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从外面扔了颗石子进来,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毕竟,这里是大阪府警本部长的家。树大招风,服部平藏的仇人很多。
如果那个投掷石子的犯人是抱着某种恶意在行动,那他接下来指不定还会做出什么更加恶劣的事情。
“嗯,那就让我和平次把他找到吧”
林新一答应同服部平次一起找到真相,也算是给学生上实训了。
毛利兰倒是不用参与这次实训
经过这些天来的学习和实践,抛开经验不谈,她在痕迹检验上的知识已经不比林新一这个老师差多少了。
“首先是这枚石子”
“上面沾着些许泥土,泥土还是潮湿的。”
这点不用林新一教,凭借侦探的眼力,服部平次很快就得出了结论
“这石子就是犯人刚刚从庭院里捡的。”
“嗯。”林新一点了点头“我们现在去庭院看看。”
就这样,以林新一和服部平次为首,大家浩浩荡荡地跟着走出这幢大宅。
走到庭院里,来到那收藏室窗户外面的草坪前,林新一带头停下
“大家都别太靠近了,免得破坏现场的痕迹。”
“那颗石子上既然带着新鲜的泥土,那凶手刚刚就应该是站在有泥土的草坪上,扔出那颗石子的。”
说着,他带着服部平次小心地围着那大块草坪转圈。
夜间本来就视线不佳,再加上这块草坪上的草被修剪得非常平整低矮,所以即使上面有踩踏后形成的倒伏,也让人很难看得出来。
林新一摸索着掏出手电筒增强照明,同时也做好了花大功夫辨认的准备。
然后,只听服部平次说道
“林先生”
“我找到犯人在草坪上留下的足迹了”
“那里有一连串草叶倒伏的痕迹。应该是被人踩踏出来的”
林新一“”
我这手电筒可都没掏出来呢,真亏你能用肉眼找到啊。
林新一算是发现了
以后办案只要带着个名侦探,现场勘查系差不多就可以解散了。
“很好”
“今天下午到晚上,应该没有人踩过这块草坪吧”
“草的自我修复能力很强,即使被踩倒伏,也只需要半天时间就能重新站起来。”
“如果是在向阳处,光照充足,草叶倒伏修复的时间可能只需要几个小时。”
林新一顺带着给自己的学生科普了一下
“所以只要下午到晚上大家都没踩过这块草坪,那这草坪上的倒伏足迹,就应该是犯人刚刚留下的了。”
他向在场众人粗略地问了一遍,得到的答案都是没来过这块草坪。
那这串足迹显然就只能属于犯人。
“看看这串足迹的走向吧”
林新一打着手电筒蹲下来仔细观察,同时还不忘考考服部平次
“平次,你应该知道怎么判断草地上足迹的去向吧”
“那当然。”
“追踪可是侦探的基本能力啊”
服部平次在这方面的知识倒是极为丰富
“主要是根据草倒伏的方向,结合地面痕迹来进行判断。”
“比如说,人踩过这种比较低矮的草之后”
“脚掌尖部会向前压倒草,足尖会有滑动的痕迹;”
“足跟部的草也会向前倒伏,草尖向前折断。”
“像现在这种有露水的夜晚,草叶上下还会发现因踩蹬而黏上的泥土。”
“没错。”
林新一满意地点了点头
“我们继续看。”
“再拿卷尺过来,量一量犯人的步长。”
草坪上的足迹几乎无法提取,而且因为有草做垫子的原因,很多足迹特征都显现不出来。
但至少,每个倒伏足迹之间的距离,也就是步长,还是能看出来的。
“正常行走时连续留下的三枚足迹,第一枚足迹的后跟后边缘到第三枚足迹的后跟后边缘的距离,就是单步长。”
“把足迹长和单步长代入公式”
“就能大致推算出犯人的身高。”
林新一这么教导着服部平次。
而服部平次则是被他打发着,干着趴在地上用卷尺量步长的苦差事
反正他眼神好,量出来误差小。
“身高单步长12足迹长。”
“这么算的话,犯人的身高应该是165。”
服部平次给出了结论。
而林新一却是摇了摇头,教训道
“做我们这行的,用词永远要严谨。”
“数字不能准确到165,因为用这种方法推算出来的身高,误差往往会很大。”
“应该说犯人的身高在16510。”
“他的身高在这个大致范围以内。”
“留10的误差”服部平次有些不解“调查范围搞得这么大,这不是跟没推测身高一样”
“谨慎起见,误差就是得留得大一点。”
“宁可多查一些目标,也比不小心把目标漏掉好。”
林新一语气平静地
毕竟,这里是大阪府警本部长的家。树大招风,服部平藏的仇人很多。
如果那个投掷石子的犯人是抱着某种恶意在行动,那他接下来指不定还会做出什么更加恶劣的事情。
“嗯,那就让我和平次把他找到吧”
林新一答应同服部平次一起找到真相,也算是给学生上实训了。
毛利兰倒是不用参与这次实训
经过这些天来的学习和实践,抛开经验不谈,她在痕迹检验上的知识已经不比林新一这个老师差多少了。
“首先是这枚石子”
“上面沾着些许泥土,泥土还是潮湿的。”
这点不用林新一教,凭借侦探的眼力,服部平次很快就得出了结论
“这石子就是犯人刚刚从庭院里捡的。”
“嗯。”林新一点了点头“我们现在去庭院看看。”
就这样,以林新一和服部平次为首,大家浩浩荡荡地跟着走出这幢大宅。
走到庭院里,来到那收藏室窗户外面的草坪前,林新一带头停下
“大家都别太靠近了,免得破坏现场的痕迹。”
“那颗石子上既然带着新鲜的泥土,那凶手刚刚就应该是站在有泥土的草坪上,扔出那颗石子的。”
说着,他带着服部平次小心地围着那大块草坪转圈。
夜间本来就视线不佳,再加上这块草坪上的草被修剪得非常平整低矮,所以即使上面有踩踏后形成的倒伏,也让人很难看得出来。
林新一摸索着掏出手电筒增强照明,同时也做好了花大功夫辨认的准备。
然后,只听服部平次说道
“林先生”
“我找到犯人在草坪上留下的足迹了”
“那里有一连串草叶倒伏的痕迹。应该是被人踩踏出来的”
林新一“”
我这手电筒可都没掏出来呢,真亏你能用肉眼找到啊。
林新一算是发现了
以后办案只要带着个名侦探,现场勘查系差不多就可以解散了。
“很好”
“今天下午到晚上,应该没有人踩过这块草坪吧”
“草的自我修复能力很强,即使被踩倒伏,也只需要半天时间就能重新站起来。”
“如果是在向阳处,光照充足,草叶倒伏修复的时间可能只需要几个小时。”
林新一顺带着给自己的学生科普了一下
“所以只要下午到晚上大家都没踩过这块草坪,那这草坪上的倒伏足迹,就应该是犯人刚刚留下的了。”
他向在场众人粗略地问了一遍,得到的答案都是没来过这块草坪。
那这串足迹显然就只能属于犯人。
“看看这串足迹的走向吧”
林新一打着手电筒蹲下来仔细观察,同时还不忘考考服部平次
“平次,你应该知道怎么判断草地上足迹的去向吧”
“那当然。”
“追踪可是侦探的基本能力啊”
服部平次在这方面的知识倒是极为丰富
“主要是根据草倒伏的方向,结合地面痕迹来进行判断。”
“比如说,人踩过这种比较低矮的草之后”
“脚掌尖部会向前压倒草,足尖会有滑动的痕迹;”
“足跟部的草也会向前倒伏,草尖向前折断。”
“像现在这种有露水的夜晚,草叶上下还会发现因踩蹬而黏上的泥土。”
“没错。”
林新一满意地点了点头
“我们继续看。”
“再拿卷尺过来,量一量犯人的步长。”
草坪上的足迹几乎无法提取,而且因为有草做垫子的原因,很多足迹特征都显现不出来。
但至少,每个倒伏足迹之间的距离,也就是步长,还是能看出来的。
“正常行走时连续留下的三枚足迹,第一枚足迹的后跟后边缘到第三枚足迹的后跟后边缘的距离,就是单步长。”
“把足迹长和单步长代入公式”
“就能大致推算出犯人的身高。”
林新一这么教导着服部平次。
而服部平次则是被他打发着,干着趴在地上用卷尺量步长的苦差事
反正他眼神好,量出来误差小。
“身高单步长12足迹长。”
“这么算的话,犯人的身高应该是165。”
服部平次给出了结论。
而林新一却是摇了摇头,教训道
“做我们这行的,用词永远要严谨。”
“数字不能准确到165,因为用这种方法推算出来的身高,误差往往会很大。”
“应该说犯人的身高在16510。”
“他的身高在这个大致范围以内。”
“留10的误差”服部平次有些不解“调查范围搞得这么大,这不是跟没推测身高一样”
“谨慎起见,误差就是得留得大一点。”
“宁可多查一些目标,也比不小心把目标漏掉好。”
林新一语气平静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