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次“眼见为实”后陈隗就无话可说了。
    确切的说不是“无话可说”,而是“语无伦次”或者也可以说是“恼羞成怒”
    “这不可能”
    “如何能有这样的准头”
    “这不过是运气好罢了”
    但在沈兵反复试了几次都是这样后,陈隗才不得不相信这个事实并闭上嘴。
    新式投石机的射程和精度是可以调整的。
    虽然精度依旧不高,但相比起之前人力拉扯的投石机却要好太多了。
    用现代物理学的知识来解释。
    人力投石机至少需要三十几人同时拉扯。
    而每个人所站的位置、每次拉扯力气的大小、拉扯时间的快慢、还有方向等等。
    这些都决定了每次发射时砲索作用在砲梢上的力不一样。
    作用在砲梢上的力不一样,就意味着石弹发射出去的初速也不可能一样。
    于是射程就时近时远,十投九不中是常有的事。
    甚至有时还可能有意外的危险。
    最严重的就是力量太弱无法将石弹抛出,石弹就会自上而下砸到自己人甚至是投石机本身。
    使用配重就能很好的避免这些问题。
    它的力是一定的,可预测、可计算的。
    如果忽略空气阻力、风速、风向及形状的影响,甚至可以算出它的落点。
    于是就有了更高的精度。
    这也坚定了杨端和改良投石机的决心。
    于是三天后秦军就造出了上千具新式投石机。
    其实如果只是投石机的话,数万人忙个几天只怕都能有上万具了。
    但投石机攻城更重要的其实不是投石机,而是石弹。
    如果按五分钟发射一枚石弹计算的话。
    那么上千具投石机只一个时辰就要发射两万四千枚石弹。
    一天就需要二十八万枚石弹。
    要知道这些石弹可不是随便一个石块就可以的。
    为了能保证准头它们还必须称重并稍作打磨。
    更重要的还是一旦开始攻城就必须昼夜不停全天候的进攻。
    否则就有可能出现秦军打、赵军修,然后永无止尽永远也攻不下城墙的局面。
    所以秦军大多兵力其实不是在制作投石机,而是在采石、制作并搬运石弹。
    好在秦军军纪严明做事效率极高,三天时间已储备下了数十万枚石弹。
    随后杨端和就迫不及待的下达了攻城的命令。
    上千辆投石机在鼓声中一层层的赵长城前排开。
    当然这些投石机全都距离赵长城百步之外。
    这一来立于城头上的庞煖就看不懂了。
    “秦军搞什么名堂”
    “居然将投石机布署在百步之外”
    部将许昌则笑了起来。
    “将军,秦军定是怕我等还击是以才将投石机布署在百步之外”
    “他们却不曾想,若是我们打不到他们,他们又岂能”
    话还没说完许昌的脸色就变了。
    因为秦军阵地已发出一阵“嘎吱嘎吱”的响声,接着上千枚石弹腾空而起直奔赵长城而来。
    看那石弹的高度和速度,绝不是打不到赵长城那么简单。
    果然
    下一秒只听一阵“轰轰”之声,上千发石弹几乎同时命中长城。
    长城就像遭受地震般地动山摇。
    伴随着乱飞的石屑及兵士的惨叫。
    庞煖也算是有一名有定力的老将,但面对这情况依旧是惊得说不出话来。
    “如此远的射程,而且还有这样的准头”
    “这么一来赵军岂不是毫无还手之力”
    “这长城还怎么保”
    其实不只是庞煖,其它赵军包括许昌在内都想到了这一点。
    于是个个惊慌失措士气全无。
    反观秦军那边,就暴出一阵阵欢呼。
    能够形成“我能打到敌人敌人却打不到我”的优势就是爽。
    因为这意味着彻底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秦工程兵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远征士兵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远征士兵并收藏大秦工程兵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