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每个小院共用一个灶台和一个茅房、一个杂物间,另外为了洗澡方便,还专门搭建了一间静室。

    等屋子修起来,刚买回来的一百二十个奴仆都不敢相信,这么好的房子是给他们住的。

    他们卖身之前家里住的房子大多是偏屋漏瓦,敞亮的房子少之又少。

    盖了房子之后,又花费了十来天,围绕着马场主周围修建了栅栏。原先马场的栅栏也有,不过不够高,年代久远之后也破旧不堪,索性全部推翻重新修建。

    这些只是基础工程,做完了这些,还专门修建了马儿的饲养栏。

    慕绾绾的目标是要做西北最大的马场,饲养栏专门划出来很大一块地,估摸着能养上万匹马儿。搭建这些房子都容易,剩下的才是真正的大工程。

    养马是得精心伺候着,箕陵城有明兰河,明兰河流过马场,然而却不好依着明兰河搭建马棚,毕竟到了雨季之后,从嘉裕山下来的水量很大,极有可能淹没了这些马棚,慕绾绾要做的是将明兰河的水流引到适当的位置,这样一来,饲养马儿也不需要大量的人力去挑水。另外,慕绾绾是一个受到现代化教育的人,比起古人简单饲养来说,她更多考虑的是生态共生系统。

    除了养马,还得有些别的一块儿琢磨。

    生态立体,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慕绾绾甚至还想到了几百年之后的草原沙漠化,河流周围的水土流失问题,能规避的都要规避。

    等等都是需要策划的,等忙完了马场的诸多事宜,已经七月了。

    马场此时完全焕然一新,箕陵城的人走过那附近,都不敢相信曾经的马场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如今走到马场周围,肉眼可见一片青草绿绿的,穿着统一服装的人来来去去,不是在播种材料就是在饮水灌溉,人人都有事情做,一派忙碌的模样。

    当然,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永远是那些跑来跑去的马儿。

    慕绾绾花了大价钱,从各地搜罗回来一批小马仔,另外,还有不少能生崽子的母马和种马。马场不可能一下规模就变得很大,如今马场不过只有成年马匹一百多匹,小马驹二百来匹而已。那些还揣着崽子的就更少,马场里一共一百二十人养着这些马,基本是人人看顾个两三匹马,还不算很吃力。

    除了这些之外,马场还养了很多牧羊犬,这些牧羊犬也有人看顾,平时没事就在马场跑来跑去,专门预防着不速之客的来临。

    不速之客当然是那些凶禽猛兽,还有一些看不清形势的偷窃贼。

    一切都准备上了正道,为了这个马场,慕绾绾又投入了大笔大笔的银子,而且这个回程周期很长,专门都要一两年之后才能回本。

    但慕绾绾不担心,对她来说,只要能挣钱,不用着眼于眼前的利益,长远和将来才最有利可图。

    另一方面,她箕陵城的买卖也从不放松。

    丝绸之路因她而起,很多从安息、大宛、大月氏等来的商队都只认她一家的名号,很多东西愿意多花一些钱也要从她这儿买。当然,卖给她的东西永远也是最好最便宜的,慕绾绾有了自己的商队,那些采买的玉石很快就变成了精美的饰品,再通过明兰河运送到内地去消瘦。

    同时,来自中原的美源化妆品也经过明兰河来到箕陵城。

    这曾经风靡平遥府的化妆品很快也俘获了箕陵城和陈明关内外妇人们的心,谁家没有一瓶都不好意思跟人聊天一样。

    这些都让慕绾绾赚了个盆满钵满。

    当然,最赚钱的还是她的民生票号。

    开个票号,管是进出营收的起落就能让她大赚一笔,不过一年,慕绾绾的财富已经眼见着成倍增长。如今乔家人个个外表不显山不漏水,实则站出来都是数一数二的富翁。

    乔松柏、乔松禄两兄弟怎么都没想到,他们当初吃不饱穿不暖,如今竟有腰缠万贯的一天。

    两人夜里睡下去想起自己家中的银钱,都得咋舌。

    说起来,当初他们只要腰包里有十两银子都觉得是天下第一美梦,如今的财富却是成千上万个十两。乔松柏有一天晚上暗暗盘算了一番资产,惊觉自己竟然握着三十万两银子在手上,整个人都不好了。

章节目录

养个权相做夫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七纬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七纬并收藏养个权相做夫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