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河东还是陕西,所爆发的战争,对于整个宋金局势来说,影响并不算特别大。
    对于赵榛的宋廷来说,已经将破局点完全压在了率军迎击金国东路军的岳飞身上。
    东路军和岳飞部的战役才是大宋赌上一切的国运之战
    新近重组的中央禁军,几乎被岳飞抽调一空。
    岳飞深知,刚刚组建的中央禁军,在训练不到一个月的情况下,作战能力或许还达不到应有的高度。
    战斗力不足,那就用兵力来凑,这一次不仅仅要打赢,并且还需要速战速决。
    所以哪怕京城中有他的妻儿,还有必须保护的国君,他只能狠心将全部的军力抽调出来。
    或许会因此有人说三道四,但已经无法顾及这么多了。
    踏白军被派出打探索敌,一日二十报的向岳飞告知最新的军情。
    具体的作战计划还没有定下来,也不能这么早的定下来。
    战争瞬息万变,统帅要根据敌人的状态,战争的走向,双方的优劣势和最新的战略情报汇总后才能制定出最佳的作战方案。
    生搬硬套的执行纸上谈兵的计划策略,只能被现实教训的体无完肤。
    在赵榛得位以前的大宋就是如此。
    以前的大宋军政在每次打仗之前,朝廷的文官都会制定好详细的作战计划,下发给统兵的将领。
    将领只需要按部就班的执行文案上的计划就行了,打赢了,文官心情好会分些功劳出来,打输了也没事,宋廷对于战败将领的追责一向十分宽容。
    但如果你不按文官的计划来执行那怕是麻烦大了,就算是打赢了也会被文官忌惮,兴许有要不了几天就得被吹毛求疵般的找个理由给弄下来。
    所以,哪怕是武官能力很强,也不敢随意的放飞自我。
    然而战争的局面哪有可能总是按照理想的计划下去发展,统帅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这是大宋总是在至关重要的战役中被打的娇喘连连的主要原因。
    不过,这一切在赵榛上台后就得以改变。
    几次战役,赵榛都充分阻止了文官们的指手画脚。
    岳飞也得以施展拳脚。
    岳飞也感叹,若还像以前一样,以文官来制约武官发挥才能。
    那么当时的汴东之战根本不可能有那样的胜利。
    三天的行军,已经近了曹县的地界。
    而在那远方传来的军报也让岳飞意识到双方的距离已经近在咫尺。
    二百里的距离,快的话,两军在三天内便可以第一次接战。
    大战已经即将到来,所有的出征将领无不紧绷神经。
    “完颜娄室正在围攻开德府,探查到我们之后,便弃了开德府,向我们这边移动。”踏白军统制扈成将最新的军情递交给岳飞。
    大帐之中,众多将领都都围着中间的行军地图。
    山川,府治,甚至连矿藏都有标注。
    大名府在黄河以北,当赵桓的旨意下达,东路军南下之后没有任何抵抗的投降了。
    但开德府在黄河以南,并非赵桓割给金人的土地,东路军抵达开德之后,知府按照常规程序向汴京求援。
    同时以城中乡兵守城,抵挡东路军的进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北宋不南渡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那日十月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那日十月十并收藏北宋不南渡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