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儿之前在中学上课,每个星期从家里带十斤玉米面,有时候还会带大米。但这些粮食在上交上去,他们连饭都吃不饱。他这些家里离得近的还好,只要出来了就多少能回家吃点,要是离得远的啊,吃不饱饭就只能饿着了。”
    中学生每个星期都吃不饱这件事情大家都是知道的。但那时候g都还没有就结束,镇上又只有这么一个学校,能送 孩子去读书的,谁家不是想要靠孩子读书来改变门庭的,吃了这么大的亏大家也不敢闹,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
    陆奶奶她们家属于王家村镇,上中学不来秦山镇上,反倒是去离王家村镇不算特别近的湖田镇上,他们那边还从来没听说过类似的问题。
    听了何夏的话,一时间,陆奶奶还有些唏嘘。
    一夜无梦,次日早晨何夏做了包子让休息在家的陆征能去摆摊,而自己带着陆奶奶回了村里。何夏将来意一说,彭文慧便让何弘超去扛玉米去碾碎。
    何夏他们村是没有碾碎玉米跟给大米脱壳的工具的,但是在镇上的粮站却有。何弘超将一袋玉米扛上推车,推着往镇上粮站去。何夏也跟着去了。
    到了粮站,何夏将自己要打玉米粉的要求跟粮站里上班的人说了,粮站里上班的同志疑惑地看了一眼何夏。
    玉米这东西天天都有人来打成粉,但是还从来没有谁的要求像何夏这么多呢,特别是打粉前还要脱壳那一步,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过来都是没有这个要求的。
    但这个要求也不是特别离谱的要求,看在何夏兄妹都长得好看的情况下,粮站的工作人员便没反对。
    机器打粉就是比石磨推粉要快,不过十分钟的时间,何夏他们带来的玉米便被尽数打成了玉米粉,因为在打玉米粉之前还有脱壳的那一步。因此打完后的玉米粉比没脱壳的看起来要细腻许多。
    何夏虽然觉得这玉米粉还不够细腻,但在现在这个大环境内,还是不要那么挑了。
    何夏直接让何弘超将玉米粉拉回了家。
    回到家后何夏洗了手便开始发面。
    玉米面粉与普通面粉以3:1的比例混合,喝在嘴里不烫嘴的水中划开一颗糖精,再加入足量的酵母粉,用温水将面团和到光滑,放在灶台内发面。
    灶台内部比较温暖,不到两个小时,玉米面团就被发成了蜂窝状的一大盆,何夏将面取出来揉搓。
    做馒头是最简单的,面团揉好分成三个部分,搓成长条后切成一个成人拳头大小的样子,两只手握着分好的小面团在案板上转一转,一个圆形的大馒头便成型了。
    锅里的水已经烧开了,将馒头放进篦子上蒸十五分钟玉米面馒头就做好了。
    玉米面馒头黄橙橙的,何夏发面也发得很好,大大的,十分煊软。
    因为何夏在和面时放了糖精,于是玉米面馒头便带着微弱的甜意,味道也很好,比起白面馒头,这样带着一点甜味的玉米面馒头更合时下人们的口味。
    何夏觉得以前只知道用白面来做包子馒头的自己真的是一叶障目了。明明用玉米面来做馒头更加符合时下人们消费的特点,而且玉米面价低廉,用来做馒头的利润可比用白面做出来的要大得多。
    何夏觉得自己仿佛错过了一个亿
    何夏让何弘超送几个去给刘老师,何弘超在初中上学时就是在刘老师教的,听何夏说要给刘老师送馒头,何弘超有点不情愿。
    何夏推着他出门“我看着刘老师人挺好的,为人也不严厉,这笔生意能不能做成就看你了,快去。”
    何弘超被何夏推出门,无奈只好往秦山中学去。
    秦山中学不大,这个年头学校门口也没有保安,何弘超轻而易举地便进来学校。现在正在上课时间,整个学校里空无一人。
    何弘超在教师办公室对面等了很久,一直到下课铃声响了,何弘超才见刘老师咯吱窝底下夹着一本教案回来。
    秦山镇这个小地方g对他们的发展远没有市区县城那么大,大家对老师还是很尊敬的,何弘超在刘老师手底下上学时便有些害怕他。
    这会儿见着刘老师,何弘超深吸一口气便走了过去,刘老师见帮何夏送馒头的人是何弘超也有些意外。
    “做包子卖的人是你姐啊”看面相,刘老师已经将何弘超跟何夏的关系猜了出来。
    “是。”在刘老师面前,何弘超特别乖。
    刘老师点点头,洗了手拿了一个玉米面馒头放到嘴里吃。
    在吃完一个馒头后,刘老师拿起桌子上的纸笔,带着何弘超去了何夏家,何夏让何弘超去将陆征能换回来。在陆征能的见证下,何夏跟刘老师签署了一份馒头供应协议。
    刘老师走后,何夏将属于她的合同仔细收好。心里十分愉悦。
    打从今天起,她也是有大客户的人了。,,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  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

章节目录

我在八零做美食[重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雨落窗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雨落窗帘并收藏我在八零做美食[重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