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
声音从豁开的大嘴里发出,要是站的高一点,居高临下的俯视,甚至能够看到嘴巴深处的咽喉。
堂堂一国宰相,却笑的像只蛤蟆。
可是,范纯仁并没有想笑,他想哭。
他很想告诉李逵“谢谢你如此看得起老夫,可是老夫做不到啊”
“小子,说什么胡话呢老夫不过是宰相,怎么能给你进士的身份”范纯仁气鼓鼓道“大宋的天下,只有皇帝才有资格赐予国人进士身份。就连太皇太后都没有这份权力,你小子可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李逵眼前一亮,期待道“老大人难道是先举荐小子,然后求皇上给小子一个赐进士出身的身份”
“想都不要想。”范纯仁一脑门子黑线,他哪里晓得李逵对于进士的身份,有着如此匪夷所思的执着。
在李逵看来,大宋对科举中的进士,还有皇帝赐予的进士都算是进士。不会区分高低。唯独就是,皇帝赐予的进士,没有同年。少了同科进士的帮衬。
范纯仁是真的很看好李逵,在他看来,李逵擅长的不是舞文弄墨,更不是吟诗作词,而是做具体事务。这样的官员,在大宋的科举制度下,并不多见。就比如说查账吧,李逵就表现的很好。但是让他吟诗作词,就算了吧
对于学问一道,范纯仁还是有自信的,但是和苏轼去比,他就多少有点底气不足。
而李逵这小子呢
连苏轼教导起来都头痛不已的家伙,你还真以为考中进士那么容易啊
范纯仁拉着李逵,苦口婆心道“小子,你怎么就不明白呢当官了,你可以免除徭役,可以拿朝廷的俸禄,还能光大门楣,多好的好事,求都求不来,你小子怎么就一个劲的要去考科举呢”
“您老不也是进士”
李逵觉得老范这老头子有点坏,自己是进士,还鼓动他不要去考进士。这岂不是明着坑他吗谁不知道在大宋,没有进士的身份,和有进士身份差别有多大
“我”范纯仁指了指自己,突然笑道“没错,老夫也是进士。可入官场的时候并不是进士,这进士的身份是后来考的,你也可以这样做啊”
随即,他开始对李逵现身说法,从自己如何恩荫成了县令,然后三年一迁,六年之后,熬资历变成了通判,期间一直参加科举,然后很幸运的做官快十年之后,科举之中考中了进士,然后平步青云。前后加起来,他考进士考了十几年。原本想要说考进士多么不容易。可说着说着,仿佛像是在炫耀。
这段经历,让人听着就生气。
并不是每一个高官的子弟,恩荫的时候,都能当上县令的。
很多科举中了进士的士子,除非特别优秀的二甲,一甲进士,才有机会刚授官就当县令。很多科举中进士之后的官员,需要在汴梁观政一年或者干脆丟去太学学习一两年,教授三年,县丞三年,七八年之后,才能得到县令的官职。除非是三鼎甲,二甲之中被皇帝重视的人才,才有机会在短时期内出任京畿县的县令,或者通判之职,然后步步高升。
范纯仁是恩荫,就能当上县令,本来就要比大部分的进士高了很多。
就算是苏轼和苏辙,当年中了进士之后,还不是去太学了
李逵琢磨了一阵,觉得有点不值当,当官对他来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有吸引力。毕竟,小的不能再小的芝麻官而已,做起来也没劲。加上头顶上都是爷,他气性大,万一顶撞了上司。
没有进士身份,上司不给面子的时候,打板子都有可能。
可要是不入流的县令之类的小人物想要打他板子,他能忍
没个进士身份,太憋屈,这官不做也罢
万一一气之下,和上司理论的时候,弄死了上司还不得去造反
李逵皱眉想了一阵,摇头道“没进士身份,我不当官。”
“你这小子,怎么就这么死心眼呢先当官,再中科举,不仅不耽误你什么事,还能熬资历。等你中了进士,升迁要比同僚快多了,你就没想明白这其中的妙处”范纯仁气地差点翻白眼,就连李云在边上都嫉妒的喘气。
他在边上眼巴巴的看着,不好明说,李逵不要,俺要啊
“你就不想一想,老夫的面子豁出去,会给你带来多大的好处”范纯仁气极而笑“你才十几岁,老夫举荐你的话,至少是八品官的身份。”
“能当县丞吗”
“不能”范纯仁摇头道“县丞乃国才储备,轻易不授予。”
“那当什么官”
范纯仁有点后悔,他发现李逵这厮执着是执着,可是执着到了缺心眼的地步,就让他难办了。县丞,你也不傻泡尿照照镜子,你这样的年纪,当县丞,一个县几万百姓可就倒大霉了。
范纯仁捋着胡须,沉吟道“三司使下的仓令,不小了,运气好,能做七品官呢。”
仓令
李逵埋汰的瞅着范纯仁,心说你是宰相哎,就这么点魄力
“这不过是个章目仓头,我不干。”
李逵一听就不乐意了,贾道全就是个仓监,似乎比仓令要差一点,可也差不了多少,要不是这厮心狠手辣,是个官都能欺负他。
范纯仁觉得李逵这家伙有点耿直过头了,仓令怎么了
他哥哥当年恩荫做官的时候,也不过是个仓令,很好了。
李云见老范面子被撅了,愣在当场,觉得自己有义务帮老头一把,挺着胸脯站在范纯仁面前,大言不惭道“老伯,别生气。李逵嫌弃官小,我不嫌弃”
你嫌弃
范纯仁恨不得一脚踹死李云,不过他吃过李云的炸鱼,有道是吃人嘴短,老头琢磨了一阵,对李云道“老夫在枢密院还有点关系,做个卒将如何”
“卒将”李云觉得范纯仁这老头太给面子了,一开口就是将军,讨好道“这该是个将军吧老伯,几品官呐”
没等范纯仁开口,李逵却张嘴道“没品。”
“怎么可能,老伯是个体面人,怎么会故意编造个将军来搪塞我”被李逵骗的多了,李云对李逵的信任度大大降低,尤其是在平时,李逵一直欺负他没见过世面。如今还欺负他对大宋的官职不了解,故意让他放弃当将军的机会。
范纯仁是个正直的人,他觉得继续欺骗李云,心中有犯罪
声音从豁开的大嘴里发出,要是站的高一点,居高临下的俯视,甚至能够看到嘴巴深处的咽喉。
堂堂一国宰相,却笑的像只蛤蟆。
可是,范纯仁并没有想笑,他想哭。
他很想告诉李逵“谢谢你如此看得起老夫,可是老夫做不到啊”
“小子,说什么胡话呢老夫不过是宰相,怎么能给你进士的身份”范纯仁气鼓鼓道“大宋的天下,只有皇帝才有资格赐予国人进士身份。就连太皇太后都没有这份权力,你小子可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李逵眼前一亮,期待道“老大人难道是先举荐小子,然后求皇上给小子一个赐进士出身的身份”
“想都不要想。”范纯仁一脑门子黑线,他哪里晓得李逵对于进士的身份,有着如此匪夷所思的执着。
在李逵看来,大宋对科举中的进士,还有皇帝赐予的进士都算是进士。不会区分高低。唯独就是,皇帝赐予的进士,没有同年。少了同科进士的帮衬。
范纯仁是真的很看好李逵,在他看来,李逵擅长的不是舞文弄墨,更不是吟诗作词,而是做具体事务。这样的官员,在大宋的科举制度下,并不多见。就比如说查账吧,李逵就表现的很好。但是让他吟诗作词,就算了吧
对于学问一道,范纯仁还是有自信的,但是和苏轼去比,他就多少有点底气不足。
而李逵这小子呢
连苏轼教导起来都头痛不已的家伙,你还真以为考中进士那么容易啊
范纯仁拉着李逵,苦口婆心道“小子,你怎么就不明白呢当官了,你可以免除徭役,可以拿朝廷的俸禄,还能光大门楣,多好的好事,求都求不来,你小子怎么就一个劲的要去考科举呢”
“您老不也是进士”
李逵觉得老范这老头子有点坏,自己是进士,还鼓动他不要去考进士。这岂不是明着坑他吗谁不知道在大宋,没有进士的身份,和有进士身份差别有多大
“我”范纯仁指了指自己,突然笑道“没错,老夫也是进士。可入官场的时候并不是进士,这进士的身份是后来考的,你也可以这样做啊”
随即,他开始对李逵现身说法,从自己如何恩荫成了县令,然后三年一迁,六年之后,熬资历变成了通判,期间一直参加科举,然后很幸运的做官快十年之后,科举之中考中了进士,然后平步青云。前后加起来,他考进士考了十几年。原本想要说考进士多么不容易。可说着说着,仿佛像是在炫耀。
这段经历,让人听着就生气。
并不是每一个高官的子弟,恩荫的时候,都能当上县令的。
很多科举中了进士的士子,除非特别优秀的二甲,一甲进士,才有机会刚授官就当县令。很多科举中进士之后的官员,需要在汴梁观政一年或者干脆丟去太学学习一两年,教授三年,县丞三年,七八年之后,才能得到县令的官职。除非是三鼎甲,二甲之中被皇帝重视的人才,才有机会在短时期内出任京畿县的县令,或者通判之职,然后步步高升。
范纯仁是恩荫,就能当上县令,本来就要比大部分的进士高了很多。
就算是苏轼和苏辙,当年中了进士之后,还不是去太学了
李逵琢磨了一阵,觉得有点不值当,当官对他来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有吸引力。毕竟,小的不能再小的芝麻官而已,做起来也没劲。加上头顶上都是爷,他气性大,万一顶撞了上司。
没有进士身份,上司不给面子的时候,打板子都有可能。
可要是不入流的县令之类的小人物想要打他板子,他能忍
没个进士身份,太憋屈,这官不做也罢
万一一气之下,和上司理论的时候,弄死了上司还不得去造反
李逵皱眉想了一阵,摇头道“没进士身份,我不当官。”
“你这小子,怎么就这么死心眼呢先当官,再中科举,不仅不耽误你什么事,还能熬资历。等你中了进士,升迁要比同僚快多了,你就没想明白这其中的妙处”范纯仁气地差点翻白眼,就连李云在边上都嫉妒的喘气。
他在边上眼巴巴的看着,不好明说,李逵不要,俺要啊
“你就不想一想,老夫的面子豁出去,会给你带来多大的好处”范纯仁气极而笑“你才十几岁,老夫举荐你的话,至少是八品官的身份。”
“能当县丞吗”
“不能”范纯仁摇头道“县丞乃国才储备,轻易不授予。”
“那当什么官”
范纯仁有点后悔,他发现李逵这厮执着是执着,可是执着到了缺心眼的地步,就让他难办了。县丞,你也不傻泡尿照照镜子,你这样的年纪,当县丞,一个县几万百姓可就倒大霉了。
范纯仁捋着胡须,沉吟道“三司使下的仓令,不小了,运气好,能做七品官呢。”
仓令
李逵埋汰的瞅着范纯仁,心说你是宰相哎,就这么点魄力
“这不过是个章目仓头,我不干。”
李逵一听就不乐意了,贾道全就是个仓监,似乎比仓令要差一点,可也差不了多少,要不是这厮心狠手辣,是个官都能欺负他。
范纯仁觉得李逵这家伙有点耿直过头了,仓令怎么了
他哥哥当年恩荫做官的时候,也不过是个仓令,很好了。
李云见老范面子被撅了,愣在当场,觉得自己有义务帮老头一把,挺着胸脯站在范纯仁面前,大言不惭道“老伯,别生气。李逵嫌弃官小,我不嫌弃”
你嫌弃
范纯仁恨不得一脚踹死李云,不过他吃过李云的炸鱼,有道是吃人嘴短,老头琢磨了一阵,对李云道“老夫在枢密院还有点关系,做个卒将如何”
“卒将”李云觉得范纯仁这老头太给面子了,一开口就是将军,讨好道“这该是个将军吧老伯,几品官呐”
没等范纯仁开口,李逵却张嘴道“没品。”
“怎么可能,老伯是个体面人,怎么会故意编造个将军来搪塞我”被李逵骗的多了,李云对李逵的信任度大大降低,尤其是在平时,李逵一直欺负他没见过世面。如今还欺负他对大宋的官职不了解,故意让他放弃当将军的机会。
范纯仁是个正直的人,他觉得继续欺骗李云,心中有犯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