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号,周一,立秋。

    天气稍霁。

    太阳公公稍稍冒了冒泡,也算是驱散了些雨雾。

    约莫九点钟,方年、陆薇语、关秋荷同乘一辆车去往杨浦。

    关总虽然在一些方面花销甚高,但也是有很艰苦朴素的一面。

    不过方年才把车开上小区外面的街道,就知道关总没安好心。

    跟陆薇语一同坐在后排的关秋荷瞥了眼窗外,像是漫不经心地开口“不是说与我有关的事情要到九月份吗”

    “今天只是去开个会。”方年随口解释。

    关秋荷目光一转,又问“什么会议一定要去前沿办公室才能开啊,不能在家里吗”

    接着突突突说了一堆“八月份的天气都不是很好,时不时就下一场大雨,我的鞋子都要废掉了。”

    “家里就很舒服,地方也不比办公室小啊。”

    听着关秋荷嘀嘀咕咕,方年故意道“要不然我专门给你开个鞋款名目,你去买几双无论刮风还是下雨还是下冰雹都能上班的鞋”

    “我就随便一说。”关秋荷才不在这种事情上争辩。

    本身抬杠就比不过。

    方年单手把着方向盘,扬扬手“关总您就放心吧,我没想坑你,今天我也只是去把一些事情的流程定下来,去办公室更方便,公司资料最全面。”

    “只是有可能会议时间会比较长。”

    “因为算是临时发生的事情,就昨天跟温秘提了一嘴。”

    “”

    关秋荷这才把心落到肚子里,一副满不在意的样子道“哎呀,知道了知道了。”

    旁边的陆薇语只是看着戏笑着。

    关秋荷跟方年的日常抬杠和讨价还价,其实还是蛮有趣的。

    这样的工作状态是她在大学时期包括实习期从未想过的。

    很舒服,也是让陆薇语更快转变了自己的角色,现在逐渐能独当一面的原因。

    有时候陆薇语仔细想想,虽然方年看起来只负责提出方向,其它什么都不做,但却能在润物细无声之间,让前沿办公室里的所有人蜕变。

    或许,这就是方年的人格魅力。

    关秋荷对方年说的话,只要不是故意的,是会百分百相信的。

    眨眼已经是两年多的合作关系了,这点默契还是有的。

    虽然关总没有旅游的打算,但好不容易可以休一个较长的假期,她当然是不想被泡汤。

    除非有非她不可又极其重要的事情。

    “”

    抵达丰达大厦楼下时,刚好是9点30分。

    尽管方总现在很少来公司,但踩点这个技术,那是相当厉害的。

    毕竟方总还是个学生,经常性的会踩点到教室,早也不过分钟。

    方年仨还未走进前沿办公室,就听到里面的声响。

    果然,大家伙都到齐了。

    见温叶他们望过来,方年边往自己的工位走,边说“准备准备,今天的会议比较长,也很重要,因为需要的资料多,就在这里开;

    需要用到屏幕分享,提前登录飞传。”

    “”

    大家纷纷应了下来。

    温叶跟谷雨轻车熟路的准备茶话会的必要物品,诸如瓜果零食茶。

    飞传这个目前只在前沿系和当康系内部使用的办公软件,经过不断的迭代,办公用的功能模块那是相当的完善。

    像是常用的工作群、多方网络会议、音视频会议都做得挺好,还有一些其它功能。

    一定程度上的在替代oa系统。

    其次是类似于教学使用的屏幕共享软件局网内单点控制屏幕,多点观看,也做得比市面上的更流畅。

    但方年否决了这个软件的任何商业计划,他的目的不复杂,就只是为了尽可能的内部信息安全化。

    仅仅只给了当康游戏内部使用,每年授权费用500万,多少算那么个意思,毕竟也是女娲实验室内部员工努力的成果。

    不能完全对外免费。

    接过温叶递来的温茶喝了两口,方年目光扫过办公室,各人都已分别落座,平静道“一共是两个事情要说。”

    “第一个事情是关于前沿内部发展小生态与外部大生态以及畅通产业链循环的商议工作。”

    “我先简单介绍一下环境。”

    与往常一样,方年并不拖泥带水,直入主题。

    白粥在刚加入办公室第一天就有体会到这种作风,也就没什么不适应。

    这两天方年也是抽空对之前的一些写写画画做了整理誊写修订。

    主要是加入了一些关键词。

    譬如畅通循环这来源于方年重生之前看到已经施行的145规划及2035远景目标纲要。

    所以方年光是从这些施行的文件上就能站到2035年的远景角度看待当下。

    再加上自有的商业常识基础,方年才能屡屡提出恰好领先的对外发展战略,至于对内的,经常性前瞻十数年。

    接着,方年耐心道“6号上午,白泽实验室陈建业院士亲自跟我汇报了实验室核心工作的进展;

    神龙2号设计工作进展顺利,仅为了配合朱厌实验室稍有延缓实际流片验证时间。”

    稍顿,方年道“其次是保密实验室的实验任务有了突破性进展,虽然是无心插柳般的研究出了仅适用于电脑级cu的指令集架构与微架构体系;

    但这对前沿的多个领域规划有至关重要的推进作用。”

    说到这里,方年望向大家“大家都先说一说,该如何筹备部署下一步的生态计划。”

    听方年说完后,吴伏城率先接过话头“方总,能先说说你对生态的概念吗”

    “是这样,我们站的角度往往没有你那么全面,很可能会有理解偏差,容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旁边温叶深以为然的点头“对对对。”

    白粥“对。”

    他一个经济学博士,懂得可多,连125前瞻性研究都参与过的人,本来是想多说两句,但考虑到上次会议的遭遇,违心的表示了认同。

    方年一眼就看了出来,做了个手势,笑着道“让白粥先说说看。”

    “我”白粥几乎没迟疑,清了清嗓子,“按照通俗的理解,生态是生物学的词语;

    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

    “放到公司发展上,应该是促进内部形成更加良性发展,比如前沿现在的六大实验室的有机融合共同发展”

    “”

    方年不置可否,伸手点了下鼠标,很快各人电脑桌面上都出现了同样的桌面。

    “没做演示文稿,我手打。”

    未几,方年说了句,然后点开一个空白文档,双手飞快的打了几行字。

    方年不喜欢做演示文稿之类的文件,只是把自己手写的资料的部分重点拍了照,有云服务在,随时可以读取。

    几秒钟后,方年打完了字,抬头道“首先呢,我分成了三个模块内部生态、外部生态、产业链循环生态。”

    初次见识这种非人般打字速度的白粥“”

    耳边传来方年不急不缓的声音“这三个模块的核心都把生态拆解成了两个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的重返人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偷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偷名并收藏我的重返人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