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现在也的确有点模样,之后他要是更进一步的话,郭鹏打算把他放到关中地区,让他和那群负责开发的官员一起工作。
    收起了郭珺的试卷,郭鹏看向了许靖。
    “本次考试,我这不成器的儿子能排入前十名否”
    “回陛下,可以,二公子的分数足以排入前十,前三都可以,本次考试高分者不多,主要分数层次集中在二百分到二百五十分的层次,二百五十分往上的人不多。”
    许靖回复道。
    “嗯,这次考试毕竟是第一次采取新式考核标准,的确是能审查出一大批死扣五经什么都不关注的书呆子,国朝考核,不能只看五经,其他的什么都不看,这一点很重要。”
    郭鹏总结了一下这次考试的所得,然后询问道“目前为止,最高分数是什么人”
    “回陛下,目前最高分数所得者,是荆州襄阳学子,士子出身的考生,马谡,年二十,总分二百九十一分。”
    “马谡”
    郭鹏略有些吃惊。
    “是,就是那位陛下关注过的在考场上煮饭吃的士子,他的卷子评完之后被拆开糊名才得以被我等知晓,此子,的确是才华横溢,尤其那三篇策论,实在是很好。”
    评断策论的都是当朝高官,是郭魏政权屡屡经受住考验的坚强战士,业务水平过硬,他们的评价自然是相对公正且准确的。
    可见马谡的才华是很实在的。
    而且吧,马谡也的确不是什么纸上谈兵之辈,历任绵竹令、成都令和越嶲郡太守,都做得不错。
    尤其是越嶲郡太守,在那种蛮汉杂居的地方做太守,没点镇压叛乱的本事,的确也干不好太守这个职位。
    马谡应当也有实战经验,但不是正规战场上的战争经验。
    历任中央官职、地方官职,马谡也是得到充分历练的老官僚,领兵作战街亭的时候三十九岁,实在不能说是年轻人,年龄不比王平小。
    诸葛亮选他更多的可以类比孙权选择陆逊对付刘备,而不是赵王选择赵括对付白起。
    只是诸葛亮万万想不到,他期待的这位“陆逊第二”还就偏偏犯了二,在历史的变局前犯二,输掉了国运,贻笑大方。
    不能说马谡能力有问题。
    参谋和统帅本来就不是同一个工作岗位,把参谋当统帅用,难免出问题,真的。
    好的统帅,必须要有一颗大心脏。
    除却这方面的原因,马谡高谈阔论,说的诸葛亮都欣赏不已,觉得他非常对胃口,郭鹏便想起诸葛亮的身上也挂着一个状元的头衔。
    前一个状元,后一个状元,这
    是历史的奇妙之处吗
    是这个已经被自己篡改的面目全非的大时代最后的执著吗
    郭鹏不知道。
    但是他知道,二百九十一分,看来这个马谡不仅基础知识扎实,还很有政治眼光。
    接着,郭鹏又问了问眼下的第二名,得知第二名有点意外,居然是曹操的儿子,曹植,二百八十八分。
    郭鹏笑了笑,觉得这挺有趣的。

章节目录

东汉末年枭雄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御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御炎并收藏东汉末年枭雄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