乎是用书局废弃的雕版印出来的,有些字都模糊了,显然是无良奸商,用别人家丢弃的雕版,拼凑出来的一部书。说是帝王术,还不如说是大杂烩。
    合上书本,赵煦再次看到封面,低声自言自语道“这图似乎哪儿见过。”
    郝随定睛一瞧,颇有成就感的兴奋道“是灶王爷。”
    随即指着三叔公嘲讽道“你把灶王爷当皇帝,还不是老眼昏花”
    三叔公面对指责,轻笑道“管他是谁,管用就好。老夫用这本书中的才学,学到了别人没有的本事,这本书就是帝王术,能解决世间万物之困,有何不可”
    郝随觉得三叔公是强词夺理。
    可赵煦毕竟不一样,他从小都是被一群学富五车的老师围着灌输各种各样的道理,当然帝王术也不会欠缺。但谁让给赵煦上课的首席崇政殿说书是程颢老爷子,自然要将儒教的仁义版帝王术一股脑塞到皇帝的脑子里。
    仁者无敌啦
    义之所向啦
    都是赵煦需要学习的重点。反而对于权谋之类的涉及少了一些,程颢甚至违心的告诉赵煦,鬼谷子是天下第一邪书。
    做学生的,老师越是制止,他就越要试一试。
    鬼谷子赵煦也看过,但没有深入细读过。好在他能认出三叔公宝书中不少都是鬼谷子的内容。但他也不觉得这本书有那么神。犹豫再三,赵煦决定考一考三叔公,问“前辈所言,一切困纾皆有所解,可否出个问题,让前辈解答。”
    “当然。”
    百丈村李家人什么时候害怕过三叔公也不虚。
    赵煦问“既然此书是帝王术,那么小子的问题就很简单,可否以此书评判帝王过失。”
    “有何不可”三叔公忽然有点心虚起来,帝王他知道的也不多,但愿赵煦能问个他听说过的,这样也不至于露出马脚。
    赵煦问“汉武帝是否是一个成功的帝王”
    “汉武帝”
    完喽这皇帝他老人家没有听说过。三叔公心中哀叹不已。但他没有听说过,却有办法现场补救,不动声色的努嘴对颜松道“颜松,给诸位说说汉武帝其人,我怕大家没听过。”
    对于这个皇帝,在场的似乎就三叔公没有听说过。毕竟他的识字水平最差。但恰巧,皇帝很不喜欢汉武帝,连不学无术的郝随也听说了一些汉武帝的劣迹,比如说与民争利,苛捐杂税,穷兵黩武,朝堂兵变怎么听不像是个明君的样子。
    可颜松作为读书人,对于汉武帝是非常熟悉的。
    毕竟,这位皇帝确立了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
    颜松不偏不倚说着汉武帝的过往,有功绩,也有过,分析的颇为妥当。三叔公这才听明白了,原来中原还有如此厉害的皇帝。
    百丈村的汉子,从骨子里都是武人,胸膛里流淌着好战的热血。就汉武帝一句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就足以让三叔公神往倾慕不已。
    “明君,千古一帝。”三叔公没等颜松说完,就给出了自己的评价。
    但这个评价却让赵煦非常失望,站在他的立场上,大宋的皇帝是不可能去评判的,只能用其他朝代。,明明是皇帝界的招牌之一的汉武帝,为何让赵煦如此厌恶主要是宣仁太后,还有保守派的重臣们都认为,大宋比不上汉朝的战争优势,一旦将皇帝培养成一个好战的皇帝,大宋就危险了。
    这才长此以往被灌输汉武帝昏君的说词。
    一句话说一遍,或许听的人不在意。
    但是天天说呢
    赵煦还能不在意这句话所隐藏的真正意义吗
    厌恶的情绪在心中酝酿,赵煦冷笑道“在我看来,此乃暴君。”
    “暴君”
    三叔公睁开双目盯着赵煦,随后摇头道“小子,你太年轻了。皇帝和百姓不一样,他要做到是实现自己的帝王意志。我问你,汉武帝的帝王意志实现了吗武帝之后,还有边患危险吗”
    “唉”皇帝傻眼了,似乎没有。
    三叔公追问“汉武帝他失去了对朝堂的控制了吗”
    肯定没有啊这位对权力的控制,在历代帝王之中也是出类拔萃的存在。
    “第三,打仗扩土五千里,算昏君吗”
    “再则,你是否要问,他修仙是否就是昏聩”三叔公似乎将话题带入了自己的节奏,说话情绪激昂起来。
    赵煦傻傻点头。
    三叔公冷笑道“在老夫看来,这才是一个帝王的最高境界。皇帝要是能让臣子猜出心思,那么这个皇帝即便不是傀儡也差不多了。汉武帝修仙,多么虚无缥缈呀反正也没听说真的有人能修仙成功过。但他这么做,却是一个上位者保持神秘最好的办法,别人不修仙,琢磨不透他。修仙了,更琢磨不透他”
    三叔公说高兴了,赵煦却陷入了沉思之中。
    两日后,高俅在朱雀门早早的等着李逵,远远看到李逵骑着马,就迎了上来。见面第一件事,就是对李逵哭诉“人杰,你去管管你家三爷爷吧他老人家太能吹了,陛下都有拜师的打算了。”
    李逵傻眼道“我家三爷爷做帝师”随后坐在马鞍上,瞥了一眼高俅道“你没烧糊涂吧”

章节目录

李逵的逆袭之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水鬼游魂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水鬼游魂并收藏李逵的逆袭之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