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大家族倒戈的现如今,皇帝陛下甚至可以决定士人们如何入学,要学习什么,然后如何毕业,最后如何当官。
    他们从学习开始直到入仕的一系列行动轨迹,全都在皇帝的掌控之中,基本上皇帝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士子们必须要遵从。
    这种被全方位掌控的感觉并不好。
    军事,经济,政治,然后是文化。
    被士人们当做核心利益的文化,终于也沦落到皇帝陛下的手里了。
    士人们所剩下的唯一的优势只有士人出身这个群体概念了。
    因为士人出身,在政治前途上还有希望可以看到,所以不至于全无希望,至少成就高官显贵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虽然再也不能依靠家族出身直接预定一个高官显贵的位置,可至少,还是有优势的。
    皇帝陛下再怎么做也不可能让那些泥腿子踩在士人头上。
    察举依然存在,士人家族依然保留了直接向礼部推荐子弟做官的许可,这大概是他们唯一可以得到的慰藉。
    他们向皇帝确认了,进入太学学习的士人子弟即使没有成功拿到足够的学分,不能毕业,也能走孝廉之路寻求做官之道。
    这让他们大部分人感到宽心,感到放松,因为特权依然在。
    只要特权还在,那就行,那就证明皇帝陛下还是心向士人。
    这一波因为混乱而疯狂涌入太学的士人学子数量实在是很多,而且四大家族也都不断的号召士子们进入太学。
    太学的学生数量一下子增加了那么多,要是都走太学毕业考试的路子做官,士人的身份优势体现在什么地方
    士人们根本不可能和寒门还有黎庶子弟同台竞争的,这是对士人的侮辱。
    被逼无奈和他们一起学习已经非常给面子了好吗
    举孝廉这条路,一定要为士人保留,绝对不能放手,这和施教权还有经典解释权被顶级士族垄断不同,举孝廉是士人阶层的整体利益,每个士人都能受益,一旦被触碰,那整个士人阶层差不多都要爆炸。
    爆炸的程度就绝对不像这一次一样被郭某人巧施计谋献祭桓氏,然后控制的很妥当。
    整个魏国都要爆炸的。
    按照眼下的趋势,公学兴盛而私学颓废已然成为定局。
    而且根据皇帝的圣旨精神和部分小道消息来判断,要不了多久,皇帝陛下就要正式颁布废私学立公学的行政命令。
    皇帝陛下要把教育权完全收归中央,不许地方私人授课讲学,只准中央太学和地方学宫、学校授课讲学。
    天下学子只有在中央太学和地方学宫、学校接受的教育才能被承认,在私人教学设施里接受的教育履历是不被承认的,连学籍都混不到。
    学籍非常重要,有了学籍,才能被承认为官员候补。
    也就是说有了学籍才能被举为孝廉、茂才,若无学籍,就代表你没有受过正统教育,就不行。
    这是皇帝的要求,一定要达成的要求,士人们觉得这倒也没什么不可以。
    反正只要他们的特权还在,一切就还能商量,特权没了,那才是大问题。
    现在不过是入个学,然后混个学籍的事情,上不上课,其实对于家族内部学术实力很强的家族来说意义不大。
    孝廉茂才之路还保持着,那就一切ok,入学就入学。
    所以很快,士人子弟们便不得不进入公学学习,混个学籍,然后才能走孝廉茂才之路了。
    虽然这无伤大雅,但是这对于各家私学来说伤害很大,原本被承认的私学忽然间变得不能被承认了,这多少让一些人很不爽。
    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东汉末年枭雄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御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御炎并收藏东汉末年枭雄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