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击队第二道防线上,刚刚退下来的一排正在向二三排战士讲述自己刚才的英雄事迹。
    每个人都说得眉飞色舞。
    战斗力强悍的日军到了他们嘴里,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变成一动不动的活靶子。
    这种想法很明显是错误的,容易让其他战士产生轻敌的想法。
    但周成没有去阻止。
    二三排还没有真正和鬼子交过手,大部分战士发自内心畏惧鬼子,害怕他们。
    一排把日军说得一文不值,不仅不会让他们轻敌,还能缓解他们的紧张状态,让他们更放松的参加战斗。
    等他们真正到了战场,见识到鬼子战斗力,就明白他们到底是强悍还是跟活靶子一样不堪一击。
    二排长李一方,三排长陈政宇,火力排长常远桥,三个人听得热血沸腾,就好像刚才那一仗是他们自己打得一样。
    围在周成身边,摩拳擦掌,一脸跃跃欲试请战“队长,一排给我们开了个好头,接下来的战斗必须我们上,不然对不起战士们高涨的士气。”
    周成没有回答,他在思考接下来这场仗该怎么打。
    防线后面就是驻地,游击队的大部分家底都藏着这个驻地,意味着脚下的防线绝不能丢。
    有人会说游击队为什么不提前把东西转移到大山深处,这里隔山口这么近,一旦被攻破,给游击队带来的打击就是毁灭性的。
    周成不是没有想过,但最后还是放弃了。
    如今的游击队已经不是一开始二三十号人,光主力就有一百多人
    不管驻地选在哪里,都要满足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拥有一块可以容纳一百多人练兵的练兵场。
    越往大山深处走,地形越复杂,根本找不到可以满足这么多部队的训练场,所以驻地只能建在这儿。
    驻地动不了,周成只能退而求其次,先想办法把一部分物资转移到大山深处藏起来。
    结果同样困难重重。
    山路崎岖,有些地方甚至连路都没有,物资运输只能靠人背肩扛。
    游击队虽然人多,但大部分都是刚刚加入的,为了保证藏粮点的隐蔽性,这些人都不能用。
    周成只能靠一个多月前加入游击队的二十多个老人来运输。
    减掉他们训练和休息所需要的时间,每天只能出动十个战士往秘密藏粮点背一次物资。
    一个战士一趟背四十斤物资,十个战士一晚上可以背四百斤,十多天下来,他们一共往大山深处背了近五千斤的物资,有粮食,也有弹药。
    这些物资是游击队最后的家底,万一哪一天游击队败了,还能靠它们重新发展壮大。
    当然,这是所有人都不想面临的结果。
    只要有万分之一的希望,周成就不会放弃驻地。
    为了保护好驻地,脚下这道防线比刚才放弃的第一道防线还要坚固。
    整个阵地分前后两条战壕,半山腰一道,山顶上一道,间隔不到五十米。
    更重要的是,守在山顶战壕内可以把半山腰战壕内的情况尽收眼底,哪怕躲在壕沟里面,山顶射出去的子弹也能轻松命中目标,避免了敌人依托战壕和游击队进行对射的情况发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抗日之敌后争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574981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574981并收藏抗日之敌后争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