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摄政为收拢人心,这一个多月银子向流水般地淌了出去,程明道前几日无意中听太子家令石昱抱怨今年中秋节赏的银子都没有了。东宫属臣内官以及奴仆超过千人,往年缺了钱,太子往坤安宫走上一趟,最少万两银子到手,便足够应付了,而现在王皇后随天子去了雁山别苑,太子要钱没有那么方便了。
    宋清闻弦歌而知雅意,程大人是想借中秋节赏之事难为一下新任的少詹事江大人,笑问道“大人可是让卑职寻机向石家令提一提”
    东宫三寺者,家令寺掌东宫饮膳仓储库藏,发放宫中用度等事率更寺掌宗族次序,礼乐刑罚及漏刻等事仆寺掌车舆乘骑仪仗丧葬,总厩牧署等事,三寺均归詹事府管辖,所以中秋节赏发放之事算是詹事府的事。
    程明道摇摇头,道“蠢材,这样做岂不是授人以柄。你不是与楚安王府的祭酒关系不错吗,不妨私下问问他楚安王府的中秋节赏是什么,得空时与同僚们议一议,咱们东宫总不能弱于楚王府吧。”
    宋清心领神会,恭身退下。
    三天后,东宫之中议论纷纷,上茅厕时两人遇上都要聊上几句中秋节赏的事,话越传越变,楚安王府的节赏从最初的二斤月饼二两银子变成了庆丰斋月饼攒盒一品点心四盒魏州火腿一根,银子五两,这一套变成银子至少也值十两。这可不是小数目,东宫去年一年的节庆赏加起来也不过十二三两。新来的少詹事江大人可有点金手之誉,在化州任刺史时节赏可不少,东宫的官员都眼巴巴地盼着江安义能让大伙过一个丰盛的中秋节。
    江安义这几日忙着熟悉詹事府的事物,没有留意众人的小心思,直到家令石昱步入官廨之中。石昱年过五旬,干瘦一张脸,山羊胡,两只眼睛溜溜乱转,一副精明的样子。他是天子家仆,一家人世代都是天子家奴,宰相门前七品官,天子家奴自然不能小,这伙被赐姓为石的家奴世代替天子管理庄园打理家务,其中不乏像石昱这样成为高官的人物。
    东宫家令,从四品上官阶,加上身份特殊,江安义也不敢拿大,站起身来相迎。石昱依足礼数向江安义施了一礼,这才在椅中坐下,开口道“下官来是为了中秋节赏的事,东宫账上仅剩下三千两不到的银子,眼看还有十天就是中秋节日,最近几日议论纷纷,说是楚安王府赏赐甚丰,咱们东宫不能弱了名头。江大人,下官来找你拿个主意”
    江安义真没想到东宫用度居然也是詹事府管辖的范围,这岂不是吃喝拉撒睡全包,有些头痛地抚着额头,江安义有气无力地问道“石大人,往年是如何运转的,依照旧例便是。”
    石昱苦笑道“如果能按往年旧例,下官也不敢来打搅大人,今年的情形有些不同。”
    听到石昱讲述最近几天东宫属臣议论楚安王府的节赏时,江安义的脸色郑重起来,让人叫进章智玮,果然詹事府的人也在议论。节赏本是件小事,但与楚安王府挂起钩来便引得江安义注意。太子与楚安王在朝堂上明争暗斗,现在连节庆赏这样的小事都被有心人比较起来,着实让人心忧。
    皱着眉头思索片刻,江安义问道“石大人,东宫的进项有哪些依你看中秋节赏东宫大概要多少银两”
    “东宫的主要进项是太子爷的年例,这八万两银子一半交由太子妃掌管,一半由下官打理,另外皇后娘娘会给些体己,太子爷平日赏赐多由这块所出,另外万岁爷还赐了一片庄子和山林,每年有两万左右的收入。”石昱粗粗地向江安义介绍道,这些都是摆在明面上的收入,暗地里还有以东宫名义得来的干股分红臣子们的进献等等,不好告诉江安义。
    “往年旧例,中秋节二两银子两斤月饼一人,诸位大人依次有所递增,算下来三千两银子就能打住。”石昱枯瘦的脸缩做一团,苦着脸道“可是今年大伙都盼着能与楚安王府平齐,我琢磨着这事有些邪乎,又不好到楚安王府打听,若按楚安王府的标准,万两银子也打不住,账上只剩下二千七百两银子,这亏空从哪里出还要江大人给拿个主意。”
    江安义想了想,道“此事非同小可,还是等太子前来定夺吧。”

章节目录

变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宇十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宇十六并收藏变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