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明渊跟慕绾绾坐下来盘点了一番,才发现如今乔家人已经十分兴盛,从乔松岳这一辈开始算,他们家五个人口,乔松柏家算上女婿外甥七个,乔松禄家五个,乔松月家七个,乔明鹭家三个,一家子已快三十人,坐下来得三桌。要是乔明景、高斌他们一道加入,人口更是不得了。

    光高斌家就有七个,乔明景成婚晚一些,膝下才两个孩子,一儿一女,但队伍已经非常庞大了。

    “对了说到这个,”慕绾绾跟乔明渊说“明慧已经十六了,还没给定人家,我打算跟大姑提一提,好好替她相看相看。你觉得呢”

    “明慧自己有中意的吗”乔明渊问。

    “没有。”慕绾绾说“你也知道,明慧那丫头打小受过不少磨难,她懂事体贴,后来跟着大姑嫁到谢家,生怕给大姑添麻烦,她自己不会主动提的。大姑跟我说了两三次,我先前也在想给明慧找个什么样的人家,总要门当户对才好。”

    乔明渊想了想,片刻说“我瞧着东陵县令傅宿人还不错,踏实可靠,今年二十有三,听说还未娶妻,你寻个人去看看。”

    “好。”慕绾绾应答下来。

    东陵县是箕陵府下的一个县城之一,东陵县令是今年的三榜进士出身,刚上任没多久。前阵子来赴任的时候到乔明渊跟前来报道,两人谈过两盏茶功夫,乔明渊对他印象很好,记忆里是个踏实肯干的年轻人。乔明渊自己考过科举,知道专心读书的人在傅宿这个年纪成家的少。

    慕绾绾使人去打听,结果回了话,傅宿果真还未娶妻,连个订婚的对象都没。

    傅宿的出身比乔家要好些,他家本是昌平府的一个商户之家,生意做得不算大,在当地算富足,傅宿当上县令之后,举家来了东陵县。

    因为傅宿醉心于读书,一直没定亲,当上了官了该考虑终生大事,这不一直忙碌着,还没来得及安顿。

    如今两家结亲,事先都讲究通个气,免得丢脸。

    慕绾绾将看好傅宿的事情跟谢霄云和乔松月提了,乔松月听说那人是个年轻进士刚做县令,光这个出身她就挺满意的。

    谢家没人做官,她不指望女儿能嫁到大官贵族家里去,那样男人免不得三妻四妾,像这样的县令官阶正好,既是官家,又不会有太过复杂的门庭。更何况只要是县令官,总有乔明渊压着,乔明渊做人家上司,人家就不敢对他的妹子不好。

    动了心,乔松月使了媒婆上门去探口风。

    傅家听说是巡抚大人的堂妹,一开始没忙着答应,悄悄问了乔明慧的品行如何,听说是个懂事体贴的姑娘,才毫不犹豫的应了这门婚事。

    听说这茬乔明渊还不高兴,觉得他看上了人家,人家竟看不上乔明慧。

    他护短,直说傅宿不识抬举。

    慕绾绾劝道“这样恰好说明傅家不是看人下菜碟的,他们家娶媳妇,注重的是人品内在,不攀附高门富贵,这样的人家务实又有家风,依我看来是个好人家,明慧嫁过去日子不会差的。”

    乔明渊想想也是,这才没意见。

    谢家跟傅家很快定了姻亲,择日迎娶。

    这么一折腾,天启十六年的新年就快来了。

    从腊八节那天爆发出小圆子和小丸子险些被毒死的事情,之后乔明渊和慕绾绾的眼睛一直盯着秋容和秋华。到了腊月二十三这天,机会来了。

    乔明渊晨起就收到了信,来自京城。

    送信的人来时,秋容正蹲在墙角洗毡子,竖着耳朵听了个大概。

    慕绾绾问“谁写的”

    “不是岳父,就是恩师。”乔明渊说。

    秋容当即上了心。

    她们来乔家就是为了盯着乔明渊,从乔明渊手里套取有用的东西。能有什么比京城往来的信件更有价值要是能拿到那信,知道这些大官老爷都在交流什么,送回主家去她们还能有点活路。两人在乔家做了一个月的苦力活,真熬不住了。

    这时候两人已经觉得与其这样累死,还不如回主家被卖掉的好。

    至少她们模样不差,就算卖到秦楼楚馆里去至少也能混个头牌,躺着来钱是折损尊严,再待乔家她们连命都要丢了。

    秋容寻了机会看着乔明渊回了书房,在窗户外看乔明渊读完了信,将信塞到了书柜的抽屉里。

    入了夜,她和秋华一人盯梢,一人偷溜进了书房。

章节目录

养个权相做夫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七纬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七纬并收藏养个权相做夫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