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一系列的变故还没有传到汴京。
    对于赵榛来说,当前需要处理的事情还是太多。
    最重要的事情,便是赵榛的登基仪式。
    在百官的百般催促下,赵榛的厚着脸皮下,勉强答应了,时间也随之敲定了。
    时间敲定之后,便是年号商榷,按照规矩,由尚书省礼部拟定三个年号,交给当朝的皇帝,然后由皇帝从三个年号中选一个最顺眼的,那便是新年号的诞生。
    但问题是,三个年号,赵榛看着都不顺眼。
    天佑,隆庆,嘉定。
    都含有祈福保佑,国泰民安之意。
    可是国泰民安了么最起码在打趴下金人之前,国是泰不了的,民也安不了。
    此时正是号召整个大宋的子民和金人对撸到底的时候,起一个国泰民安的年号,那只能让南方的那些士子们安于现状的享受美好的生活。
    或许有人觉得,年号不过是个名字,无所谓的事情,这三个年号随便选一个都不影响大菊。
    但是但是赵榛觉得,名字或者名号肯定很重要,不能就这么糊弄过去了。
    就比如,我老婆给我生个儿子,总不能让我儿子跟我老婆前男友的姓吧。
    我儿子也不能起翠花,红霞,甜甜之类的女性名吧。
    所以,年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所以,赵榛一拍桌子,很认真的对下方的礼部侍郎说道。“这三个都不行。”
    “那微臣再汇同其余同僚重新拟定。”礼部侍郎也没有争辩什么,小心翼翼准备重新开工想年号。
    赵榛也不知道,不就是考虑三个年号名呢,为什么还要搞的这么复杂。
    让他们重新拟定,怕是也得不到想要的结果,无非就是再改个象征祥瑞的年号,换汤不换药。
    “不用重新拟定了,朕来定就行了。”
    皇帝要亲自定年号这可真是一个稀奇的事情,哪怕是向来喜欢装逼的赵佶,在年号的问题上还是交由礼部负责的,主要是年号也就两到四个字,祥瑞一点的词翻来覆去就那么几种,对于赵佶这个大文豪来说,没有发挥文采和装逼的价值。
    但新皇帝似乎很有兴趣自己定年号,就怕他这般年轻,没有相应的才华吧。
    “就叫平胡吧。”赵榛砸吧着嘴说道,宋代的皇帝还是有一朝多改年号的习惯,当前的小目标是干翻金人,其他的都是小事。
    起个平胡的年号,也算定下的誓言。
    但这样的年号,足以让所有的大臣炸锅。
    平胡
    大臣们听后都是一愣。
    投降派们听到后,心里都是骂骂咧咧的,平胡还平胡平你奶奶个嘴儿。
    你说你随便起个年号,就算难听点,他们也认了。
    但这以平胡为号,不是找死么
    大宋的最大威胁就是大金。
    大金的主宰是女真人,的确是外族。
    咱们在自己国家里吹吹牛逼,骂他们是胡人,蛮夷也就罢了。
    放在官面之上给金人看,起个什么平胡的年号,那就像大街上招手的小姐想着被草。
    人家小姐被草,还是可以赚钱的。
    咱们这把金人招来了,被草可就白嫖了。
    这么嘲讽的年号,投降派们一个个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北宋不南渡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那日十月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那日十月十并收藏北宋不南渡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