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父亲,我还想再观一天。”
    司马懿见司马昭仍不死心,索性挑明了说道,“我已对徐晃下了格杀令,那蜀将虽勇猛,但他一人回天无力,明日蜀军阵营必破,而那蜀将,也会力战而亡。”
    司马昭仍倔强的不肯离去。
    他此刻的心中却是矛盾得很,一面希望魏军大获全胜,一面又期待那蜀将能大显神威,从魏军的层层包围中杀出去。
    尽管心底的理智在不断告诉他,这不可能。
    但心中始终有那么一丝希望。
    美人如玉,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是所有人心底的一个共同秘密吧。
    他迫切的想看到这位蜀将的最终归属。
    这就是他坚持留在山坡上不愿离去的唯一原因。
    尽管,这一丝心底的美好,可能会被他父亲亲手埋葬。
    一晚上的时间很快过去。
    就在黎明时分,突然有亲兵来传话,“将军,大都督昨夜抓了三名蜀军探子,审问后发现是蜀将派出去求援的哨兵。”
    “哦”司马昭仍躺在帐篷中,他晃了晃脑袋,头中一片昏沉沉。
    明显昨夜未睡好。
    一时间有些不明白。
    “大都督将那三名蜀军探子杀了”
    亲兵又回道“大都督亲自下令将他们放了,还送了他们三套魏军军服。”
    “为何”
    司马昭顿时翻身坐了起来。
    他父亲是多么聪明的人,为何会抓住蜀军探子后反而给放了,这明显不和常理。
    里面定有猫腻。
    司马昭见那亲兵说话断断续续,明显在卖关子,顿时脸色一沉,训道“你还知道什么一口气说不出,不然军棍伺候。”
    那亲兵听后脸色马上垮了下来,委屈的狡辩道“是大都督让我代为传话,说是想考考你,看你能否想通其中的关键。”
    司马昭此刻的心情乱成一团,哪有心思考虑那些细枝末节,继续板着脸喝到“还不快说。”
    “是是”
    亲兵吞了吞唾沫,这才原原本本的说出了缘由。
    司马懿一直羡慕诸葛亮做渔夫,这回得偿所愿,也当了一次渔夫。
    曹军这边派出了三名援军去高翔处求援,那马谡被困了2天后,缺水危机出现,组织人马冲杀了几次未果后,才发现被魏军包围了。
    随后也派出了哨兵去向周围求援。
    高翔奉诸葛亮旨意,在附近十里处的一座小城安营扎寨后,就密切关注街亭蜀军的动静,结果一前一后收到了两路人马的求援信。
    顿时有些难办了。
    他的兵马只有1万,若去救援,也能勉强求援一路。
    如何能兼顾两路呢
    最后高翔在心中取舍了一番,又细细听取了求援哨兵的信息后,发现那曹军兵少形势更危机,而马谡兵多,形势稍微乐观些。
    去救曹军的话,风险太大,可能连这1万兵马都要搭进去。
    最主要的一点,那马谡是蜀军北伐的参军,和诸葛亮之间有师生之谊。
    这一点,最终促使他下定决心去救马谡,而放弃了曹军。
    随后高翔不顾曹军派出的3名哨兵苦苦哀求,大军开拔,打算去解马谡之围,最后进入司马懿为他精心准备的埋伏圈中。
    而曹军派出求援的3名哨兵,在求援无果后,又亲眼目睹高翔一万援军覆灭,只得连夜赶回来向曹军报信。
    没想到曹军如今的处境更糟,已被魏军在峡谷中两面包围,三名哨兵合计一番后,决定趁夜色偷渡,最后落到了司马懿手中。
    而司马懿不仅没杀他们,反而送了3套魏军军服供他们伪装,随后将他们放了。
    司马昭洗了一把脸后,思维渐渐清晰。
    马上明白了司马懿的目的。
    随后倒吸了一口冷气。
    “此计甚毒”
    这不是要将蜀军最后一丝抵抗的士气也摧毁掉吗
    就算司马懿是他的亲生父亲,司马昭也觉得浑身冰凉,笼罩在一层恐惧中。
    心中更为那蜀将担忧起来。
    若是处于团团包围中的蜀军得知援军已断的消息后,士气会不会土崩瓦解不战而溃
    就在此时,峡谷中突然传出一阵骚动,打断了司马昭的遐想。
    从上坡上望去,见有两名魏卒骑着两匹战马,跃过魏军的包围后,一左一右拼命加速向中间的蜀军阵地冲去。
    这一离奇的举动顿时吸引了在四周站岗值班的魏军将士注意。
    顿时分出两拨人马,分别向这两名魏军士卒追去。
    与此同时,另一名穿着魏军士卒服饰的人,突然从山坡上现身,连滚带爬的跃到地面后,也向中间的蜀军阵地跑去。
    就算那值班的魏军将领是一头猪,也察觉到了此刻情况的不对。
    他随之果断的下令,“放箭,射杀这三名魏卒”
    嗖嗖嗖
    一顿乱箭向前方突围的2名魏卒飞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从水浒开始的好汉之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我要上三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我要上三江并收藏从水浒开始的好汉之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