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他的手道。
    “不必悲伤,我得妈祖娘娘保佑,能够活多这几年,值了”孙承宗轻声道。
    大家不由大奇,怎么孙承宗得得妈祖娘娘保佑,活多这几年
    孙承宗说道“一月前,我去苏州视察,进了姑苏城外寒山寺烧香,那里的住持释净真有大德行,见了我,就劝我激流勇退,入庙修行,可得百年寿”
    “他说我早就该死了,几年前就应该死了,但外来的力量干扰了我的命数,导致我活多几年,但世事公道,欠人的终要还的,想要脱离苦海,唯有入庙修行方可解此厄”孙承宗说出一桩奇事来。
    大家猛醒,孙承宗被崇祯解聘之后,一直赋闲在家,应颜常武延请,不嫌台湾庙小,赴台管政,而他的家乡高阳,于崇祯十一年被清军攻陷,孙承宗的多个子孙死难
    如果孙承宗还在高阳,应该难以避祸。
    那位释净真有大法力,能够看出此事。
    颜常武勉强道“我命由我不由天,先生当自强,再助我十年,大明将如东南府兴旺”
    孙承宗摇头道“我历经万历、天启、崇祯、永明四朝,活得够久了,不能再助领袖十年了”
    “我在台湾时是最快乐的时光,做的是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事情,此生无憾”孙承宗脸上浮出笑容道“可惜,再也不能见到领袖光复河山,剿除北虏和顺逆”
    他转向儿孙们道“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哗啦”一声,儿孙们都跪下来了。
    古人重传承,孙承宗叮嘱颜常武道“我家子孙,请领袖看顾”
    颜常武的眼泪也都流下来了,郑重说道“孙家后代,将与国同休”
    他一句话就定下了孙家的未来,孙承宗道“快不快谢谢领袖”
    孙家子孙连忙向颜常武致谢。
    是夜三更,一代奇人,大明帝师孙承宗归天
    颜常武在国公府内,听得消息连夜报来,不由得披衣坐起,直到天明
    想起孙承宗对他的帮助,是他给东南府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再牛的大明人才,都敌不过他的一句话“老夫尚且在东南府,尔等何不速归东南府”
    于是,大明人才滚滚而来。
    不在古代,不知道古代“士农工商”各等级距离是壁垒森严,颜常武一个海贼头,被人严重地看不起
    但孙承宗力撑之下,为他收拾了无数的人心。
    可惜先生已去,再不能助他了
    孙承宗死后极尽哀荣,被追封“镇海公”,国公爵位,世袭罔替,是东南府建立以来,头一个送出的勋贵爵位。
    除此之外,他还被追赠“太师”,谥号“文正”
    太师是三公之一,向不轻授,谥号“文正”更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
    司马光认为文是道德博闻,正是靖共其位,是文人道德的极至。
    明朝之年,得“文正”谥号者不过是李东阳、谢迁、倪元璐而已,现在又加多了一个孙承宗。
    李东阳、谢迁为弘治、正德名臣,时人将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人与永乐、洪熙、宣德朝名臣“三杨”相比,称“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
    明武宗的时候,大学士李东阳要死了,大学士杨一清来看他,见李东阳为谥号担忧,杨一清就向他表示,他死后给他文正的谥号。垂死的李东阳竟在床上向杨一清磕起头来。可见“文正”在士人心中的地位。
    倪元璐为明末名臣、书法家,李自成农民军攻陷北京时自缢殉节,全君臣之义,彰显气节,被南明朱由产追赠为“文正”。
    孙承宗的待遇是颜常武为他极力争取而来,甚至顾不上这边文正那边勋贵的双重待遇。
    越是给予孙承宗的礼遇,越是显示他的重要,承宗卒如折东南府一角,颜常武心中恨极,不顾一切,发动了对明朝王爷们的反击战

章节目录

大明之雄霸海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比萨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比萨饼并收藏大明之雄霸海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