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意初露
这是他来这里的第三天,从茫然到彷徨再到泰然接受,这其中滋味只有他晓得了。他本是北京一所大学的文学院本科生,却没想到一场车祸将他带到了这无名朝代。
这里的他,只有五岁,垂髫小儿,只知玩闹。七日前,因与家中兄长在河边嬉戏,不慎落水而亡。余承璋,是他现在的名字。
这余承璋乃是航山村余怀礼家的孙子,行三,故也称余三郎。余家是一个标准的古代宗族,家庭成员多,带来的麻烦也多。
余承璋的太爷爷生了五个儿子,分别是仁义礼智信五位爷爷,他的爷爷余怀礼行三,人称余三爷。人多了家产就少了,故这五位爷爷家里都不富裕,要说谁好一点,大概只有大爷爷余怀仁和他爷爷家里稍微好了那么一点点。
余怀礼也就是他的爷爷有五个儿女,三男两女。他父亲余敬中是幺子,故而爷爷也最偏疼他家。在余家,他的生活还是不错的,爷爷疼父亲,父亲疼他。
“小璋,吃饭了。”母亲梁氏进来了,木门发出了嘎吱的响声,瞬间打断了他的回忆。因七日前落水摔了脑袋,这几天爷爷特许他在床上休息,
不然,他这个年纪的小男孩,不说下田侍弄庄稼、挑水什么的,也是要在田间地头里找野菜,上山捡柴火的。梁氏拿进来的是一个玉米窝头和一碗陈米粥配些许咸菜。这已然是病人的营养餐了,前两日无意间听到两个哥哥说他们只能吃一个窝窝头和一些白菜。在这里只要和米有关的粮食,都是精贵的。
“欸,娘。”坐起身,忙不迭的接了他娘端进来的饭碗。“娘,我已经好了,可以去帮哥哥他们干活了。”他吃着玉米窝头,望向一脸菜色的梁氏。
“嗯,好。只是和你哥哥几个一起的时候叫他们帮你拿着些东西,不要累着了。”
“嗯,娘,我知道了。”
说毕,梁氏径自走了出去,一大家子的人都已经按照辈分围坐在了桌子边。
余家勉强也算是耕读人家,家里的用餐规矩很是严格。虽然不至于不言不语,但是像孩子用手抓菜,站起来夹之类的是绝对不允许的。余家家贫,绝不可能一天的菜能摆满桌子,几岁的孩子是够不到中间的菜的,只能靠母亲帮忙。
梁氏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今天的菜还是水煮白菜,虽然已经吃了一个冬天的白菜,众人已经完全厌了白菜。但是白菜配窝窝头总还是要比干吃窝窝头要好很多。梁氏连忙夹了几筷给自己的几个孩子。梁氏生了三个孩子,分别是现年7岁的余承瑱、5岁的余承璋和3岁的余慧桃。
正吃到一半,坐在朝南位的余家掌家人余怀礼突然开口问道“老三媳妇,三郎怎么样了。”
梁氏赶忙放下手中的筷子回到“爹,他已经好的差不多了,刚还和我说要和他哥一起去干活呢。”
“那就好,不过他身体才好,干活就不用了。二郎余承瑱,你不要让他到处走,河边就不要去了。”
余承瑱赶忙应了。
约莫两刻钟后,一家人用完了饭,各自午休去了。只剩下几个媳妇收拾了桌子,洗了碗筷。梁氏也将余承璋的碗筷拿了出去一并洗了。
再说回躺在床上的余承璋。
他虽然躺着,但是脑中的思绪却不断纷飞。这几天通过左敲右打,他对这里的情况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余家虽然在航山村一大堆农户中看起来日子还行,但在实际上还是很穷的。吃的寡淡无味,每日只有窝头野菜之流聊以果腹,荤腥全无。
因只来了七天,他对于赋税徭役什
这是他来这里的第三天,从茫然到彷徨再到泰然接受,这其中滋味只有他晓得了。他本是北京一所大学的文学院本科生,却没想到一场车祸将他带到了这无名朝代。
这里的他,只有五岁,垂髫小儿,只知玩闹。七日前,因与家中兄长在河边嬉戏,不慎落水而亡。余承璋,是他现在的名字。
这余承璋乃是航山村余怀礼家的孙子,行三,故也称余三郎。余家是一个标准的古代宗族,家庭成员多,带来的麻烦也多。
余承璋的太爷爷生了五个儿子,分别是仁义礼智信五位爷爷,他的爷爷余怀礼行三,人称余三爷。人多了家产就少了,故这五位爷爷家里都不富裕,要说谁好一点,大概只有大爷爷余怀仁和他爷爷家里稍微好了那么一点点。
余怀礼也就是他的爷爷有五个儿女,三男两女。他父亲余敬中是幺子,故而爷爷也最偏疼他家。在余家,他的生活还是不错的,爷爷疼父亲,父亲疼他。
“小璋,吃饭了。”母亲梁氏进来了,木门发出了嘎吱的响声,瞬间打断了他的回忆。因七日前落水摔了脑袋,这几天爷爷特许他在床上休息,
不然,他这个年纪的小男孩,不说下田侍弄庄稼、挑水什么的,也是要在田间地头里找野菜,上山捡柴火的。梁氏拿进来的是一个玉米窝头和一碗陈米粥配些许咸菜。这已然是病人的营养餐了,前两日无意间听到两个哥哥说他们只能吃一个窝窝头和一些白菜。在这里只要和米有关的粮食,都是精贵的。
“欸,娘。”坐起身,忙不迭的接了他娘端进来的饭碗。“娘,我已经好了,可以去帮哥哥他们干活了。”他吃着玉米窝头,望向一脸菜色的梁氏。
“嗯,好。只是和你哥哥几个一起的时候叫他们帮你拿着些东西,不要累着了。”
“嗯,娘,我知道了。”
说毕,梁氏径自走了出去,一大家子的人都已经按照辈分围坐在了桌子边。
余家勉强也算是耕读人家,家里的用餐规矩很是严格。虽然不至于不言不语,但是像孩子用手抓菜,站起来夹之类的是绝对不允许的。余家家贫,绝不可能一天的菜能摆满桌子,几岁的孩子是够不到中间的菜的,只能靠母亲帮忙。
梁氏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今天的菜还是水煮白菜,虽然已经吃了一个冬天的白菜,众人已经完全厌了白菜。但是白菜配窝窝头总还是要比干吃窝窝头要好很多。梁氏连忙夹了几筷给自己的几个孩子。梁氏生了三个孩子,分别是现年7岁的余承瑱、5岁的余承璋和3岁的余慧桃。
正吃到一半,坐在朝南位的余家掌家人余怀礼突然开口问道“老三媳妇,三郎怎么样了。”
梁氏赶忙放下手中的筷子回到“爹,他已经好的差不多了,刚还和我说要和他哥一起去干活呢。”
“那就好,不过他身体才好,干活就不用了。二郎余承瑱,你不要让他到处走,河边就不要去了。”
余承瑱赶忙应了。
约莫两刻钟后,一家人用完了饭,各自午休去了。只剩下几个媳妇收拾了桌子,洗了碗筷。梁氏也将余承璋的碗筷拿了出去一并洗了。
再说回躺在床上的余承璋。
他虽然躺着,但是脑中的思绪却不断纷飞。这几天通过左敲右打,他对这里的情况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余家虽然在航山村一大堆农户中看起来日子还行,但在实际上还是很穷的。吃的寡淡无味,每日只有窝头野菜之流聊以果腹,荤腥全无。
因只来了七天,他对于赋税徭役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