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人在朝堂,身不由己 (2/2)
人,受过高等教育的那种,陈近南博览群书,殷素素、莫声谷和宋青书也不是无知无识的人,就算是萧峰,也是在全国最大社团当过话事人、在当时最强大的国家干过副国级领导干部的,都深知那四个字的滋味身不由己
简单说,就是李建成和李渊一方代表的关陇集团贵族,和李世民代表的军功集团之间,矛盾已经不可调和。看上去俩人是兄弟相争,但背后,却是两大集团的你死我活。
眼瞅着这俩人说着说着居然有点惺惺相惜,默默无语两眼泪的,毕晶忍不住插话问李建成道“也不是我说啊,这么长时间,李二说得你这么能,你就没尝试着打两仗,把军功集团也整合到你手下你这穿咳咳,你这也太失败了吧”
李世民见毕晶居然能把事情的本质一语道破,不由兴趣更甚,不着痕迹地看他一眼,随即又转向李建成。
这问题,其实也是李世民很感兴趣的,真要如同毕晶所说,李建成把军功集团拉过去还别说都拉过去,只要拉一半,他的胜算就会成倍增长,甚至万无一失。
“你这问题太犀利了”面对这直击灵魂的拷问,李建成居然有点冒汗,“时间不够,我来醒过神来的时候,两边大势已经基本成型,我费了好半天劲,也没多大作用”看了一眼满脸怀疑的毕晶一眼,顿了顿,苦笑道“好吧试过了,输了”
蛤
毕晶一愣,还真试过啊
李建成继续苦笑“三年前攻打杜伏威,两年前讨伐刘黑闼,兵还是那些兵,将还是那些将,我甚至都大概知道本来该怎么打,可就是打不赢。以至于我后来都不敢提带兵打仗的事儿,生怕再打两仗,非得把之前积攒下的声誉都败完了不可。反倒是老二,一上阵就能斩关夺隘,百战百胜。这个东西,他真是讲天分,你不服都不行”
哈哈毕晶强忍着没笑出来,这可怜的娃儿不过打仗这种事儿他确实看天分,李世民这种无敌统帅,可真不是吹的
李建成见毕晶神色古怪,不问都知道这胖子在想什么,狠狠翻个白眼,顿了一下又道“就好比今天的事儿,我已经策划很久,又有屈突通总揽各军”
“谁屈突通”毕晶一激灵“屈突通老屈都被你拉过去了”
“你什么文化,读过书没有”李建成鄙视道,“人家信屈突不姓屈”
“谁告诉你的”毕晶瞪眼道,“屈突氏北魏就改姓屈了好不好当然后来又恢复了”
一边强辩,一边心里暗暗吃惊。
屈突通什么人南北朝时期就出道,隋文帝时期就做到亲卫大都督,大唐开国就干到兵部尚书的一代名将,玄武门兵变李世民一方的重要参与者,凌烟阁功臣排第十二的主儿评书里贾家楼四十六友,这位排名第十三,也算有名有姓的人物了。
历史上,据说这厮降唐之后,一直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战,立功无数。就连最著名的洛阳之战,屈突通也被评为战功第一
这么一个人,居然被李建成拉过去了能拉到这种大佬,看来李建成真是没少下功夫。
但可惜就像刚刚他不小心差点说漏嘴的那样,他来的时间太短了,还是没拉到更多人马。
不过想想也正常,这种出身西部世家,累世为官的世家,天然就是关陇贵族的发展对象,最起码也得是个xx积极分子。再加上年纪大资格老位置高,虽然跟着李世民打仗,但真要说对他忠心耿耿,恐怕也不见得,他的效忠对象,只怕始终只是李渊,而李建成作为太子,拉拢这种人一定是事半功倍。
而且最重要的是,屈突通既然做出了这种选择,那么他的弟弟屈突盖,也一定跟着一起投靠了李建成。
而屈突盖,是长安令
也就是说,李建成不但通过常何拿下了玄武门,而且几乎控制了整个长安
不得不说,作为一个穿越者,李建成的眼光还是挺准的。
看看李世民,脸上果然不怎么好看。
李建成摇摇头,不跟毕晶争辩,继续道“原本我以为泰山压顶之势,定能毕其功于一役,老二连我的面都见不到。可事情总是这样,开局飞龙骑脸,最后一塌糊涂我觉着除了老四不听我劝,非要亲自跟你动手,也没什么大差错啊结果被人家硬生生打成这样知道现在,我多不明白你是怎么做到的。”
“也不能这么说。”李世民摇摇头,“你虽然长于谋略,但顾虑太多,过求面面俱到、尽善尽美,总要事事都万无一失才肯去做。这原本也无可厚非,但你有时计算太过,左右摇摆,犹豫不决,则未免贻误战机。须知战场上战机稍纵即逝,必要时必须兵行险着,方能于不可能中求得胜机。我一生作战,几乎次次以弱敌强,除了兵精将猛之外,一旦瞅准战机便毫不犹豫,所以屡屡出奇制胜是以大哥你做参谋则是顶尖人物,做统帅,则不免失之犹豫了。”
毕晶听得一愣一愣的,一个多谋,一个善断,这是林总和粟总么
李世民犹豫了一下,又道“再者,你身为太子,过于讲究身份,不愿与士卒同甘共苦,更不愿披坚执锐,甘冒箭矢冲锋陷阵,是以难与部属默契于心,指挥作战,便难如臂使指,更不能激励将士誓死追随。你有过于讲究排场,每每占据上风之时,便要是以此次我决意收拢兵力,全力突击之初,便料定会有玄武门下之事了”
李建成继续发扬没皮没脸的无赖精神,一竖大拇指“说得是李世民果然不愧是李世民,不但识人,而且识己败在你手上,我不冤”
李世民仍然摇摇头“其实此番你也并未失败,以玄武门狭窄之地,我以寡敌众,胜败实在难料。”
“这也是我大惑不解之处。”李建成皱眉插话道,“以我的部署,你应当知道胜算渺茫,况且我看你实现的布置,应该在芳林门留有退路,以备不测。但何以突然改弦更张,孤注一掷这可不是你的风格我都成你的阶下囚了,你可愿意为我解惑么”
李世民还没说话,李建成忽然往毕晶萧峰脸上扫了一眼,摆摆手道“不用说了,我知道了,是因为他们吧他们一定对你说,只要把我引出来,他们解决问题,是吧”
毕晶一撇嘴“那还用问这不解决了吗”不过心里还是多少有点吃惊,这小子也太聪明了吧竟然把老子的话都说得差不离。
李世民微笑“不错,既然他们说只要见到你,就能解决问题,而我又料定可以见到你,自然要改变策略。”
“你就这么信任他们”李建成还是有点不解,“你知道他们什么来历我要没猜错,你是头一回见他们吧”
“确实是第一次。但是,我第一面就觉得这些朋友不会虚言,值得信任而且”李世民微笑着轻轻捧了毕晶一句,脸色严肃起来,“即使没有他们,我也会这么做。”
毕晶不乐意了“啥意思”
“胜算渺茫,并非全无胜算。”李世民道,“你布局周详,事先豪无消息泄露,更无征兆可寻。等我惊觉有变,仓促应对,又不知你虚实,所以先前分兵本就欠妥。后来和敬德他们商议,这么做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兵败出逃。但若是集中兵力攻其一点,最差也就是兵败出逃至于是玄武门还是芳林门,差别并不大,天策府中将还能保全更多,以图未来东山再起。何况全力一搏,战场争锋,也未必不能死中求活,反败为胜。既然最差也比本来安排更好,我当然要选择改变策略了。至于元吉那是个意外”
毕晶想了想,还真好像是这么回事。自己跟他说只要引出李建成,就负责搞定他的时候,还是在跟尉迟敬德直扑芳林门的路上,那时候,李世民已经早就定下大致计划了。
真不愧是个赌徒,这种生死攸关的事儿都敢拿来下注。毕晶不禁暗嘬牙花子,换成老子,早就世界有多远我就跑多远了,哪怕落草为寇上山打游击呢,不也能逍遥自在一辈子何况什么秦叔宝之类的,原本就干过土匪,重操旧业也一定很有前途
但再深想一层,毕晶又有点悻悻然。
妈的合着你早就打定主意这么干了,老子千辛万苦过来,就是给你打下手来了,最多也就是给你下定决心增加一个微不足道的理由是吧
怎么听着这么别扭呢
s:还是没把事情说完,而且不满意,只能说是顺下来了。但是老拖着也不是办法,这点先发了吧。
简单说,就是李建成和李渊一方代表的关陇集团贵族,和李世民代表的军功集团之间,矛盾已经不可调和。看上去俩人是兄弟相争,但背后,却是两大集团的你死我活。
眼瞅着这俩人说着说着居然有点惺惺相惜,默默无语两眼泪的,毕晶忍不住插话问李建成道“也不是我说啊,这么长时间,李二说得你这么能,你就没尝试着打两仗,把军功集团也整合到你手下你这穿咳咳,你这也太失败了吧”
李世民见毕晶居然能把事情的本质一语道破,不由兴趣更甚,不着痕迹地看他一眼,随即又转向李建成。
这问题,其实也是李世民很感兴趣的,真要如同毕晶所说,李建成把军功集团拉过去还别说都拉过去,只要拉一半,他的胜算就会成倍增长,甚至万无一失。
“你这问题太犀利了”面对这直击灵魂的拷问,李建成居然有点冒汗,“时间不够,我来醒过神来的时候,两边大势已经基本成型,我费了好半天劲,也没多大作用”看了一眼满脸怀疑的毕晶一眼,顿了顿,苦笑道“好吧试过了,输了”
蛤
毕晶一愣,还真试过啊
李建成继续苦笑“三年前攻打杜伏威,两年前讨伐刘黑闼,兵还是那些兵,将还是那些将,我甚至都大概知道本来该怎么打,可就是打不赢。以至于我后来都不敢提带兵打仗的事儿,生怕再打两仗,非得把之前积攒下的声誉都败完了不可。反倒是老二,一上阵就能斩关夺隘,百战百胜。这个东西,他真是讲天分,你不服都不行”
哈哈毕晶强忍着没笑出来,这可怜的娃儿不过打仗这种事儿他确实看天分,李世民这种无敌统帅,可真不是吹的
李建成见毕晶神色古怪,不问都知道这胖子在想什么,狠狠翻个白眼,顿了一下又道“就好比今天的事儿,我已经策划很久,又有屈突通总揽各军”
“谁屈突通”毕晶一激灵“屈突通老屈都被你拉过去了”
“你什么文化,读过书没有”李建成鄙视道,“人家信屈突不姓屈”
“谁告诉你的”毕晶瞪眼道,“屈突氏北魏就改姓屈了好不好当然后来又恢复了”
一边强辩,一边心里暗暗吃惊。
屈突通什么人南北朝时期就出道,隋文帝时期就做到亲卫大都督,大唐开国就干到兵部尚书的一代名将,玄武门兵变李世民一方的重要参与者,凌烟阁功臣排第十二的主儿评书里贾家楼四十六友,这位排名第十三,也算有名有姓的人物了。
历史上,据说这厮降唐之后,一直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战,立功无数。就连最著名的洛阳之战,屈突通也被评为战功第一
这么一个人,居然被李建成拉过去了能拉到这种大佬,看来李建成真是没少下功夫。
但可惜就像刚刚他不小心差点说漏嘴的那样,他来的时间太短了,还是没拉到更多人马。
不过想想也正常,这种出身西部世家,累世为官的世家,天然就是关陇贵族的发展对象,最起码也得是个xx积极分子。再加上年纪大资格老位置高,虽然跟着李世民打仗,但真要说对他忠心耿耿,恐怕也不见得,他的效忠对象,只怕始终只是李渊,而李建成作为太子,拉拢这种人一定是事半功倍。
而且最重要的是,屈突通既然做出了这种选择,那么他的弟弟屈突盖,也一定跟着一起投靠了李建成。
而屈突盖,是长安令
也就是说,李建成不但通过常何拿下了玄武门,而且几乎控制了整个长安
不得不说,作为一个穿越者,李建成的眼光还是挺准的。
看看李世民,脸上果然不怎么好看。
李建成摇摇头,不跟毕晶争辩,继续道“原本我以为泰山压顶之势,定能毕其功于一役,老二连我的面都见不到。可事情总是这样,开局飞龙骑脸,最后一塌糊涂我觉着除了老四不听我劝,非要亲自跟你动手,也没什么大差错啊结果被人家硬生生打成这样知道现在,我多不明白你是怎么做到的。”
“也不能这么说。”李世民摇摇头,“你虽然长于谋略,但顾虑太多,过求面面俱到、尽善尽美,总要事事都万无一失才肯去做。这原本也无可厚非,但你有时计算太过,左右摇摆,犹豫不决,则未免贻误战机。须知战场上战机稍纵即逝,必要时必须兵行险着,方能于不可能中求得胜机。我一生作战,几乎次次以弱敌强,除了兵精将猛之外,一旦瞅准战机便毫不犹豫,所以屡屡出奇制胜是以大哥你做参谋则是顶尖人物,做统帅,则不免失之犹豫了。”
毕晶听得一愣一愣的,一个多谋,一个善断,这是林总和粟总么
李世民犹豫了一下,又道“再者,你身为太子,过于讲究身份,不愿与士卒同甘共苦,更不愿披坚执锐,甘冒箭矢冲锋陷阵,是以难与部属默契于心,指挥作战,便难如臂使指,更不能激励将士誓死追随。你有过于讲究排场,每每占据上风之时,便要是以此次我决意收拢兵力,全力突击之初,便料定会有玄武门下之事了”
李建成继续发扬没皮没脸的无赖精神,一竖大拇指“说得是李世民果然不愧是李世民,不但识人,而且识己败在你手上,我不冤”
李世民仍然摇摇头“其实此番你也并未失败,以玄武门狭窄之地,我以寡敌众,胜败实在难料。”
“这也是我大惑不解之处。”李建成皱眉插话道,“以我的部署,你应当知道胜算渺茫,况且我看你实现的布置,应该在芳林门留有退路,以备不测。但何以突然改弦更张,孤注一掷这可不是你的风格我都成你的阶下囚了,你可愿意为我解惑么”
李世民还没说话,李建成忽然往毕晶萧峰脸上扫了一眼,摆摆手道“不用说了,我知道了,是因为他们吧他们一定对你说,只要把我引出来,他们解决问题,是吧”
毕晶一撇嘴“那还用问这不解决了吗”不过心里还是多少有点吃惊,这小子也太聪明了吧竟然把老子的话都说得差不离。
李世民微笑“不错,既然他们说只要见到你,就能解决问题,而我又料定可以见到你,自然要改变策略。”
“你就这么信任他们”李建成还是有点不解,“你知道他们什么来历我要没猜错,你是头一回见他们吧”
“确实是第一次。但是,我第一面就觉得这些朋友不会虚言,值得信任而且”李世民微笑着轻轻捧了毕晶一句,脸色严肃起来,“即使没有他们,我也会这么做。”
毕晶不乐意了“啥意思”
“胜算渺茫,并非全无胜算。”李世民道,“你布局周详,事先豪无消息泄露,更无征兆可寻。等我惊觉有变,仓促应对,又不知你虚实,所以先前分兵本就欠妥。后来和敬德他们商议,这么做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兵败出逃。但若是集中兵力攻其一点,最差也就是兵败出逃至于是玄武门还是芳林门,差别并不大,天策府中将还能保全更多,以图未来东山再起。何况全力一搏,战场争锋,也未必不能死中求活,反败为胜。既然最差也比本来安排更好,我当然要选择改变策略了。至于元吉那是个意外”
毕晶想了想,还真好像是这么回事。自己跟他说只要引出李建成,就负责搞定他的时候,还是在跟尉迟敬德直扑芳林门的路上,那时候,李世民已经早就定下大致计划了。
真不愧是个赌徒,这种生死攸关的事儿都敢拿来下注。毕晶不禁暗嘬牙花子,换成老子,早就世界有多远我就跑多远了,哪怕落草为寇上山打游击呢,不也能逍遥自在一辈子何况什么秦叔宝之类的,原本就干过土匪,重操旧业也一定很有前途
但再深想一层,毕晶又有点悻悻然。
妈的合着你早就打定主意这么干了,老子千辛万苦过来,就是给你打下手来了,最多也就是给你下定决心增加一个微不足道的理由是吧
怎么听着这么别扭呢
s:还是没把事情说完,而且不满意,只能说是顺下来了。但是老拖着也不是办法,这点先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