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七是庞老将军的忌日, 众人按照以前的作息摸黑起来收拾了一回,换了素净衣裳,天刚蒙蒙亮就启程了。

    陵园在约莫半个时辰路程的西山上, 与府城遥遥相对, 顶风冒雪迎寒送暑,令国人生敬,使敌人生畏, 几乎等同于大禄的第二条边境线。

    镇远府的居民中有约莫六成是伤残、退伍将士及其家属,三成是各地逃亡和后期招募来的本国百姓,剩下一成则是其他国家的流民。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亲身经历过战火的摧残才真正理解如今的太平来之不易, 亲人上过战场的自不必说, 便是寻常百姓也一有空就过来帮着拾掇拾掇,逢年过节给认识的、不认识的亡者烧些纸钱、供些香烛。

    都是为国捐躯的好男儿,不能叫他们在底下冻着饿着。

    一路上源源不断的有百姓从各个方向往出城的大路上汇合,皆是一色素淡衣裳,挎着装满香烛纸钱和供品的篮子,沉默着向外走去。

    没人叫他们必须这么做, 可每年两位庞将军的忌日时, 百姓们都会自发扶老携幼的出来拜祭。

    平安有点不适应这样寂静的气氛, 小声问道“爹, 娘, 去哪儿啊”

    庞牧将他搂在怀中亲了亲, “去看爷爷。”

    平安想起来了, “爹爹的爹爹,”又扭着脖子四处张望, “在哪儿呀”

    庞牧张了张嘴,隐隐觉得喉头发堵, 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回答。

    “等你再长大些就懂了。”

    平安太小了,小得根本听不懂话中深意,却也不自觉被这份肃穆所感染,乖乖搂着父亲的脖子不说话了。

    山间雾气大,秋日晨风轻轻一吹便都云彩似的飘荡起来,遮蔽了山峰,温柔抚慰着那些黑色的墓碑。

    作为曾经的主战场之一,这里的亡者不计其数,根本不可能一一修建陵墓、雕刻墓碑,有的只是取自山上的狭长黑石,然后刻上亡者姓名籍贯和生平。

    那些黑色的石头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大约是因为取自雪山,所以看上去格外冷硬,像极了将士们宁折不弯的脊梁。

    有几块格外巨大,约莫有上千斤,矗立于地直冲云霄,上面密密麻麻刻满了名字。

    走近了之后,那种语言难以形容的震撼越加强烈的冲击着晏骄的心灵,她的脑海中一片空白,竟说不出哪怕一个字。

    墓碑被人擦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庞牧伸手在上面轻轻拍了拍,喉头滑动几下,似有千言万语要说,可终究都化为一声长叹。

    这里大多是衣冠冢。战事惨烈,马蹄交错,好些将士阵亡后根本来不及收敛便已化为

    有零星的火光开始在各个角落升腾,烟雾弥漫,与晨雾融为一体,久久不散。

    众人伴着渐渐响起的细碎的抽泣一路走一路烧,待到正中央被众星捧月般簇拥着的两块略大些的黑石碑,便是庞家两父子的了。

    庞牧将平安放到地上,带头跪了下去。

    山石被冻得冷硬,跪下去冰凉尖锐,叫他的心脏一阵细细密密的疼。

    “爹,大哥,我们回来了。”

    林伯他们日日都来打扫擦拭,找旧友说说话,两块石碑的棱角都被打磨的带了温润的光,好像旧日里亲人温柔慈善的眼神。

    素来爽朗的岳夫人此刻红了眼眶,打开篮子取了些酒菜出来,当中是两大盘还热气腾腾的饺子。

    她张了张嘴,声音稍显沙哑的道“你们爷儿俩嗨,也不知你们爱吃什么,就包了些饺子,骄骄亲手包的。”

    当年日子苦,饥一顿饱一顿,能有口热乎的就是好的,根本没有余力讲究什么爱吃不爱吃的。

    她拉着晏骄的手叹道“儿媳妇来啦,还有孙子,你这老东西如今高兴了吧”

    可惜,不能亲手抱一抱。

    老太太絮絮叨叨的说着些家长里短,晏骄忽然就不知该说什么能说什么,只沉默着磕了几个头。

    她取出一只棉垫铺在地上,朝儿子招招手,“来,平安,给爷爷和大伯磕头。”

    平安乖乖照做,小小的身体在棉垫上蜷成一团,然后仰着脸,疑惑的看向母亲,“爷爷在哪儿”

    晏骄指了指天上,柔声道“他们变成星星啦,每天都悄悄守着平安呐。”

    平安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忽然问道“平安以后也变星星”

    晏骄笑中带泪,“得是英雄才能变星星。”

    平安笑道“平安当英雄,找爷爷。”

    素来爱玩闹的齐远和小六等人也没了笑模样,拎着酒壶往后面一字排开的一溜儿墓碑挨个喝过去

    大元,小二,小三,小七,小九,小十

    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晏捕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少地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少地瓜并收藏晏捕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