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个白眼,他也知道去粮食多的地方收购,但问题是哪里粮食多,你倒说清楚啊

    老林可能也觉得自己说了一句废话,老脸微微一红,说道“江南粮食最多的无非就是苏州,杭州,湖州罢了如果客人想要一次性采买完全,估计就得去这三处。”

    萧寒眉毛一挑,问道“哦这三处都是大城,能有粮食积存我们刚刚路过扬州的时候,扬州城内可没什么粮食”

    老林呵呵一笑道“呵呵,客人您这可想差了您说的扬州是大城不假,但它不是种粮食的大城它自己的粮食都多靠购买,如何还能积粮

    而我说的这苏湖杭三地,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这两年又有神侯稻的出现,听说粮食早就多的连义仓都放不下,您这时过去,只管收购就是估计光这些义仓的粮食,就足够您收一阵子的”

    “义仓那是什么我怎么没听说过”萧寒突然听到了一个新名字,不禁眉头微皱,向老林询问起来。

    “义仓呐”老林听萧寒问起这个,微微一笑,脸上似有回忆,说道“义仓这东西,还是我小时候的事像你们这个年纪,就算看到,估计也不知道它是做什么用的”

    “那它到底是做什么用的我说老丈你能不能说话一口气说完别吊人胃口”小东手中的鱼已经被萧寒抢走,这时正无所事事的蹲那边听老林和萧寒说话,此时正听到痒处,却见老林卖起了关子,忍不住开口埋怨。

    老林笑呵呵的看了小东一眼,也不为他说的话恼怒,只是摇摇头说道“义仓自然是放粮食用的不过与那些官仓民仓不同,它是设在地方上,由各家各户在丰收年,自发的往里存放粮食,然后等大灾年,再拿出来救急的公共粮仓,所以才叫义仓”

    “让百姓自发往里放粮”萧寒听的眉头皱起,怪异的问道“这主意是谁想出来的自发往里放粮食万一人们都不往里放,这岂不是一座空仓”

    老林拱了拱手,对萧寒说道“这是当初文帝推行的法子不过正如客人说的,自发这东西,根本是靠不住的

    因为第一年,就算所有人家往里放粮,只有一户不放,那第二年其他百姓也就不会往里放了。

    所以这东西,后来都是靠官府主持,划下规矩那户人要放,放多少,都是有数目的,这样一来,义仓倒是真在大外灾之年起过用处。

    不过,与体恤百姓的文帝不同,后来炀帝上位,立刻大肆征民用兵,在那时候,一个村子里得有一半人不在家,义仓也就由此荒废了

    一直到了现在,虽说年景又好了,可官府不再主持,义仓也就被当成了民仓,官仓用。”

    “哦,这义仓,就跟买保险一样”萧寒听明白了义仓的原理,心中不免对这位创立开皇之治的皇帝又多了一丝敬佩。

    最新网址

章节目录

大唐腾飞之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青岛可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青岛可乐并收藏大唐腾飞之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