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人体形成的创道并不一定呈直线,曲线、甚至是折线,都有可能出现。”
“这会对射击角度的判断产生很大影响。”
“尤其是仅仅依据出入口的直线连接作判断,容易出现极大的偏差。”
他一番仔细讲解,让毛利兰和浅井成实都反应了过来
“原来如此”
“既然创道可能不是一条直线,用两点确认直线、再估算射入角度的办法,在这里就不能适用了。”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射入角度,到底该怎么确定呢”
两人都眨着那水汪汪的大眼睛,眼里充满好奇。
而林新一则是继续讲解
“很简单,我之前说过”
“如果弹头呈角度射进人体,射入口就会形成类椭圆形的皮肤缺损。”
“射入角越锐,形成的类椭圆形就越扁。”
“我就是看到射入口的皮肤缺损形状太椭了,才会觉得射入角度有问题。”
“而要计算角度,也非常容易。”
“测出那个椭圆形伤口的长轴长度x,短轴长度y。”
“则syx,即为射入角。”
这是利用射入口直径差异与命中角关系进行推断的正弦推算法,学过初中数学的都能理解。
毛利兰和浅井成实很快就理解了这个方法,并且按照林新一的吩咐,用直尺小心地测量射入口的长轴和短轴。
通过计算,发现和原本估算的7、80度不同
“射入角大概只有45度。”
“从高到低射击,还和人体表面呈45度角”
浅井成实稍稍地想象了一下
“那凶手难道是把枪高高举过头顶,然后再向下开枪”
“或者,是在开枪前一跃而起,再朝下射击”
他想象了一下凶手的几个射击姿态,结果想到的画面都和表演杂技无异。
倒是毛利兰想到了一个比较靠谱的原因
“会不会是死者在中枪时,自己低下了头,或者身体蹲了下去”
“这也不太可能。”林新一摇了摇头
“因为子弹在穿出后脑之后,很快又凿穿了玻璃窗。”
“子弹整体上是从高到低射出的,这一点从射出口和射入口的位置上能确定。”
“既然如此,射出口的弹孔高度,一定会比玻璃窗上的弹孔高度更高一些。”
“而我刚刚验尸的时候就用卷尺量过了”
“玻璃窗上的弹孔高度,只比死者的身高低几公分。”
“如果他再蹲下身子,甚至稍稍低头,那子弹凿穿他大脑后,就没办法射到玻璃窗上的那个高度的位置。”
“所以,死者在中枪时,只能是笔直站在玻璃窗前的。”
听到这里,毛利兰不禁陷入沉思。
她仔细地观察着那扇玻璃窗上的弹孔,在脑海里模拟着子弹以45度角自上而下射入前额,又凿穿死者头部,向后击穿玻璃的奇特画面。
这画面越想越觉得别扭。
如果死者真是这样笔直站在玻璃窗前,那按照这射入角度,凶手得飞到天花板上开枪才行。
“等等”
毛利兰紧紧皱起的眉头,突然舒展开来
“我们一直都是在以这扇带有喷溅状血迹的玻璃窗为参照物,来推测死者站位的。”
“因为玻璃窗现在是竖直闭合着的,所以林先生你推测,死者当时也一定是笔直地站在这玻璃窗前。”
“可是这扇玻璃窗,当时可不一定是关着的啊”
“毕竟,死者死后倒在窗户上原本打开着的窗户,很可能会随着尸体的靠窗下滑,而自己关上。”
毛利兰看向那扇紧紧关着的玻璃窗,这样喃喃说道。
“不一定是关着的”
林新一顿时意识到了什么
这扇窗户不是普通的左右滑动式玻璃窗,而是一扇比较少见的,上下翻转式的开合玻璃窗。
只要一打开,玻璃平面和地面的角度就会有所倾斜。
想到这里,他试着把这扇上下翻转式的开合玻璃窗向外推开。
玻璃窗倾斜着发生翻转,上半部分向外,下半部分向内。
“难道”
“我们刚刚想象还原的现场全都错了”
在毛利兰的提醒下,林新一找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分析方向。
他从打开的玻璃窗里探出头,脑袋很自然地向上一看
“这一枪根本就不是在这房间里开的。”
“而是从楼上,垂直向下射击的。”
“这会对射击角度的判断产生很大影响。”
“尤其是仅仅依据出入口的直线连接作判断,容易出现极大的偏差。”
他一番仔细讲解,让毛利兰和浅井成实都反应了过来
“原来如此”
“既然创道可能不是一条直线,用两点确认直线、再估算射入角度的办法,在这里就不能适用了。”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射入角度,到底该怎么确定呢”
两人都眨着那水汪汪的大眼睛,眼里充满好奇。
而林新一则是继续讲解
“很简单,我之前说过”
“如果弹头呈角度射进人体,射入口就会形成类椭圆形的皮肤缺损。”
“射入角越锐,形成的类椭圆形就越扁。”
“我就是看到射入口的皮肤缺损形状太椭了,才会觉得射入角度有问题。”
“而要计算角度,也非常容易。”
“测出那个椭圆形伤口的长轴长度x,短轴长度y。”
“则syx,即为射入角。”
这是利用射入口直径差异与命中角关系进行推断的正弦推算法,学过初中数学的都能理解。
毛利兰和浅井成实很快就理解了这个方法,并且按照林新一的吩咐,用直尺小心地测量射入口的长轴和短轴。
通过计算,发现和原本估算的7、80度不同
“射入角大概只有45度。”
“从高到低射击,还和人体表面呈45度角”
浅井成实稍稍地想象了一下
“那凶手难道是把枪高高举过头顶,然后再向下开枪”
“或者,是在开枪前一跃而起,再朝下射击”
他想象了一下凶手的几个射击姿态,结果想到的画面都和表演杂技无异。
倒是毛利兰想到了一个比较靠谱的原因
“会不会是死者在中枪时,自己低下了头,或者身体蹲了下去”
“这也不太可能。”林新一摇了摇头
“因为子弹在穿出后脑之后,很快又凿穿了玻璃窗。”
“子弹整体上是从高到低射出的,这一点从射出口和射入口的位置上能确定。”
“既然如此,射出口的弹孔高度,一定会比玻璃窗上的弹孔高度更高一些。”
“而我刚刚验尸的时候就用卷尺量过了”
“玻璃窗上的弹孔高度,只比死者的身高低几公分。”
“如果他再蹲下身子,甚至稍稍低头,那子弹凿穿他大脑后,就没办法射到玻璃窗上的那个高度的位置。”
“所以,死者在中枪时,只能是笔直站在玻璃窗前的。”
听到这里,毛利兰不禁陷入沉思。
她仔细地观察着那扇玻璃窗上的弹孔,在脑海里模拟着子弹以45度角自上而下射入前额,又凿穿死者头部,向后击穿玻璃的奇特画面。
这画面越想越觉得别扭。
如果死者真是这样笔直站在玻璃窗前,那按照这射入角度,凶手得飞到天花板上开枪才行。
“等等”
毛利兰紧紧皱起的眉头,突然舒展开来
“我们一直都是在以这扇带有喷溅状血迹的玻璃窗为参照物,来推测死者站位的。”
“因为玻璃窗现在是竖直闭合着的,所以林先生你推测,死者当时也一定是笔直地站在这玻璃窗前。”
“可是这扇玻璃窗,当时可不一定是关着的啊”
“毕竟,死者死后倒在窗户上原本打开着的窗户,很可能会随着尸体的靠窗下滑,而自己关上。”
毛利兰看向那扇紧紧关着的玻璃窗,这样喃喃说道。
“不一定是关着的”
林新一顿时意识到了什么
这扇窗户不是普通的左右滑动式玻璃窗,而是一扇比较少见的,上下翻转式的开合玻璃窗。
只要一打开,玻璃平面和地面的角度就会有所倾斜。
想到这里,他试着把这扇上下翻转式的开合玻璃窗向外推开。
玻璃窗倾斜着发生翻转,上半部分向外,下半部分向内。
“难道”
“我们刚刚想象还原的现场全都错了”
在毛利兰的提醒下,林新一找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分析方向。
他从打开的玻璃窗里探出头,脑袋很自然地向上一看
“这一枪根本就不是在这房间里开的。”
“而是从楼上,垂直向下射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