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这些地契,乔明渊心情格外复杂。
    当初想读书,很大程度就是被乔老爷子影响的,想着将来中了举之后能让乔家人免了田税。那时候眼界不高,但也知道中了举之后能庇护全村,做下河村最大的地主老爷。跟着卫轻轩学了这么多年,他的眼界提上去了,心思跟着也变了,他觉得自己在成为下河村最大的地主的目标上,还可以更雄伟一点,比如庇护一方百姓
    乔明渊的手轻轻点着地契“祖爷,就算是两成租子也不少,而且投佃过来,地都成了我名下的东西,族里人没意见”
    “能吃饱穿暖,谁会有意见”乔族长摇头。
    这些地契里面有三十亩就是他家的,他平心而论,每年少两成的租子真的能省下来很多,折合成银钱都能给家里添好几样物品了。
    他想了想,又带了几分试探的补充“再说,明渊你是大家伙儿从小看着长大的,你的人品大伙儿信得过,地契挂在你名下,你还真能给大家吞了不成”
    是不会要。
    乔明渊心里清楚,但他觉得此时不妥。
    “祖爷,我是什么人大家清楚,可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今年才二十,以后我还有子子孙孙,我不能保证以后子孙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按照大盛的律令,地契写了谁的名字就是谁的,将来若我不肖子孙犯浑,我在地下连管都管不着,又当如何”乔明渊想了想,便道“能庇护父老乡亲,让大家少些蹉跎,我挺愿意,不过我这人就怕麻烦。”
    话已至此,乔族长知道他心里的顾虑了。
    他提议“如若不然,你写个收据给大家伙儿”
    “朝廷只认地契。”乔明渊道。
    乔族长回他“朝廷有朝廷的律法,家族有家族的条款,若将来你的子孙不认收据,朝廷律法管不到的,家族条款总能约束一二。再说,你这些担心都多余,你和绾绾都是不错的孩子,将来你们的后代还能成个逆子”
    话说到这个份上,再推脱就显得不近人情,旁人也会说他发达了就忘了乡里。
    乔明渊想了想“既然祖爷觉得这样好,那就这样处理吧。不过,祖爷知道我家里的情况,绾绾做着买卖我有朝廷的廪食,不缺乡亲们的这口粮食。我这次在通山书院求学,倒也涨了一些见识,听人说通山书院以前就只是一个族学而已,我想着要惠及乡里,免口粮食未免短见,帮扶乡亲们也不能靠我一人之力,他们也得自己立起来。”
    乔族长竖着耳朵听。
    乔明渊将自己的意思细细说了。
    地可以挂靠在他的名下,这样一来大家少交田税,一年能省下不少口粮。但租子不能不交,就按照乔族长说的,收两成租子。
    只是这些租子他不要,他提议交给乔家人打理,每年收了租子换成银钱,这些银钱交给族里,由族里办个族学,请几个靠谱的夫子来教授,族里有适龄的孩童就送到族学来,哪怕将来考不上举人秀才,识几个字也多条出路,不必再辛辛苦苦的地里刨食还落个食不果腹的下场。
    这个提议让乔族长很心动。
    乔明渊说得没错,谁也不能帮谁一辈子,最重要是自己得立起来。
    眼下各家各户不是不想让家里的子孙念书,而是没有这个余钱,如果族里能兴办族学,说不定将来还能多出几个举人
    送走了乔族长后,乔明渊回到东厢房,慕绾绾正蹲在地上将他行李箱和考箱里的东西一一收拾出来。脏衣服堆一边清洗,笔墨纸砚都归置到书房,将所有东西都安排妥当后,她才得了空跟乔明渊说话。
    乔明渊坐在桌边,漫不经心敲着桌子,有些忐忑的瞧着她,将方才跟乔族长商量的事情说给慕绾绾听。
    “我是这样想的,以后咱们的路还很长,若不让家族立起来,难免鸡毛蒜皮的小事都找到头上,没来由多操许多心。事先没跟你商量清楚,你会不会怪我”
    做地主夫人,吃穿不愁,大概是每个女人都想过的日子,他就这么拒了,真怕她不高兴。
    慕绾绾闻言一愣“收租子的钱很多”
    “不多,也不少吧。”乔明渊道。
    慕绾绾细细想了一番,又道“你这样做其实挺好,你想想,每次乡试朝廷取多少举人,若每个举人名下都有几百亩田地,朝廷一年要少多少田税户部那边总是收不上田税,日子久了,国库不得空虚虽说商税高些可以补进来,但长久以往迟早要分崩离析,这是祸患事。现在朝廷不管,以后铁定要管,将来多半举人的日子不会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养个权相做夫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七纬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七纬并收藏养个权相做夫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