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心中暗恨,随即又是看了看文官一系的人,希望这些文官们,在此时能站出来好好与这诸国使节理论一番。
哪怕争取一些时间,也是可以的。
可随着李世民再一次看向文官一系的人之后。
所有的文官。
包括他的小舅子长孙无忌,也都低着头,根本不敢站出来与这些诸国使节们辩上一辩。
此时。
李世民终于是领会了钟文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了。
文官,那只不过是文官,当战事一起之后,他们的脑袋,比谁都低得快。
曾经。
如果像今日这般的事情发生。
文官一系的人,必然会谏言说和亲和亲。
可几次的谏言之后,李世民听从了钟文的话,否决一切和亲之政策。
哪怕唐国任何一个平民百姓之女,都不允许和亲。
这也使得李世民以前曾在朝堂之上发了话,任何人不得议和亲之事,更是颁布了法令,和亲之事谁要敢再提,直接降爵降职。
所以。
今日这朝堂之上,任何人也都没再提议和和亲之事。
而且。
这些文官们哪一个都精明的很,知道此时不是说话之际,所以,只能低着头,希望这事不要落到他们的头上来。
李世民环视了一遍这些文臣后。
心中即无奈,又痛恨。
最终,只得看向那些武将们了。
能说话的武将,除了爵职最高的程咬金之外,连一个可用之人都没有了。
正当李世民看向武将一系人之时。
一位中郎将却是站了出来怒喝道“尔等诸国想来早已密谋多年,要不然,此次来我唐国说是朝拜,却是打着如此大旗,就是为了想要逼迫我唐国国君,狼子野心,昭然可见。即然尔等早已是有此预谋,而我唐国人也从不惧战,如尔等想打,我苏定方定当奉陪。”
此中郎将,乃是左卫中郎将苏定方。
苏定方。
可以说乃是一位骁勇善战之人。
当年。
为了突袭突厥牙帐,那可是直接带着数百人就敢直入突厥内部。
可想而知。
苏定方除了有勇之外,更是有谋之人。
当苏定方一言而出之后。
突厥一方的数十名使节听到苏定方一名之后,惊得连连倒退了一步。
苏定方之名。
在草原之上,那绝对是如雷贯耳。
即便是草原上的小娃,都听闻过苏定方这个名字。
只要谁在草原上说一句苏定方来了。
估计所有的草原之民,都会立马纵马逃离。
更有甚者,还会直接跪服于地上。
苏定方的大名,放在草原之上,可以说能做到夜止童啼了。
此刻。
吐蕃使节东禄赞却很是冷静的看着这位即不年轻,也不年老的唐国将军,心中却是在衡量着眼前的这位如贯耳一般的苏定方。
苏定方敢以数百兵力,就敢带兵直闯突厥可汗的牙帐。
这对于东禄赞来说。
这样的人,才是可怕。
虽吐蕃国地处高原。
如眼前的这个将军,也如当年一般,带着数百骑兵直奔他们的逻些城,那这后可不可想像。
而且。
吐蕃地广人稀。
想要突袭逻些城,那绝对比突袭突厥可汗的牙账,却是来得更为便捷。
顿时。
东禄赞心中多了一些警惕,心中暗暗记下此事,待回去之后,好把他心中的担忧传回吐蕃。
随着苏定方的一言之后。
朝堂之上的武将们,也纷纷大声的训斥着这些诸国使节们。
武将不怕打仗,就怕没仗可打。
就好比苏定方。
虽有突袭突厥之功,可却是因为劫掠了突厥之事,一直得不到重用。
依着他的功劳,少说也得封个大将军之职,甚至,连爵位至少也得是一位县公吧。
可到了如今。
苏定方也只是一个县男的爵位,更只是一位左卫中郎将。
先不说苏定方了。
在长安的这些将军们,除了程咬金已是到了顶之外。
又有多少个不希望打仗的
只有战争,他们才有官升,有爵可封。
天下太平,可就无法做到封妻荫子了。
谁不想高官厚爵的
可是。
宝座上的李世民,听着苏定方之言,以及诸武将们的附和声之后,心中虽喜,可却又是头疼的不行。
这仗断然是不可能打。
真要边境战事一起,唐国必输的。
此刻。
李世民真心希望。
钟文能在此时回到长安,好解决当下的这个困局。
李世民心中。
从未有过这种迫切的希望。
以前。
李世民还期望着朝堂之上的这些文臣武将们,能帮他解决问题。
可当下,武将们已是派了出去守着边境了。
而这些文臣们,除了在自家闹来闹去,却是不敢与这些诸国使节们论上一个是非来。
更或者,有些人还选择闭口不言,就当这事没发生一样。
至此。
李世民终于是明白,文臣靠不住。
能靠得住的,只有钟文这个在他心目中地位直线上升的人了。
哪怕争取一些时间,也是可以的。
可随着李世民再一次看向文官一系的人之后。
所有的文官。
包括他的小舅子长孙无忌,也都低着头,根本不敢站出来与这些诸国使节们辩上一辩。
此时。
李世民终于是领会了钟文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了。
文官,那只不过是文官,当战事一起之后,他们的脑袋,比谁都低得快。
曾经。
如果像今日这般的事情发生。
文官一系的人,必然会谏言说和亲和亲。
可几次的谏言之后,李世民听从了钟文的话,否决一切和亲之政策。
哪怕唐国任何一个平民百姓之女,都不允许和亲。
这也使得李世民以前曾在朝堂之上发了话,任何人不得议和亲之事,更是颁布了法令,和亲之事谁要敢再提,直接降爵降职。
所以。
今日这朝堂之上,任何人也都没再提议和和亲之事。
而且。
这些文官们哪一个都精明的很,知道此时不是说话之际,所以,只能低着头,希望这事不要落到他们的头上来。
李世民环视了一遍这些文臣后。
心中即无奈,又痛恨。
最终,只得看向那些武将们了。
能说话的武将,除了爵职最高的程咬金之外,连一个可用之人都没有了。
正当李世民看向武将一系人之时。
一位中郎将却是站了出来怒喝道“尔等诸国想来早已密谋多年,要不然,此次来我唐国说是朝拜,却是打着如此大旗,就是为了想要逼迫我唐国国君,狼子野心,昭然可见。即然尔等早已是有此预谋,而我唐国人也从不惧战,如尔等想打,我苏定方定当奉陪。”
此中郎将,乃是左卫中郎将苏定方。
苏定方。
可以说乃是一位骁勇善战之人。
当年。
为了突袭突厥牙帐,那可是直接带着数百人就敢直入突厥内部。
可想而知。
苏定方除了有勇之外,更是有谋之人。
当苏定方一言而出之后。
突厥一方的数十名使节听到苏定方一名之后,惊得连连倒退了一步。
苏定方之名。
在草原之上,那绝对是如雷贯耳。
即便是草原上的小娃,都听闻过苏定方这个名字。
只要谁在草原上说一句苏定方来了。
估计所有的草原之民,都会立马纵马逃离。
更有甚者,还会直接跪服于地上。
苏定方的大名,放在草原之上,可以说能做到夜止童啼了。
此刻。
吐蕃使节东禄赞却很是冷静的看着这位即不年轻,也不年老的唐国将军,心中却是在衡量着眼前的这位如贯耳一般的苏定方。
苏定方敢以数百兵力,就敢带兵直闯突厥可汗的牙帐。
这对于东禄赞来说。
这样的人,才是可怕。
虽吐蕃国地处高原。
如眼前的这个将军,也如当年一般,带着数百骑兵直奔他们的逻些城,那这后可不可想像。
而且。
吐蕃地广人稀。
想要突袭逻些城,那绝对比突袭突厥可汗的牙账,却是来得更为便捷。
顿时。
东禄赞心中多了一些警惕,心中暗暗记下此事,待回去之后,好把他心中的担忧传回吐蕃。
随着苏定方的一言之后。
朝堂之上的武将们,也纷纷大声的训斥着这些诸国使节们。
武将不怕打仗,就怕没仗可打。
就好比苏定方。
虽有突袭突厥之功,可却是因为劫掠了突厥之事,一直得不到重用。
依着他的功劳,少说也得封个大将军之职,甚至,连爵位至少也得是一位县公吧。
可到了如今。
苏定方也只是一个县男的爵位,更只是一位左卫中郎将。
先不说苏定方了。
在长安的这些将军们,除了程咬金已是到了顶之外。
又有多少个不希望打仗的
只有战争,他们才有官升,有爵可封。
天下太平,可就无法做到封妻荫子了。
谁不想高官厚爵的
可是。
宝座上的李世民,听着苏定方之言,以及诸武将们的附和声之后,心中虽喜,可却又是头疼的不行。
这仗断然是不可能打。
真要边境战事一起,唐国必输的。
此刻。
李世民真心希望。
钟文能在此时回到长安,好解决当下的这个困局。
李世民心中。
从未有过这种迫切的希望。
以前。
李世民还期望着朝堂之上的这些文臣武将们,能帮他解决问题。
可当下,武将们已是派了出去守着边境了。
而这些文臣们,除了在自家闹来闹去,却是不敢与这些诸国使节们论上一个是非来。
更或者,有些人还选择闭口不言,就当这事没发生一样。
至此。
李世民终于是明白,文臣靠不住。
能靠得住的,只有钟文这个在他心目中地位直线上升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