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和荀攸虽然是叔侄,但年纪相仿。
    两个人一起在太学上学。
    一起在颍川学院进修谋略。
    荀彧深知这个侄儿的能力和自己正好互补。
    一直以来,他都想拉拢荀攸加入自己这边的阵营,以弥补自己在策略上的不足。
    今天来找荀攸的目的也只有一个。
    以目前的情况看,只有袁绍和曹操双方知道,这次战斗后真正的影响力。
    而其他人看不清。
    荀彧认为这是一次说服侄儿的机会,道“侄儿,你看到了吧,曹公威震四方,实乃不可多得的明主。”
    荀攸当然能够看出来他的这位叔叔又来劝自己投靠曹操。
    却是笑了“呵呵呵呵。我看到了,看得很清楚。叔父大人,小侄知道您历来临敌智缓,但也因此擅长规划详细的大战略,您难道现在还没有看清楚吗”
    “这。”荀彧就尴尬了。
    虽然他这个侄儿眼睛不好使,但心眼太好使了。
    他也是后来才发现袁绍是故意输的。
    一方面削弱了曹操的兵力,
    一方面让汉献帝看到了曹操的强势。
    显然,荀攸早就看清楚了,
    荀彧深知这个侄儿,和他的谋略完全不同。
    他善于后方长期的大局规划谋略,荀攸则擅长在前方短期的遇敌机变。
    虽然曹操身边也有程昱、刘晔素有机智,但层次就稍微低一些了。
    曹操现在最缺这样的军师。
    忍不住就想,若是荀攸早就投靠过来,肯定能够看穿袁绍的这次计谋。
    “贤侄,实不相瞒,我也是不久前刚刚看清楚。但你也要知道,袁家也只是暂时占据上风,你不要忘记曹公有百官的支持,最后胜负难料。”
    荀攸拱手一礼,“既然叔父这等坦诚,小侄还是那句明白话,谁能挟天子以令诸侯,小侄我就投顺谁。”
    话已经说的很明白。
    荀彧还是不甘心,淡淡道“贤侄,曹公那里有我坐镇,能保你的地位和荣华富贵。你去袁家那里,又有什么晋身之资”
    “你要知道,袁公帐下谋士如云,并且派系林立,有颍川派,有河北帮,有三公子派,有大公子派。还有许攸淳于琼这些老资格的。”
    “这么多派系,袁家实力越大,斗争的越激烈,袁家因此是走不到最后的。”
    “而你一个新人去了绝不会得到重用,反而会被打压。”
    荀攸深知这位叔叔说的是实情,现在袁绍帐下文武分为多个派系,瓜分权利,互相倾轧。
    这番话是在关怀他。
    尊敬一礼,“多谢叔父提点,小侄自有办法。”
    说完转身而去。
    “咦难道你是要去投靠袁谭吗”
    荀彧追了上去,“你慢点走,你什么眼神,看着脚底下,那有沟,别摔了。”
    此刻心急如焚,在他看来,去投靠袁谭,还不如去投靠袁绍。
    毕竟袁绍并不是一个善于规划长期的人,不可能对荀攸言听计从。
    “叔父您别着急,小侄还没有决定到底投靠谁,曹公也是有机会的。”荀攸迈过去那条沟,“希望叔父大人您其他的眼睛,也能这么好用。”
    “是吗呵呵。”荀彧尴尬了。
    曹操凯旋后的第二天。
    随着李傕郭汜死去,西凉军溃散。
    洛阳城解除了封城状态。
    忍饥挨饿的百姓疯狂的出城,散布出去觅食。
    百姓们没有去朝廷乞讨,因为他们亲眼所见,百官也几乎没有饭吃。
    说心寒也心寒,想要活下去,只能靠自己。
    如今曹操驻扎在洛阳东,袁绍驻扎在洛阳北。
    杨奉的白波军驻扎在洛阳西。
    朝廷的军队控制着洛阳城防。
    其实洛阳也已经很残破,年久失修,加上当初的大火,城墙多出坍塌,已经不是一个有守备力的城。
    曹操和袁绍都有把握消灭杨奉还有朝廷的军队。
    但都不想对方渔翁得利。
    此刻朝廷加杨奉、曹操、袁绍,三方处于一定的僵持阶段。
    日上三竿的时候。
    司徒王允、太傅马日磾、太尉杨彪,这三位百官中最有地位的人,来到皇宫求见皇帝。
    “陛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带着百货大楼回三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南山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南山兄并收藏带着百货大楼回三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