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收复福州么,咱们就给他们一个惊喜好了”
    厦门江宁军大营的大帐内,江宁军众将齐聚。
    杨峰看着站在面前的众将,笑道“诸位,咱们来到厦门已有七八日,大伙也休息得差不多了吧。”
    众将轰堂大笑,纷纷出言道,“启禀伯爷,末将等早已修正完毕,就等着伯爷下令了。”
    “那就好”杨峰点点头,“咱们来福建可不是看热闹的,既然歇息够了那就办正事了。”
    说到这里,杨峰的神情开始变得肃然起来,只听他沉声道“现在本伯命令”
    “哗啦”
    原本坐在杨峰两旁下首的众将唰的站了起来,双手垂直树立目视前方。
    “耿秉义”
    耿秉义身子站得笔直,大声道“末将在”
    “你率领步一营、炮一营以及骑兵二营前出莆田,前往福州。抵达福州后先对福州之敌进行攻击,若能攻击攻下福州最好,若不能攻下福州也不要着急,派人报与本伯得知,明白吗”
    “末将遵命”耿秉义大声应了一声。
    “黄继业”
    “莫将在”
    杨峰看了看黄继业,这才说道“一营进攻福州,莆田便成了一营的后方,为确保一营的安全,你率领二营进驻莆田,务必要确保一营后方的安全。”
    黄继业大声道“末将遵命”
    没被念到名字的褚茂光有些不甘心的站了出来问道“伯爷,那末将呢,难道就留在厦门看热闹不成”
    杨峰摇头道“厦门乃是福建重镇,最近卢光彪正要在厦门重建水师,必须留下重兵防守,否则郑芝龙若是坐着他的船队从海上带着大军来攻打厦门,咱们拿什么来抵挡”
    “又是从海上来攻”
    众将只觉得一阵头疼,耿秉义不禁有些头疼的说“末将怎么觉得在福建打仗那么头疼,一会防这一会防那的,简直要把人累死啊。”
    看着有些迷糊的众将,杨峰不禁暗叹一声,大明对于对于大海的认知还是太浅薄了,自古以来华夏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们就认为华夏地大物博,东西也是应有尽有,而大海则是充满了狂风暴雨太过凶险,所以他们总是习惯了龟缩在大陆上,不敢抬头去认识外面的世界。
    再加上一群既得利益集团的推波助澜,所以大明自建国以来便一直奉行禁海的策略,纵然又郑和下西洋的辉煌,那也不过是昙花一现。现在他们碰上从海上打过来的敌人,变得手足无措是很自然的事情。
    “你们啊,对于大海的认识还是太少了,看来接下来本伯要给你们讲一讲大海上面到底有什么”
    觉得有必要给手下的将领们普及一下地理知识的杨峰从身后掏出了一副大地图,开始给这些人恶补起了知识
    天启六年十月十二日,耿秉义率领着马步骑以及炮兵、辎重等共一万五千大军浩浩荡荡的朝福州进发,他的任务就是将被郑芝龙集团占据的福州给夺回来,和耿秉义同行的还有黄振业的步二营,他的任务则是驻扎莆田,不让人抄了耿秉义的后路。
    杨峰则是坐镇厦门,顺便督促卢光彪抓紧时间打造战船重建水师,因为杨峰很清楚,想要消灭郑芝龙集团光靠陆军是不行的。
    郑芝龙是什么人人家可是纵横大明、扶桑和南洋三地的大海盗,即使在陆地上吃了败仗,人家只要往大海里一蹿,杨峰也奈何他不得。
    正因为如此,杨峰给耿秉义的命令才是夺回福州,而不是消灭郑芝龙。
    不过随着重建水师的工作开始组建,新的问题出现了。
    “什么,咱们会造船的工匠太少,没法同时建造多艘大福船”
    杨峰惊讶的看着卢光彪,有些不可置信的问“福建可是水师之乡啊,怎么可能找不到会造船的工匠”
    卢光彪苦笑道“伯爷,非是卑职无能,而是朝廷的水师荒废已久。由于没有船造,经历了几代后工匠们造船的手艺也差不多失传了,如今会造船的老工匠实在是太少了。若是有图纸还好,咱们好歹还能照着图纸造船,可自从刘大人将宝船图纸以及三宝太监下西洋的资料全都付之一炬后,咱们就连图纸也没了,现在想要造船实在是太难了。”
    卢光彪说的刘大人就是刘大夏,这位就是历经了弘治、正德等朝的名人,号称刚正不阿。在士林中的名声那是非常厉害的,只是传闻这位刘大夏也是一个坚定的禁海斗士,对于大海有一种发自骨子里的厌恶,后世传闻中就是他把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只“宝船”的建造图纸给烧了,就连郑和下西洋的所有资料也全都付之一炬,这也让后世无数人为之捶胸顿足和惋惜。
    对于这件传闻杨峰原本是嗤之以鼻的,因为他不相信这个世上会有这么愚蠢的人。可现在竟然亲自听到这个时代的人说起这件事,这就由不得他不相信了。
    “什么原来的传闻竟然是真的刘大夏真的将三宝太监和宝船的图纸全都烧了”
    “可不是么。”卢光彪苦笑一声,无奈的摇了摇头,“那已经是弘治年间的事了,都过去上百年了,提他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咱们还是商量一下如何尽快造船的事情吧。”
    杨峰突然问道“不对啊,若是工匠都不会造船,那些大海商们的船又是谁建造的他们的工匠又是从哪来的”
    卢光彪不假思索的说“当然是他们自己的工匠了。”
    杨峰问“那我们不可以雇佣那些海商的工匠替咱们干活吗”
    “这也是下官纳闷的事。”卢光彪的脸色变得阴沉起来“下官也曾去询问过,但不知是怎么回事,那些海商们全都拒绝了下官的提议。”

章节目录

我在明朝当国公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千斤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千斤顶并收藏我在明朝当国公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