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下午,荀贞和曹操在山阳与鲁、沛交界之处相见。
    两人都按照约定,只带了百骑随从。
    留下从骑,荀贞、曹操各带了两人上前。
    待至近处,两人照面,荀贞往曹操身侧看去,见他带的两人俱勇壮猛士,遂笑问道“孟德,闻卿左右有字文侯者,素以勇名,常统带卿之卫士,此二君中可有此人耶”
    曹操笑指身左,说道“此即文侯。”
    文侯,便是丁斐。
    荀贞打眼细看,赞道“果然虎臣。”
    荀贞打量曹操左右时,曹操也在观察荀贞的左右。荀贞带的是辛瑷、典韦,这两个人,曹操都认得,他笑对辛瑷说道“玉郎,一别数年,君仍仪表风流,竟丝毫不见有受戎马之染。”又对典韦说道,“较之前此相见,君的体围可是又见增了愈显雄壮。”
    典韦本就体貌魁伟,跟了荀贞后,因肩负着典卫之责,日常练力不辍,每天食肉数斤,那身材自是更加的膀大腰圆了。
    见曹操如此亲近,辛瑷、典韦便也与之应答,各说了几句。
    话过寒暄,曹操叹道“贞之,逝者如斯夫,离你我上次见面,不觉已经好几年过去了。时势有变,而幸在你我人犹未变。”
    荀贞坐骑马上,拽着缰绳,笑道“卿善文辞,是有感乎可有佳作,贞请赏读。”
    曹操有着政治家、军事家的雄才大略,同时又有着诗人、文学家的敏感,两者完美地统一在了他的身上,只是此时此刻,面临兖州的危局,当着昔日的知交、今下最大的敌人荀贞,他却是无有吟诗作赋的兴致。
    他佯笑说道“所谓善文辞者,操徒有虚名罢了,卿只月明星稀一章,便就已胜操十分。贞之,卿的这首四言,自闻至今,我常吟诵,每次吟诵,总有所感。”
    荀贞心道“这本就是你写的,你吟诵时当然会有所感了。”
    短歌行的正主在此,荀贞也不好意思在这个话题上多聊,於是转开话题,回忆旧事,从伐黄巾时与曹操的初见,说到讨董时与曹操、孙坚的并力进战,又提到曹操送给他的那个鞶囊,示意曹操往自己的腰间看,笑道“卿昔日赠我之此鞶囊已然旧矣可有新的再赠我么”
    曹操倒是没有想到荀贞还用着这个鞶囊,心中难免有点感动,不过他很快就克制住了这种情感的不自觉流露,下意识地握住了佩剑的剑柄,笑道“卿既有求,吾岂敢吝啬今日来与卿相见,未带这般物事,待我回到营中,便遣人送一个新的给卿,可好”
    “那是再好不过了。”
    曹操、荀贞带的从骑各在百步外,都很紧张,没有人下马,俱握弓矢。
    曹操、荀贞心知,不可久谈,否则从骑中万一有谁因为紧张,或者乱放了箭矢,或者没有控住坐骑,使战马前趋,就极有可能会导致一场乱战出现。
    因是,叙了会儿话之后,曹操抬头看了下天,然后对荀贞笑道“与卿久别,许多话想与卿说,似乎才与卿见了片刻,却是不知不觉,日色已经西移,还有很多想说的,没有对卿说。不如这样,贞之,等此战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三国之最风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赵子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赵子曰并收藏三国之最风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