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战,王之仁确实下了大本钱的,此时让他亲自去收复镇江,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谁都明白离开应天府,那就意味着难以瓜分到对自己最有利的利益。
    吴争与王之仁彻谈一番之后,王之仁同意由王一林率水师一部装载三千步兵前往收复镇江。
    吴争随后就派出了几路信使,光复了应天府,还需要守住应天府,吴争决定急调嘉兴、苏州两府驻军各二千人北上,加厚应天府防御兵力。
    同时,吴争还指望着绍兴府能抽调兵力北上。
    可吴争此时还不知道,绍兴府已经沦陷。
    多铎非常头痛。
    吴争判断得没错,清军就象是一条长蛇,它骤然吞下大明这头大象,根本无法短时间消化。
    清军兵力从入之中不捉襟见肘。
    数次上演屠城的惨剧,其实最大原因,是因为清军心里的恐惧。
    他们怕明人反抗,他们更怕后院起火。
    占领不等于可以统治,一旦各地反抗之潮蜂涌而起,那么兵力就更加不够了。
    吴争嘱咐过陈胜、池二憨等人,打不过就撤往平岗山,以图来日,就是这个道理。
    以空间换时间,如今华夏大地四处战火,清军主力不可能一直待在绍兴府,只要他们一调离,便是明军光复绍兴府之时。
    何必与清军争一时之长短呢
    可吴争没有想到的是,明军在这次防御绍兴府之战中,会付出如此高昂的代价。
    二万多将士喋血,连兵部尚书张国维都殉国了。
    多铎头痛的就是这个问题。
    清军正在南下福建,进攻隆武老巢,自己麾下大军不可能长时间滞留在绍兴府。
    可平岗山还有一万多明军,你一撤,他就攻,怎么办
    左思右想之下,多铎只能牙一咬,下令进山围剿。
    于是,就在吴争收复应天府时,平岗山外的老槐村,已经暴发了第一场围剿和反围剿的战斗。
    打得非常激烈。
    多铎调来了三十六尊红衣大炮,对着明军的防御工事一顿狂轰滥炸。
    明军的工事由此千疮百孔,好在明军有准备,山中最不缺的就是树。
    明军将一颗树对中锯开,然后就这么一颗树一颗树地往工事上垒。
    以沙土压实,再覆上沙袋,还别说,之后清军的炮火,仅仅就啃去了一层树皮。
    除了漫天的烟尘,清军什么都没得到。
    多铎无奈之下,下令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攻入老槐村。
    于是,更激烈的战斗暴发了。
    经过两天的拼杀,双方的伤亡已经接近了极限,明军伤亡了三成,而清军更高,超过了四成。
    明军占据地势之利,伤亡还与清军接近,这从侧面证明了清军进攻的凶狠。
    这个时候,多铎已经有些无法自控了,大量的伤亡和推进不利,让他有些失控。
    他第三天悍然下令,抓捕周边百姓充当肉盾,逼迫百姓冲在前面。
    明军此时的指挥权集中在池二憨、陈胜和廖仲平手中。
    朝廷官员经过丰惠一战之后,自觉地不再插手军务。
    池二憨等人紧急商议之后,决定撤退,撤入平岗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汉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八无和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八无和尚并收藏汉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