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肃典、夏完淳切实地执行着吴争的命令。
    只围不攻,准确地说,只佯攻不强攻。
    这使得苏州城内守军,不知道城外明军的底细,也就不敢轻易出城应战了。
    苏州城的守军兵力不多,仅二万八千人。
    这不多是相对的,譬如说与吴争进行此战,调动的总兵力而言。
    但对于一个大城、坚城而言,二万八千人,已经足以抵御十万大军攻城了。
    三月十三日傍晚。
    吴争率部与钱肃典、夏完淳会师。
    这是吴争第一次见到夏完淳。
    看着这个比自己还小两岁的少年,吴争有种想落泪的激动。
    他听过这流年英雄的事迹,在前世。
    这是个文才比自己更优秀的人,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九岁写出代乳集,十四岁从军征战抗清,十五岁在父亲夏允彝的逼迫下成婚,十七岁英勇就义。
    以殉国前怒斥了洪承畴一事,闻名于世。
    当时夏完淳兵败被俘,押至南京,洪承畴亲自讯问并劝降,说“童子何知,岂能称兵叛逆误堕贼中耳归顺当不失官。”
    夏完淳挺立不跪,佯装不知审讯大员就是汉奸洪承畴,高声答道“我闻亨九洪承畴字先生本朝人杰,松山、杏山之战,血溅章渠。先皇帝震悼褒恤,感动华夷。吾常慕其忠烈,年虽少,杀身报国,岂可以让之”
    当左右差役告诉他堂上“大人”就是洪承畴时,夏完淳更声色俱厉地说“亨九先生死王事已久,天下莫不闻之,曾经御祭七坛,天子亲临,泪满龙颜,群臣呜咽。汝何等逆徒,敢伪托其名,以污忠魄”
    洪承畴色沮气夺,无辞以对。
    之后,夏完淳就义于南京西市,所谓罪名归纳为“通海寇为外援,结湖泖为内应,秘具条陈奏疏,列荐文武官衔”。
    死前,夏完淳留有狱中上母书,每每读之,皆有泪出。
    夏完淳只留下妻子钱秦篆、女儿和遗腹子,可惜遗腹子出世后便夭折,从此夏家绝嗣。
    对于这样一位英雄站在自己的面前,吴争有那么一瞬间失控了。
    他上前拥抱着夏完淳,久久不肯撒手。
    以至于钱肃典不得不在夏完淳眼神的恳求示意下,强行将吴争的手扳开。
    也因有过这次,从此夏完淳有了不近吴争三尺之内的习惯。
    当然,这是后话。
    其实吴争当时也醒悟到自己的失控,只是骤然放开,反而无法掩饰自己的无状。
    后来钱肃典前来扳开自己,倒是给了吴争一个台阶下。
    “本官心中激动啊,嘉兴城光复全赖夏公子的功劳。由此,等于为杭州府平添了一道屏障,夏公子功在社稷啊。”
    吴争不吝美言夸赞,实际上是为了掩饰失态和解释自己为何失态。
    这,在场人都清楚,可没有会去点破。
    夏完淳正式躬身见礼道“学生原大明福建长乐县令、吏部考功司主事夏讳上允下彝子夏完淳见过临安伯、指挥使、昭勇将军。”
    吴争连忙道“不必多礼,听闻令尊殉国,朝廷自监国殿下至文武官员,皆肝肠寸断,此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汉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八无和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八无和尚并收藏汉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