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百年老院,有着很深的家教传承,100多桌客人在乡下算是有非常高的声望才有这么大的场面。不收礼的理由有很多种,只有遗嘱这种不叫矫情,下面议论纷纷,各自表达心中的猜疑。

    饭后,本村的人帮忙收拾桌子,外村的人陆续离开,祝家人一一叩谢。虽然是丧事,悠然在正屋大门顶上放了一个数码相机,从早到晚,只要来过的人都会被记录。他们的恩情祝家不会忘。

    外面的桌椅收到了内院,愿意留下来聊天的继续坐着,他们想陪祝奶奶度过最后一夜,明天就上山了,以后再也没机会了。三和院几乎成了镇上的景点,大家被这样带着古朴风格又不失现代风采的四合院非常羡慕,大门前还有两座威武的大狮子,一般小家小户怎么盖得起这样的房子。主要还是宁祝两家人团结,换成是他们大院,肯定会为鸡毛蒜皮争论不休。

    三和院的屋檐走廊相通且宽敞,下雨串门不用打雨伞,今晚摆酒席屋檐下也坐得满满的,围坐十个人还不挡路。大概是提前有预想,就像今天这样的大事,100多桌人,只能在院子里开席,而遮雨塑料布就藏在各边屋檐下,用的时候直接拉伸,撑上架子就可以,非常灵活方便。院外各种果树、菜园、花卉包围,猪圈鸡圈集中在一处,盖有通风的房子,而原来的茅厕改到了室内,污水集中排到猪圈外面的化粪池与禽类粪便混合一起成为种植作物最好的家肥。屋内各种家电家具齐全,简直比住城里还舒服。

    悠然让一些年纪大的亲戚先睡觉,三和院的所有房间都可以休息。年轻人只好在院子里围着桌子打扑克混时间。她看到孙博还陪着孙爷爷坐在灵柩边上,就请他带着爷爷先休息,明天在爷爷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奶奶上山的时候再来一趟。孙爷爷吃力地摆手,意思是他不回去,这是最后一程,必须守着。

    孙博也解释,虽然明知祝奶奶可能对他有怨恨,但他也要尽一份心,陪着爷爷守到天亮再送上山。悠然连连摇头,奶奶是阔达之人,对他从武汉那么远回来必定是心怀感激不会责怪。只是孙爷爷比奶奶年岁还要高,这样奶奶也承受不起。孙博说要不再等等,如果爷爷实在瞌睡了,他就开车带回去,明天再过来。悠然感谢他们如此深情厚爱,医院一般很难请到假,这次特意为奶奶而归,这份情谊她铭记于心。孙博让她不要说额外客气话,祝奶奶是高寿,也让她不要太难过。

    这边刘爷爷身边的许纤惠与许语桐也劝他先睡觉,早上开棺的时候再叫醒他。刘爷爷也坚持守着,她们说他的身体要紧,刘爷爷怼了一句,如果真因此要了他的命更合他意,他的心早就随大小姐而去了。许纤惠走到对面让悠然去劝,年纪大了熬夜怎么受得了。

章节目录

那年,阳光很好,岁月悠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若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若菲并收藏那年,阳光很好,岁月悠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