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生产的原料,很复杂,除了固体原料以外,气体,液体也不少。教育版套装,本来就产量就小,再自己去搞原料配套,就更不可能了。
    只有几家军工企业,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但他们的决策过程十分缓慢,还在论证过程当中。
    “原料他们本地没有,难道就不能进口吗”
    “有本事搞到外汇的厂家,至于做这么小的生意吗有那时间,直接倒腾外汇不就得了”
    “这倒也是。”
    人群中一片附和。其实这些记者们都不是很清楚。当产量小到一定程度,为这条生产线而配备的附属设施,例如管道,防尘设置,在成本里就无法忽视了。
    这也是大家对这种生产线,不太感兴趣的原因。
    “不过可以换个角度来看,他们拿不到,我们可以啊这里是冰城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是吗说说看”
    一群人围了过来。
    “我们不直接生产ed,而是参考光电科研的做法。只是生产外延片就可以了。然后把这些外延片交给外围厂家去做后续加工,这样他们就不需要考虑原料的事情。
    如果这些还不行,我们也可以加工到芯片这个阶段。他们只要负责封装就好了。”
    李记者打这个主意也是很久了。
    冰城有上游的原料,又有相应的技术,天然的就有了进军ed产业的温床。只不过这个主意虽然成本不高,但也不是个人玩家可以玩得起。
    现在市里给了贷款政策。机会就这样来到了面前。
    “这样做,恐怕你得交那个什么技术授权费吧。”
    屋里有人觉察出不妥。光电科研把控了上流的专用设备,想买自动化设备,最后还是要找回光电科研。
    “不用我调查过了。用他们外销的那个教学版设备就可以。他们的所谓批量生产型,要明年才能量产,他们自己用的,实际跟这个教学版区别不算太大。
    而且,这个设备非常便宜,我们完全可以一次就多买几套。蚂蚁啃死大象”
    李记者做的功夫很到位。教学版套装里包括的cvd,是实际量产型号的精简版,但两者并没有本质不同,虽然操作上麻烦了一些。而大批量生产型号的cvd,还遥遥无期。
    在这个时候进军外延片生产,正是时候。
    软件的版权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以至于教育版这个概念,居然是在ed设备领域先传出来,后被传入了软件领域。这段奇怪的经历,也成了困扰后世历史学家的谜团之一。
    “好好主意算我一个”
    很快的,几个有心人就达成了合作共识,一个由记者下海创业,成立的ed芯片巨头,就这样成立了。
    高科技的利润率,只有毒品可以抗衡。有人做出了榜样,又做出了成果,很快的,这块市场,被此时冰城活跃的民间资本盯上了。
    在冰城,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了一批大大小小的ed公司。
    这些公司,野蛮生长,横冲直撞,给了光电科研找了不少麻烦。
    他们生产出的产品,没有对光电造成很大冲击,毕竟光电也没有在零售市场发力。但他们跟光电抢原料
    要不是光电和几个工大关联企业有点香火情,他们的大屏,被影响也说不一定。
    在这种情况下。冰城很快出现了一批以对缝为生的二道贩子。
    这批人什么都炒,例如蓝宝石原料,外延片,ed芯片方片,还有最终产品。反正这些东西,不论哪个环节,在市场上都是紧俏货。

章节目录

重生之北国科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冰城之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冰城之光并收藏重生之北国科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