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第八十章 (1/2)
上一年的苍炎,春季连续干旱, 夏天又发了洪涝, 一整年庄稼收成都很不好。到了冬季再碰上雪灾, 还没开春就闹了饥荒。
朝廷当然也是赈了灾的, 只是皇帝都不好好理政,底下官员又怎么会尽心尽力
碰上赈灾这样的肥差,官员们自然要好好捞上一把。从上到下一层层盘剥下来, 到了百姓手里,就连掺着麸谷的粥都喝不上了。
再加上有心人士的挑唆搬弄,活不下去的百姓纷纷揭竿而起。杀贪官, 劫富户,一呼百应。很快,大半个江南都陷入了叛乱之中。
景元帝闻讯慌得不行,下令抽调镇北军赶赴江南平叛。
这个命令,当然也遭到了以魏丞相为首的朝臣们强烈反对的。可是随着一开始派去的军队连吃败仗,叛军开始有北上的趋势, 景元帝便彻底慌了神。
于是他不顾众臣反对,命令朱天佑麾下的镇北军火速赶赴江南平叛,如若抗旨,便按叛国罪论处。
皇帝的命令一下, 即便朱天佑觉得不妥也只能听从安排。毕竟江南叛乱形势确实十分严峻,而北方边境业已多年平稳。
谁都没有想到,北漠会趁着这个机会突然发难。
总之,无论从哪个角度上来看, 苍炎的景元帝,都跟明君扯不上任何关系。
这个釜底抽薪,最大限度保护苍炎实力的决策,怎么可能是他会做得出来的
那样一个叛军还远在千里之外,就吓得方寸大乱的帝王,真的会挺身而出,不惜为国捐躯也要为苍炎留下复国的希望吗
北漠摄政王甚至有些怀疑,如今这个留在京城的景元帝,实际上是个替身,而真正的皇帝早已随着撤离的民众一起离开永安城了。
但这样的怀疑也只是一个闪念而已。
能够当上权倾一时的北漠摄政王,他自然拥有过人的眼力。
在他看来,站在他面前的景元帝,那样的气势与谈吐,断不可能是替身。
北漠眼下虽然占领了苍炎京城,可是却没有捞着任何好处。最大的收获,也就是俘虏了苍炎的皇帝陛下而已。
杀了景元帝,对北漠不会有益处,反而会激起苍炎国人民的愤慨。北漠摄政王想要做的,自然是用景元帝去换取最大限度的利益。
景元帝的存在,是北漠手上最大的底牌。镇北将军朱天佑出身军旅世家,世世代代守护苍炎边境,对苍炎王室忠心耿耿。
若是在关键时刻,以景元帝的性命相要挟即便朱天佑本事再大,也只能妥协。
即便战场不利,他们也可以用景元帝的存亡与苍炎谈条件。
也正因为如此,在击败朱天佑之前,他确实不敢真的杀死景元帝。
不敢杀景元帝,北漠摄政王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方宇涵在他面前嚣张地放狠话。
明明只是个阶下囚,却比他这个敌军主将还要肆无忌惮。北漠摄政王恨得牙根发痒,最终依然无可奈何。
这场见面不欢而散,北漠摄政王命人将方宇涵押回冷宫。
即便在地位如此悬殊的情况下,他都没能从方宇涵处讨到便宜这个认知让北漠摄政王十分气愤。
能这么多年不动声色暗中谋划,北漠摄政王的忍耐功力自然远非常人可比。大局当前,他能够忍下所有挑衅。
何况他本不是贪花好色之人,于他而言,雄图大业比倾国佳人重要多了。因此他很快便将容妃抛在了脑后,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剿灭苍炎剩余势力的事业当中。
然而时局发展得速度,比所有人预料的更快。仅仅过了十余日,方宇涵再一次被带出了关押他的冷宫,在原本属于景元帝的御书房里,又见到了北漠摄政王。
“苍炎国的权贵们以魏丞相与镇北将军为首,已经另外拥立了新帝。”北漠摄政王说道。
他的脸色十分难看,因为他根本没有想到,苍炎国的速度竟然会这么快。
离他们占领永安城不到半个月光景,按说镇北军应该才刚刚收到消息没多久,可他们竟然就决定好了下一任帝王人选。
方宇涵闻言,也颇为意外地挑了挑眉。
镇北将军的速度超出他想象之外,本来尚在掌握中的形势,瞬间变得不明朗了。
“你想不想知道,你的臣子们另外拥立的新帝是谁”北漠摄政王铁青着脸,看着他道。
“朕何必猜呢王爷既然请朕过来,那么自然是打算告诉朕的。”方宇涵道。
“是你儿子”北漠摄政王道,“连帝号都已经定好了,称景明帝。”
方宇涵诧异地皱起了眉头。
他记得,原主的几个儿子年龄都还很小,唯一有可能的就是
“听说是你的长子。”北漠摄政王又道,“皇帝陛下有印象吗”
原主景元帝的长子,方宇涵记得是一名宫女所出。身份低微,年龄也不大,算来今年不过十五岁。
没背景、没势力、年纪尚小,怎么想都跟帝位沾不上关系。由他继位的可能性,远没有原主那几个远在藩地的兄弟大。
唯一有可能让他与帝位扯上关系的,那就是皇长子是被记养在皇后名下的。
“是皇后。”方宇涵了然道。那个卷走了他整座私库的女人,果然够狠。
“没错,你的皇后娘娘得到了镇北将军以及魏丞相的支持,拥立皇长子登基称帝。她如今临朝称制,垂帘听政,被尊为皇太后,而你”北漠摄政王嘲讽地笑道,“则被遥尊为太上皇”
这个发展让方宇涵觉得意外。
扶持皇长子登基,很明显是皇后的主意。在他早先与魏丞相的讨论中,这个方案根本就没有被列入考虑的范围。
大皇子年龄尚轻,实力不明,身后又缺乏有根基的母族支持立他为帝,在这个危机四伏的时期着实算不上是个好选择。
方宇涵原本以为,魏丞相会选择拥立景元帝的某一位兄弟继位。
景元帝的兄弟们大多正值壮年,又在各自封地上经营多年,早就已经有了自己的势力以及关系网。
苍炎的实力本就强过北漠,以藩王们自身的势力作为后盾,再加上朱天佑的镇北军,打赢北漠军队应该不成问题。
可如今皇长子继位,皇太后垂帘听政,军权掌握在朱天佑手中。未来朝政毋庸置疑会被朱家兄妹把持在股掌之上这很明显不利于维护皇室的正统地位。
皇长子虽是长子,却并非嫡出。这样的继位人选,即便那些藩王们表面上不去反对,可私底下又怎可能甘心臣服
这样一来,那些本就勾心斗角的藩王们,又怎么会尽全力协助镇北军北伐
苍炎本就处于风雨飘摇之际,若是再有内乱,那更是雪上加霜。内忧外患之下,苍炎恐怕再难有复起的机会了。
在方宇涵看来,由皇长子继位绝非良策。然而,即便皇后有私心,一向睿智的魏丞相又怎么会同意如此不合理的决定
皇后是镇北将军的亲妹子,能得到朱天佑的支持并不奇怪。可是魏丞相那样注重正统,食古不化的老古董,又是怎么被她说服的
“如果我把你这位太上皇绑上前线,不知道你儿子会不会投降”没等到方宇涵考虑清楚,北漠摄政王便咬牙切齿地瞪着他说道。
“那你恐怕要失望了。”方宇涵回答得相当淡定,“自从皇长子出生之后,朕就没怎么见过他,朕连他长什么样子都不记得了。如果阵前相见,朕都不能确定自己是否认得出他。”
“当然,反之亦然。”方宇涵接着道,“如果你真把朕绑到阵前,恐怕他也不能确定你绑的人究竟是不是朕。”
立皇长子为帝,和立某一位藩王为帝,有一个结局是共通的。那就是他们都不会把景元帝的生死放在心上。
皇长子跟景元帝之间本就没什么父子深情,而藩王们则巴不得景元帝早点驾崩。
除了碍于礼法道义,他们还必须号称将太上皇他的安危放在首位之外,私底下,根本没人会在乎景元帝如今是生是死。
北漠摄政王若想以景元帝为质,从景明帝那里换取好处的话恐怕也是没希望的。
虽然大家都不说,但事实上,为了能保住自己的帝位,景明帝说不定更愿意付出些好处给北漠,换取景元帝不被释放。
“这位苍炎新帝口气倒是挺大的,传书告诫我们,必须立即释放他们的太上皇”北漠摄政王嘲讽地看着他道,“可是却什么条件都不肯答应。只怕你那儿子巴不得我们赶紧杀了你,毕竟先皇可比太上皇好相处多了,不是吗”
方宇涵闻言,丝毫不觉得意外,他微微一笑,道“所以,你们更不想朕死了,不是吗”
“他们想让你死,我们就偏不杀你。”北漠摄政王冷笑着说道,“朱天佑已经对我们北漠宣战了剑指永安,号称要彻底把我们赶回北漠。
如今苍炎江南叛乱尚未平息,他竟然想南北两线同时作战,我倒要看看他朱天佑有没有这个本事做到”
北漠摄政王所言,也正是方宇涵最担心的点。
从原主的记忆里,他知道镇北将军朱天佑确实是当世罕见的将才。但是先不说宗室藩王们如今是否服气,单单考虑背后仍未根除的江南叛乱
此时强行挥军北上,确实不是最适合的时机。
然而很快,方宇涵就知道镇北将军如此大胆的底气是什么了。
不到一个月,苍炎国大军再次集结在永安城下。
与当初仓皇离去时不同,再度归来的苍炎国军队军容整齐,气势惊人。
同样也算骁勇善战的北漠军,甚至都没能稍稍阻止他们前进的步伐。
离永安城陷落之日不过两个月光景,苍炎军就再度回到了他们的都城之下。
近日连吃败仗的北漠军,再也没有了嚣张的底气。他们原以为可以快速扫平苍炎全境,却没想到反被苍炎军连连击溃,最终被逼回了永安城内。
为了震慑苍炎军,北漠摄政王终于还是选择将方宇涵这名曾经的皇帝押到了城墙之上。
无论心底究竟怎么想,景元帝毕竟是景明帝的父亲,也是苍炎上一任皇帝。向来注重礼法孝道的苍炎人,总不可能看着他们的太上皇陷入危险却无动于衷吧
方宇涵倒不是很担心自己的安危,如果真到了最危急的关头,他相信凭借自己的实力可以瞬间拿下北漠摄政王,并且反制对方。
只是这样一来,就有暴露他真实身手,并ooc的可能性不到万不得已,他并不想这么做。
乍见到本国曾经的皇帝处在敌军的威慑之下,苍炎军果然一片哗然。
在短暂的喧哗之后,从苍炎军中走出一位穿着一身赤色铠甲的将军。随着这名将军的出现,苍炎军迅速冷静了下来,又恢复了最初的秩序与警戒。
那位将军骑着一匹健壮矫健的骏马,走到阵前之后勒住马身,微微抬起头来,看向城楼之上的方宇涵。
“皇后”方宇涵震惊了。
虽然皇后在后宫之中一直不声不响,但原主再怎么混不吝,也不可能忘记自家皇后的长相。
然而搜遍了原主记忆的角角落落,方宇涵丝毫没找到任何关于“皇后能够统领一支军队”的信息。
“如今,哀家已经是太后了。”依旧美丽的皇后哦不,太后娘娘,扬起明艳的脸,微微笑着说道。
“宿主,宿主错啦”3344连忙在太后娘娘越凌耳边提醒道,“你虽然是太后,但是太上皇景元帝还活着呢你不能自称哀家啊”
“对哦一顺口就忘记了”越凌反省。
不过
“嘛算了,事已至此,说都说出口了,就让他去吧”
这种失误真的不能怪她。
从很久以前,她就觉得,“哀家”这个称呼,听起来要比“臣妾”高端多了。
这个称呼至少能够证明,从今以后,再也没有人能压在她头上
她实在不乐意千辛万苦混成太后了,却还得自称“臣妾”。谁要臣要臣你自己臣去她宁可“哀”着反正“无夫之哀”,哀的又不是她
总之,阵前的太后娘娘依旧笑得优雅大气,端地是光华照人。即便是一身戎装面带风霜,也无法掩饰住她逼人的美貌。
看样子,升了一阶职称的日子,她过得十分惬意。哪怕日夜在战场上奔波操劳,也丝毫未能减损她的气色。
那个曾经死气沉沉老成持重的皇后娘娘,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浑身散发出惊人的气势。
方宇涵皱了皱眉,看向隐在身边的520。520了解他的意思,迅速汇报道“主人,我这里没有收到ooc提示。这说明皇后娘娘并没有问题,她身边所有人都认为她如今这个样子是正常的。”
“原主的这个皇后,隐藏得很深啊”方宇涵沉吟道,“从她能够卷走皇帝私库,笼络忠心耿耿的魏丞相,迅速扶持大皇子建立新政权来看原主恐怕一直都被蒙在鼓里。”
也就是说,就算他们没穿过来,北漠国没有入侵,景元帝估计也过不了几年安生日子了。
原主跟他这位皇后娘娘,无论是智商还是武力值,差距都过于悬殊。若不是因为皇后一直未曾诞下嫡子,恐怕苍炎江山早就已经易主了。
这么说也不对,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原主说不定一早就对皇后有所怀疑,才一直冷落她,导致她始终未能
朝廷当然也是赈了灾的, 只是皇帝都不好好理政,底下官员又怎么会尽心尽力
碰上赈灾这样的肥差,官员们自然要好好捞上一把。从上到下一层层盘剥下来, 到了百姓手里,就连掺着麸谷的粥都喝不上了。
再加上有心人士的挑唆搬弄,活不下去的百姓纷纷揭竿而起。杀贪官, 劫富户,一呼百应。很快,大半个江南都陷入了叛乱之中。
景元帝闻讯慌得不行,下令抽调镇北军赶赴江南平叛。
这个命令,当然也遭到了以魏丞相为首的朝臣们强烈反对的。可是随着一开始派去的军队连吃败仗,叛军开始有北上的趋势, 景元帝便彻底慌了神。
于是他不顾众臣反对,命令朱天佑麾下的镇北军火速赶赴江南平叛,如若抗旨,便按叛国罪论处。
皇帝的命令一下, 即便朱天佑觉得不妥也只能听从安排。毕竟江南叛乱形势确实十分严峻,而北方边境业已多年平稳。
谁都没有想到,北漠会趁着这个机会突然发难。
总之,无论从哪个角度上来看, 苍炎的景元帝,都跟明君扯不上任何关系。
这个釜底抽薪,最大限度保护苍炎实力的决策,怎么可能是他会做得出来的
那样一个叛军还远在千里之外,就吓得方寸大乱的帝王,真的会挺身而出,不惜为国捐躯也要为苍炎留下复国的希望吗
北漠摄政王甚至有些怀疑,如今这个留在京城的景元帝,实际上是个替身,而真正的皇帝早已随着撤离的民众一起离开永安城了。
但这样的怀疑也只是一个闪念而已。
能够当上权倾一时的北漠摄政王,他自然拥有过人的眼力。
在他看来,站在他面前的景元帝,那样的气势与谈吐,断不可能是替身。
北漠眼下虽然占领了苍炎京城,可是却没有捞着任何好处。最大的收获,也就是俘虏了苍炎的皇帝陛下而已。
杀了景元帝,对北漠不会有益处,反而会激起苍炎国人民的愤慨。北漠摄政王想要做的,自然是用景元帝去换取最大限度的利益。
景元帝的存在,是北漠手上最大的底牌。镇北将军朱天佑出身军旅世家,世世代代守护苍炎边境,对苍炎王室忠心耿耿。
若是在关键时刻,以景元帝的性命相要挟即便朱天佑本事再大,也只能妥协。
即便战场不利,他们也可以用景元帝的存亡与苍炎谈条件。
也正因为如此,在击败朱天佑之前,他确实不敢真的杀死景元帝。
不敢杀景元帝,北漠摄政王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方宇涵在他面前嚣张地放狠话。
明明只是个阶下囚,却比他这个敌军主将还要肆无忌惮。北漠摄政王恨得牙根发痒,最终依然无可奈何。
这场见面不欢而散,北漠摄政王命人将方宇涵押回冷宫。
即便在地位如此悬殊的情况下,他都没能从方宇涵处讨到便宜这个认知让北漠摄政王十分气愤。
能这么多年不动声色暗中谋划,北漠摄政王的忍耐功力自然远非常人可比。大局当前,他能够忍下所有挑衅。
何况他本不是贪花好色之人,于他而言,雄图大业比倾国佳人重要多了。因此他很快便将容妃抛在了脑后,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剿灭苍炎剩余势力的事业当中。
然而时局发展得速度,比所有人预料的更快。仅仅过了十余日,方宇涵再一次被带出了关押他的冷宫,在原本属于景元帝的御书房里,又见到了北漠摄政王。
“苍炎国的权贵们以魏丞相与镇北将军为首,已经另外拥立了新帝。”北漠摄政王说道。
他的脸色十分难看,因为他根本没有想到,苍炎国的速度竟然会这么快。
离他们占领永安城不到半个月光景,按说镇北军应该才刚刚收到消息没多久,可他们竟然就决定好了下一任帝王人选。
方宇涵闻言,也颇为意外地挑了挑眉。
镇北将军的速度超出他想象之外,本来尚在掌握中的形势,瞬间变得不明朗了。
“你想不想知道,你的臣子们另外拥立的新帝是谁”北漠摄政王铁青着脸,看着他道。
“朕何必猜呢王爷既然请朕过来,那么自然是打算告诉朕的。”方宇涵道。
“是你儿子”北漠摄政王道,“连帝号都已经定好了,称景明帝。”
方宇涵诧异地皱起了眉头。
他记得,原主的几个儿子年龄都还很小,唯一有可能的就是
“听说是你的长子。”北漠摄政王又道,“皇帝陛下有印象吗”
原主景元帝的长子,方宇涵记得是一名宫女所出。身份低微,年龄也不大,算来今年不过十五岁。
没背景、没势力、年纪尚小,怎么想都跟帝位沾不上关系。由他继位的可能性,远没有原主那几个远在藩地的兄弟大。
唯一有可能让他与帝位扯上关系的,那就是皇长子是被记养在皇后名下的。
“是皇后。”方宇涵了然道。那个卷走了他整座私库的女人,果然够狠。
“没错,你的皇后娘娘得到了镇北将军以及魏丞相的支持,拥立皇长子登基称帝。她如今临朝称制,垂帘听政,被尊为皇太后,而你”北漠摄政王嘲讽地笑道,“则被遥尊为太上皇”
这个发展让方宇涵觉得意外。
扶持皇长子登基,很明显是皇后的主意。在他早先与魏丞相的讨论中,这个方案根本就没有被列入考虑的范围。
大皇子年龄尚轻,实力不明,身后又缺乏有根基的母族支持立他为帝,在这个危机四伏的时期着实算不上是个好选择。
方宇涵原本以为,魏丞相会选择拥立景元帝的某一位兄弟继位。
景元帝的兄弟们大多正值壮年,又在各自封地上经营多年,早就已经有了自己的势力以及关系网。
苍炎的实力本就强过北漠,以藩王们自身的势力作为后盾,再加上朱天佑的镇北军,打赢北漠军队应该不成问题。
可如今皇长子继位,皇太后垂帘听政,军权掌握在朱天佑手中。未来朝政毋庸置疑会被朱家兄妹把持在股掌之上这很明显不利于维护皇室的正统地位。
皇长子虽是长子,却并非嫡出。这样的继位人选,即便那些藩王们表面上不去反对,可私底下又怎可能甘心臣服
这样一来,那些本就勾心斗角的藩王们,又怎么会尽全力协助镇北军北伐
苍炎本就处于风雨飘摇之际,若是再有内乱,那更是雪上加霜。内忧外患之下,苍炎恐怕再难有复起的机会了。
在方宇涵看来,由皇长子继位绝非良策。然而,即便皇后有私心,一向睿智的魏丞相又怎么会同意如此不合理的决定
皇后是镇北将军的亲妹子,能得到朱天佑的支持并不奇怪。可是魏丞相那样注重正统,食古不化的老古董,又是怎么被她说服的
“如果我把你这位太上皇绑上前线,不知道你儿子会不会投降”没等到方宇涵考虑清楚,北漠摄政王便咬牙切齿地瞪着他说道。
“那你恐怕要失望了。”方宇涵回答得相当淡定,“自从皇长子出生之后,朕就没怎么见过他,朕连他长什么样子都不记得了。如果阵前相见,朕都不能确定自己是否认得出他。”
“当然,反之亦然。”方宇涵接着道,“如果你真把朕绑到阵前,恐怕他也不能确定你绑的人究竟是不是朕。”
立皇长子为帝,和立某一位藩王为帝,有一个结局是共通的。那就是他们都不会把景元帝的生死放在心上。
皇长子跟景元帝之间本就没什么父子深情,而藩王们则巴不得景元帝早点驾崩。
除了碍于礼法道义,他们还必须号称将太上皇他的安危放在首位之外,私底下,根本没人会在乎景元帝如今是生是死。
北漠摄政王若想以景元帝为质,从景明帝那里换取好处的话恐怕也是没希望的。
虽然大家都不说,但事实上,为了能保住自己的帝位,景明帝说不定更愿意付出些好处给北漠,换取景元帝不被释放。
“这位苍炎新帝口气倒是挺大的,传书告诫我们,必须立即释放他们的太上皇”北漠摄政王嘲讽地看着他道,“可是却什么条件都不肯答应。只怕你那儿子巴不得我们赶紧杀了你,毕竟先皇可比太上皇好相处多了,不是吗”
方宇涵闻言,丝毫不觉得意外,他微微一笑,道“所以,你们更不想朕死了,不是吗”
“他们想让你死,我们就偏不杀你。”北漠摄政王冷笑着说道,“朱天佑已经对我们北漠宣战了剑指永安,号称要彻底把我们赶回北漠。
如今苍炎江南叛乱尚未平息,他竟然想南北两线同时作战,我倒要看看他朱天佑有没有这个本事做到”
北漠摄政王所言,也正是方宇涵最担心的点。
从原主的记忆里,他知道镇北将军朱天佑确实是当世罕见的将才。但是先不说宗室藩王们如今是否服气,单单考虑背后仍未根除的江南叛乱
此时强行挥军北上,确实不是最适合的时机。
然而很快,方宇涵就知道镇北将军如此大胆的底气是什么了。
不到一个月,苍炎国大军再次集结在永安城下。
与当初仓皇离去时不同,再度归来的苍炎国军队军容整齐,气势惊人。
同样也算骁勇善战的北漠军,甚至都没能稍稍阻止他们前进的步伐。
离永安城陷落之日不过两个月光景,苍炎军就再度回到了他们的都城之下。
近日连吃败仗的北漠军,再也没有了嚣张的底气。他们原以为可以快速扫平苍炎全境,却没想到反被苍炎军连连击溃,最终被逼回了永安城内。
为了震慑苍炎军,北漠摄政王终于还是选择将方宇涵这名曾经的皇帝押到了城墙之上。
无论心底究竟怎么想,景元帝毕竟是景明帝的父亲,也是苍炎上一任皇帝。向来注重礼法孝道的苍炎人,总不可能看着他们的太上皇陷入危险却无动于衷吧
方宇涵倒不是很担心自己的安危,如果真到了最危急的关头,他相信凭借自己的实力可以瞬间拿下北漠摄政王,并且反制对方。
只是这样一来,就有暴露他真实身手,并ooc的可能性不到万不得已,他并不想这么做。
乍见到本国曾经的皇帝处在敌军的威慑之下,苍炎军果然一片哗然。
在短暂的喧哗之后,从苍炎军中走出一位穿着一身赤色铠甲的将军。随着这名将军的出现,苍炎军迅速冷静了下来,又恢复了最初的秩序与警戒。
那位将军骑着一匹健壮矫健的骏马,走到阵前之后勒住马身,微微抬起头来,看向城楼之上的方宇涵。
“皇后”方宇涵震惊了。
虽然皇后在后宫之中一直不声不响,但原主再怎么混不吝,也不可能忘记自家皇后的长相。
然而搜遍了原主记忆的角角落落,方宇涵丝毫没找到任何关于“皇后能够统领一支军队”的信息。
“如今,哀家已经是太后了。”依旧美丽的皇后哦不,太后娘娘,扬起明艳的脸,微微笑着说道。
“宿主,宿主错啦”3344连忙在太后娘娘越凌耳边提醒道,“你虽然是太后,但是太上皇景元帝还活着呢你不能自称哀家啊”
“对哦一顺口就忘记了”越凌反省。
不过
“嘛算了,事已至此,说都说出口了,就让他去吧”
这种失误真的不能怪她。
从很久以前,她就觉得,“哀家”这个称呼,听起来要比“臣妾”高端多了。
这个称呼至少能够证明,从今以后,再也没有人能压在她头上
她实在不乐意千辛万苦混成太后了,却还得自称“臣妾”。谁要臣要臣你自己臣去她宁可“哀”着反正“无夫之哀”,哀的又不是她
总之,阵前的太后娘娘依旧笑得优雅大气,端地是光华照人。即便是一身戎装面带风霜,也无法掩饰住她逼人的美貌。
看样子,升了一阶职称的日子,她过得十分惬意。哪怕日夜在战场上奔波操劳,也丝毫未能减损她的气色。
那个曾经死气沉沉老成持重的皇后娘娘,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浑身散发出惊人的气势。
方宇涵皱了皱眉,看向隐在身边的520。520了解他的意思,迅速汇报道“主人,我这里没有收到ooc提示。这说明皇后娘娘并没有问题,她身边所有人都认为她如今这个样子是正常的。”
“原主的这个皇后,隐藏得很深啊”方宇涵沉吟道,“从她能够卷走皇帝私库,笼络忠心耿耿的魏丞相,迅速扶持大皇子建立新政权来看原主恐怕一直都被蒙在鼓里。”
也就是说,就算他们没穿过来,北漠国没有入侵,景元帝估计也过不了几年安生日子了。
原主跟他这位皇后娘娘,无论是智商还是武力值,差距都过于悬殊。若不是因为皇后一直未曾诞下嫡子,恐怕苍炎江山早就已经易主了。
这么说也不对,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原主说不定一早就对皇后有所怀疑,才一直冷落她,导致她始终未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