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朝政,最后却累死在了朝堂之上。但读着读着,赵煦的脸色凝固了。
    这压根就不是一篇以吹捧变法为格调的策论,也不是以批判变法派和保守派的策论。这是一篇看着很浅显的人口问题的策论。
    一开始,赵煦觉得治平篇这个题目有点小题大做。
    天下治平,哪里是没有从官经验的贡士能够看得透的道理
    可随着一系列的数据出现,赵煦紧张了起来。抬头看向了李清臣,询问道“李爱卿,这文章可属实”
    在光天化日之下,让李清臣睁着眼睛说瞎话,肯定不现实。更何况,边上还有个苏辙,到时候苏辙读这篇治平篇的时候,肯定会对他挑刺,还不如实话实说。但这话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出口,真的很艰难,只好点了点头。
    表示数据大部分属实。
    一个王朝的兴盛来源于人口的增加,一个王朝的覆灭,也会是人口的增加。
    这已经不是变法能够解决的问题了,大宋从建国开始,就一直修建水利,开垦荒地,派遣农官督导百姓种植。但很多开垦出来的土地,产出并不大。随着人口继续增加,百姓终究有一天吃不上饭。这个局面,变法派破不了,保守派也破不了。
    而皇帝,赵煦急的快哭了,他早知道殿试会遇到这等棘手的问题,他之前还为何心心念念的想着要主持殿试
    这不是坑自己吗
    皇帝不会骂娘,但心中也想要将这个捅破天的魂淡士子抓来,好好质问他,原本相安无事,装作看不见,不好吗
    为什么要捅破
    赵煦甚至感觉自己之后的岁月里,会在惊恐中度过。
    毕竟大宋的臣子改朝换代,还能当官。但是大宋的皇帝改朝换代,只有死路一条。
    而当百姓连饭都吃不饱的时候,就是大宋覆灭的时候。也许是一场天灾,也许是一场。
    章惇气地将卷子拍在了书案上,更气人的是,这份治平篇根本就没有策的格调,就说了人口暴增之后的结果,却没有任何解决的办法,匆匆写了个结尾。还不咸不淡的说了一句“大宋要引以为鉴”
    断章断到如此让人愤怒,章惇嫉恶如仇的性格让他怒火高涨,恨不得将这个魂淡揪出来,一脚踢死。
    坑人啊
    连好脾气的范纯仁看后,都气地吹胡子瞪眼,心说“老夫要不要请辞啊如今这帮新科进士,越来越不好管教了”
    苏辙也看了卷子,按照本心来说,他应该高兴。李清臣自命不凡的主持了绍圣元年的科举,但结局很可能会成为笑柄。
    冒出了一个连主考官都无法评判的考生,这考官还如何做
    李清臣知道不能继续不作为了,果断恳请皇帝“臣请陛下特旨,将此卷拆开。”
    “糊名誊录制乃科举公平之基,万不可破例。此例一开,今后科举还有公平可言”痛打落水狗的道理苏辙虽然不见得知道,但相近的手段他不缺。
    李清臣再次恳请“陛下,此子妖言惑众,恳请陛下黜落此子,以儆效尤”
    “仁宗祖制,是你想破就能破的再说,这位士子说的也有道理,主考官不该以个人喜好定夺士子的命运。”
    苏辙继续死怼,反正他早就打算和李清臣正面对抗了,并不在乎时机的问题。反正,时机对元佑党人来说,只会越来越不利,根本就不可能有转机的可能。
    “陛下”
    见李清臣急的满头大汗,章惇虽觉得李清臣不听话,但这时候自己人还是要帮的。他终于开口道“此子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想必有万全之策,不如陛下将此人召入宫中,仔细询问。”
    “那么名次怎么定夺”苏辙自然不愿意让这等有意思的小家伙黜落,即便皇帝一时间捏着鼻子认下了这个新科进士的狂妄之语,然后永不委任官职,这也不符合他的心意。他觉得自己应该保一保,这位的素未蒙面的新科贡士。
    “给他名次又如何”章惇毫不在意道“他能看出人口之论,关乎国运,足以见得此人见解非凡,高官厚禄我大宋从来没有苛责过天下士子。三甲以内,任他选。”
    相比其他人,章惇做事果断的多。他根本就不给苏辙继续纠缠的机会,果断堵住了苏辙的口舌。
    “拆糊名。”皇帝赵煦这时候也知道,自己不能退缩,真要是毁了卷子,倒是干净了。但问题不解决,还是一桩心病。
    内殿押班,宦官郝随拿来剪刀,绞开了卷子的糊名出,惊叫起来“是李逵”
    他一半是惊的,一半是怒气使然,这黒厮是他郝公公的仇人呐

章节目录

李逵的逆袭之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水鬼游魂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水鬼游魂并收藏李逵的逆袭之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