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他准时醒来,本想不告而别,仙踪远去,那些剩余的酒精就当是收钱了,而他这两天的吃喝,于家好酒好肉的招待,他也不好意思再收钱。
    不过转念一想,还是观察一下小姑娘的恢复状况,若是出了什么岔子,小姑娘成了瘸子,他也于心不安,顺便再蹭一顿早饭吧。
    他去了坡上晨练,先热身,活动全身筋骨,练几遍基本拳术和武器,再搬石头练力气,这是习武之人每天的必修课,练完之后,又练习自己领悟的内修太极。
    他的内修太极还只是一个雏形,练得很慢,缓缓运劲,动作非常缓慢,配合内修发劲,仔细的揣摩其中感觉。
    不过他练得慢,却有意外的感悟,在缓慢之中,体会到一种轻柔的韵律。
    这种轻柔不是柔弱,而是柔中带劲,就像一条筋弦,看似很柔,一用劲,筋弦绷紧,柔而转刚,蕴含一股刚猛的劲力。
    他此刻的感受就是,自己的脊柱和四肢筋骨,就像一张大弓,皮肉就是缠在弓上的筋弦,缓缓运劲,犹如开弓拉弦,柔韧化刚。
    “刚与柔,这也是一对阴阳,内外合一,刚柔混成,拳术出神入化,武典曰已臻化境。莫非拳术的出神入化,就是指的这种感觉”
    他想到了武典的描述,拳术有上中下三层成境界,下层是外劲,中层是内劲,上层是化劲。
    外劲就是外家,指身躯肢体,下三品主练外家,内劲就是内修,从中三品开始,由外而内,循序渐进。
    至于化劲,他以前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现在才有体会,乃是运劲的韵律,内劲与外劲协调配合,刚柔兼济,随意变化,劲力练到这样的程度,运劲柔韧,动作悠然,自然而然就有一种韵律,这种韵律就是出神,肢体动作练出了神意。
    他闭上眼,仔细的体会这种韵律,动作看似缓慢软绵,却暗含神意,越练越有感觉,顺应着这股感觉,身姿舒展,拳术随意变化。
    练了半个时辰,他才停下来,睁开眼,仔细的冥思心得。
    片刻后,见村里炊烟袅袅,开始做早饭了,他也停滞了思绪,小跑着下坡去了。
    这会儿,余家院子正是一阵热闹,三儿刚才起床,腿已经完全好了,丝毫不痛,甚至都能灵活自如的小跑了,仿佛痊愈如初。
    并且听三儿说,昨晚动刀的时候,完全睡着了,丝毫不痛,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今早醒来,就感觉可以下床走路了。
    众人闻言,皆是连连称奇。
    见到张闲回来,众人赶紧拜谢,这位昆仑上的逍遥道长,真是救苦救难的活神仙啊。
    张闲看着小姑娘好了,也挺开心,让小姑娘坐下,他解开药布检查一下具体情况。
    然而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连他自己都惊了个呆,小姑娘不但全好了,甚至连伤口也愈合了
    这是怎么回事儿这伤口至少也得恢复五六几天吧,但只过了一夜,居然都愈合了,这好得也太快了吧他心里忍不住发愣,莫非是深度睡眠,增强了自愈机能
    于家人见到这一幕,倒是觉得理所当然,一个劲的称赞“道长真是妙手回春,道行高深,法力无边”
    “呵呵”
    张闲淡然一笑,脸上不动神色,颇有几分高人的气度,心里却汗颜,但遇到这种情况,他可没说出来,只是笑而不语,既不承认也不否认,算是默认了就是自己的医术高明。
    “伤口已经愈合,我把药线拆了,换一下药布,再调养两三天,才算痊愈。”
    他一边说着,一边拿出酒精和小刀,拆了缝合伤口的药线,换上金疮药,小心的包扎好,这毒疮算是彻底治完了。
    “于施主,用过早饭,我就离开了,多谢这三天的款待。”张闲行了一礼,以示拜谢。
    于家人一听,知道仙人要走了,于家大哥连忙拿出一锭银子,说道“多谢道长为我家三儿治毒疮,咱们这么家穷,也没太多钱,这一两银子,就当给道长做盘缠了。”
    张闲心里感慨,普通人家的淳朴,这一两银子对普通人家来说,可不是小钱,足足一千文,要知道十文钱就可以买一只烧鸡,相当于一百只烧鸡了。
    他摆了摆手,说道“于施主客气了,这些剩余的酒药,就当是医费了,无须再给钱了。”
    “这这怎么行呢。”于家人有些不好意思,生怕对仙人不敬。
    “呵呵。”张闲淡然一笑,抖了抖衣袖,颇有几分高人风范,说道“我辈修行之人,不欠因果,不多收,亦不少收,这些酒药足以。”
    听闻了这话,于家人感激不已,只得再次行礼拜谢,这位昆仑道长年纪轻轻的,却是真正的得道高人,不但道行高深,医术神奇,还丝毫不贪钱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玉京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掩耳盗铃01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掩耳盗铃01并收藏玉京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