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宴不过是表明汇通钱庄的实力。
    太师府来人了,探花郎李逵出现了,而被邀请的人也不是什么各家的家主。多半是和邱明仁一样的身份,帮忙给大家族管理财产的大管事。他们这些人只要看到了太师父的二女婿,还有李逵出现,就已经足够了。
    敬酒都不需要,甚至邱明仁都不敢让李逵喝酒。
    都知道这位爷酒品很不好,深怕酒宴最后变成了赔罪宴。
    翌日,李逵被苏过和范冲硬拉着去了黄庭坚的家里。
    同行的还有高俅、李云等人,马昱新加入小团体,表明心迹一定要参加,但因潞国公府临时有事,说明会晚些到。
    当几个人进入黄庭坚的院子的时候,苏过低着头,不敢看这位大师伯。黄庭坚和苏轼亦师亦友,他们年纪也相仿,师徒名分双方都不是太在意。黄庭坚见到苏过,热情的招呼道“叔党,你们几个都过来坐。”
    期间,老仆人端上了酒杯和摆上了木箸,几个人团座在席上,听着黄庭坚说“回去写信告诉你父亲,我并没有在意,门第之事,乃家族大事,不能草率。为兄并没有生气,也没有心优,切不可伤了两家的交情。”
    “大师伯,您老大早上的喝酒,还敢说没心事”李云嘴欠道。
    得亏黄庭坚涵养不错,没有发怒,但也说了一段隐秘“当初老师求亲君实,被拒,婚姻之事,双方你情我愿,拒绝不就是很平常吗”
    当年苏轼做官才十来年,加上期间苏洵和程夫人相继病故,苏轼和苏辙在眉山守孝六年。这六年时间,他们并没有做官。苏轼的官职自然不大,而司马光家族显赫异常。别看司马光和苏轼是朋友,但司马光家族是晋朝皇族后裔,加上历代都有高官,根本就不是苏家能够高攀的家族。
    最后,苏轼被弄了个灰头土脸。尤其是苏轼当初死乞白赖的面相太难看,好在司马光虽然拒绝了苏轼,但两家并没有交恶。
    这话连李逵都听出来了酸味。
    看来大师伯心里藏着事。
    黄庭坚长叹一声,对范冲道“元长,既然你在,就给李逵几个说说门第,他们估计还不清楚其中的轻重。”
    说起门第,虽然士大夫都不说,但在求亲的时候就会被考虑在联姻之中,甚至成为联姻成功最重要的考量。
    甚至,很多家族会将门第作为联姻最重要的依据。
    这也是为什么小时候表哥和表妹一起的玩伴,长大了就成了官人和娘子。毕竟,上一代的门第相当,下一代联姻的可能就大大增加。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说马昱。
    文家榜下捉婿的原因,更多的是因为家族的子弟的发展不尽如意。甚至一代不如一代,世家出现了危机感,才会选择榜下捉婿。当然,拥有状元名头的马昱,迎娶文家的小娘,不算是高攀了,算双赢。马昱获得了文彦博在朝堂经营六七十年的政治资源,而文家也拥有了第四代中能够扛大旗的人物。
    苏轼别看年轻的时候放荡不羁,性格极为跳脱,但真关系到家族门第的大事,他还是死脑筋。
    也不能怪苏轼。
    苏轼的老爹苏洵就是死脑筋。要是追溯起来的话,根子还出在他爷爷身上。
    说起来,眉山苏氏发家从苏轼的二伯开始,当年苏轼的二伯中了进士。这给了苏轼的爷爷苏序莫大的希望,因为在大宋做一个不能免税的地主是很没有前途的行当。可惜,他二伯没多久就病故,而且做官也不大,连朝廷的恩荫都没有得到。
    这就尴尬了,似乎苏家眼瞅着要崛起,却被一泡尿给滋灭了。
    这不得不说苏轼的爷爷有眼光,靠着他家老二短暂的巅峰时刻,给苏家结了两门亲戚。
    眉山程氏,还有就是梓州文氏。
    程夫人就是苏轼和苏辙的生母,而苏洵为了亲上加亲,还将自家的女儿嫁给了程氏子弟,但结果悲剧了,嫁过去的苏八娘很不幸,没过几年就病故了,听说还是受到了程家的冷落和虐待。
    这是没办法的事,原因和苏轼的老爹苏洵有关,苏家在当时甚至都不敢伸张。老苏没中进士,还因为赶考花费了无数祖产,给女儿准备的嫁妆略微单薄了些。这恐怕也是苏八娘不行的原因。苏八娘不幸的原因,多半源于这两种。嫁妆要是足,她在夫家的待遇也不会如此之差。当然了,要是苏轼早中进士几年,程家也不敢做的如此过分。
    直到苏轼和苏辙兄弟两人在嘉佑二年双双高中进士,苏氏这才从老家崛起了。
    崛起之后的苏家和程氏断绝了往来,苏辙和文氏还有联姻。
    而苏轼和苏辙在朝堂开始崭露头角的时候,被四川豪门家主范镇看中了。范镇是真喜欢苏轼,不过范镇年长,是欧阳修的同辈人。范镇年长,且在朝堂地位显赫,苏轼和范镇的关系就像是忘年交。苏轼当年败家,都是委托范镇帮忙卖家产。这位也是范冲的叔爷爷。后来苏轼回京,没有住处就住在范家。之后,苏家第二代,就和范家开始联姻。
    可见苏家一步步通过联姻,从地方新势力,一步步走上能够在大宋也算得上的二流文臣门第联姻,有多么的不容易。
    而黄庭坚家的门第和苏家差了老大一截,加上苏轼对黄庭坚有举荐之恩在里面,双方的关系就变得很微妙。
    当然,这份恩情黄庭坚也还掉了。
    当初,苏轼被困乌台,身陷囹圄,最后实在扛不住了,变法派的意思就是让他说出同党就从轻发落。苏轼无奈,只好写了一份长达三十多人名单的同党,这些名字之中,赫然有黄庭坚和他舅舅李常的名字。
    别以为苏轼会胡乱攀污,真要是黄庭坚不同意,苏轼就是污蔑,是罪上加罪。
    可见,这份名单出来之前,在名单上的人都已经点头同意了。
    可即便这样,黄庭坚最后还是丢了脸面。
    范冲、苏过、还有这段时间无所事事的高俅,加上李云等人,坐在黄庭坚的家中,说着这些所谓的门第。
    基本上都是范冲在说,苏过附和,而听众完全成了李逵。
    “我总觉得你们说这些话是在故意针对我”李逵听了一会儿,就听出味来了,他家比黄庭坚家里更不如,大师伯黄庭坚还出了个中进士的舅舅,前几年还做到了御史中丞。这个官职已经算是在朝堂重臣了。
    他舅舅
    好像在杀猪。别的地方的杀猪匠,或许还能混个油光满面。但沂水穷啊百姓能吃肉的没多少,屠夫也挣不到钱。
    他爹是铁匠。
    都是连吃饭都成问题的苦哈哈,至少别人还是地主呢
    真要说门第,他恐怕这辈子都配不上刘清芫。毕竟老刘家已经改换门庭,成了当朝太师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李逵的逆袭之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水鬼游魂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水鬼游魂并收藏李逵的逆袭之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