥和李开芳这股长毛,皇上不但命惠亲王为大将军,颁锐捷刀,甚至让惠亲王把健锐、火器、前锋、护军、巡捕等营的能战之兵抽调一空。现而今不用再担心林凤祥和李开芳,又怎会眼睁睁看着京里兵力空虚,我固安却驻守着一千多上过战阵的精兵”
    石赞清下意识抬头看看外头,见外面没人才低声问“吴大人,皇上是不放心您,还是不放心韩志行”
    “皇上倒不至于不放心我吴廷栋,也不至于不放心他韩秀峰,而是外强中干终究不合适。更何况现在个个晓得河营是肃顺的兵,据我所知连定郡王都奏请从河营调几百兵编入已被抽调一空的步军、巡捕诸营。”
    定郡王载铨是步军统领,也就是百姓们口中的九门提督。
    步军统领衙门肩负京城安危既治安之责,可把守京里京外和维持京城治安的可用之兵又被抽调一空,定郡王身为步军统领不但要招兵买马,更不会任由手握河营的肃顺变成另一个九门提督。
    想到这些,石赞清苦笑道“拱卫京畿这差事还真不是谁都能干的。”
    “所以你我宁可不要这份荣耀,也不能稀里糊涂卷入王公大臣们之间的纷争。”
    “只是这么一来韩四岂不是白忙活了,还得罪那么多人。”
    “他韩四看似受了些委屈,不过也没白忙活,至少帮朝廷招募编练了一千多能战之兵。只不过他稀里糊涂卷入进京里那些王公大臣之间的纷争,又刚被弹劾过,一时半会间只能这样了,等过一段时间,等有了合适的缺,一定会被委以重任的。”
    石赞清暗想你说得倒轻巧,甚至想说弹劾他的就是你,但这些话只能放在心里,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好奇地问“吴大人,您消息灵通,您晓不晓得河营剩下的这几百兵,朝廷会怎么安排”
    “灵通真谈不上,不过消息倒是听说过一些。”
    “什么消息”
    “听京里的朋友说皇上恩准了定郡王所奏,会从阜城阵前调一些兵回京城,编入步军、巡捕诸营。永祥不但很快能回京,并且很快能升官了,我估摸着一个游击跑不掉,而且是步军统领衙门的游击。”
    “这么一来韩四手下不就没兵了,河营不就名存实亡了”
    “这倒不至于,听京里的朋友说皇上打算给韩四留两百兵,依然驻守固安,分防沿河各汛地。”
    石赞清禁不住叹道“别人的官越做越大,他倒好,竟越做越小,堂堂的正五品同知手下就剩两百兵,这跟千总有什么两样”
    吴廷栋不觉得韩四受了多大委屈,轻描淡写地说“这怨不得别人,要怨只能怨他自个儿,谁让他锋芒毕露到处得罪人的,谁让他见杆就爬,非要攀肃顺那个高枝儿的。再说只是从他手下调走一些兵,又没罢他的官,夺他的职。”
    “明白了。”
    “对了,还有件事。”
    “何事”石赞清下意识问。
    吴廷栋放下茶杯,笑看着他道“次臬兄,我过两天要和陈崇砥一道进京觐见,劳烦你来道署护理几天河务。”
    想到皇上不会无缘无故召他进京,石赞清连忙起身道“吴大人,您这是要高升,恭喜恭喜”
    “别急着恭喜,八字还没一撇呢。”吴廷栋得意地笑道。
    “我看是八九不离十,吴大人,能否透漏一二,究竟是啥缺”
    “京里的朋友说皇上打算让我署理直隶按察使,”吴廷栋回头看看门外,确认家人都不在外面,又笑道“陈崇砥也算熬出头了,只要奏对不出差错,回来之后便能署理固安县事。”

章节目录

韩四当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卓牧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卓牧闲并收藏韩四当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