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几乎所有豪强庄园在当年那场盐铁官营的行动中都留了一手。
    他们秘密的保留了反抗的能力,训练了私兵。
    而且他们也保留了冶铁设备和铁匠匠户。
    盐铁官营行动在明面上获得了成功,可是私下里到底有多少铁器被藏着掖着,有多少冶铁设备和铁匠户被藏着掖着,大家也不知道。
    庄园里的人口数目本来就不在朝廷的统计范围之内,他们藏着掖着朝廷也没办法知道。
    所以这一下子,就给了他们反抗的底气,让他们觉得自己有一战的余力。
    这种事情让贺渊感到不愉快,也让周渠感到不愉快,觉得他们曾经的努力都化作了飞灰,变得好像不存在一样。
    这怎么能行呢
    但是无论怎么说,章武县和南皮县的反抗是被成功扑灭了的,县域内所有豪强都被铲除,一个都没活下来,战果颇丰。
    再把情况扩大到整个渤海郡。
    渤海郡的反抗力度是很强的,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是另一方面,渤海郡的平叛力度也空前强烈。
    当初郭鹏北伐鲜卑的时候,对冀州官场进行了大规模清洗和更新换代,换上了一大群训练营出身和黎庶出身的县令上任。
    他们的上任空前巩固了冀州的基层政权。
    大量民兵参与了平叛行动,成为平叛的主力,在军队没有加入进来的情况下,成功摁住了渤海郡的叛乱。
    这就意味着郭某人深耕多年的基层路线给了他足够的回报。
    即使没有正规军队的参与,这种规模的叛乱还是被乡村制度和民兵制度摁住了。
    虽然监察体系遇到了很大的麻烦,但至少乡村制度和民兵制度没有背叛他。
    受到恩惠的百姓没有背叛他,给他带来了足够的帮助,让军队在还没有来得及作出反应的情况下,得到了机动的时间。
    更有甚者,叛乱已经被镇压了。
    可以说乡村制度和民兵制度的下沉大大缩减了魏帝国的平叛成本。
    所以,这场叛乱的发起者和参与者们愕然发现,他们最大的敌人似乎并不是传说中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强悍的魏军,而是那一群群呐喊着叫嚷着冲过来与他们决一死战的泥腿子民兵们。
    他们在专业退伍士兵的带领下结成相对严谨的军阵,那种在正规军看来吹弹可破的军阵在叛军眼里却有着强大的力量。
    双方交手之后,叛军无不被民兵队伍击溃、击垮。
    实在是叛军没什么战斗意志,也不知道为何而战。
    民兵们却知道自己为何而战,战斗的非常勇猛,有底气。
    叛军主力都是炮灰,根本不愿意为了庄园主们而死。
    临时成军的家伙们打顺风仗是还可以,跟着顺风烧杀抢掠是一点问题没有,但要是稍微遇到一点挫折,立马崩溃。
    这一点,民兵们比他们好多了。
    守护的是家园,身后是亲人,他们的战斗毫不犹豫,勇往直前。
    在较为系统的军队军事技术的训练下,虽然远不如正规军,可是那种程度的叛军,他们丝毫不惧。
    叛军也没有魏军专用的军械,民兵们却有一部分魏军用不掉下放下来的武器。
    专门的军械工厂打造的军械,其好用程度远非叛军使用的那种军械可以相比。
    郭鹏称帝以后,对军械锻造等钢铁产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将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改为大规模工场式的生产。
    军械制造方面则恢复了秦国式的流水线作业法,对钢铁生产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东汉末年枭雄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御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御炎并收藏东汉末年枭雄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