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短暂的惊愕,马士英渐渐从震惊中回过神来。
    管它呢,凡是与吴争有益的,那就是与他自己有益的。
    这一思路的确定,让马士英决定顺着朱媺娖的想法走,并对方案拾遗补缺。
    经过君臣二人仔细的斟酌和商议,马士英由另一个方向,对方案进行了修补。
    也正是这,让吴争断然拒绝。
    朱媺娖让马士英带话,让吴争在认祖归宗承继大统之后,册封吴小妹朱辰妤为皇后,并在宗庙立誓,必须由朱辰妤所出子嗣中遴选太子。
    马士英生性贪婪,但他的大半生确实忠于明室,这也不难理解,魏忠贤一个阉宦,都对边军防务不敢懈怠,都知道大厦将倾,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何况马士英也是正经科举出身。
    所以,只要不对吴争的切身利益造成威胁,马士英更希望明室的延续,或许这是他心中的一个执念。
    当然,他的最初谏言是,由吴争册封吴小妹为皇后,以此来善待宗室后人,也使得此事显得不那么荒谬,当然这不过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之举。
    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被马士英一言点醒的朱媺娖立马就想到了条件的后半部份。
    那就是日后的太子人选,必须从朱辰妤所出子嗣中选出。
    朱媺娖在朝堂之上,听闻群臣一致拥立吴争为帝时,喜忧参半。
    这事,她是始作俑者,可真正到了水到渠成之时,她又后悔了。
    她觉得愧对父皇、历祖历宗的在天之灵,明室竟在她的手中断送了。
    这个想法让她心如刀绞,不得一刻安宁。
    也不难理解,她只是一个不满二十的女子,有这患得患失的情绪,人之常情。
    所以,在被马士英一语点醒之后,朱媺娖立时就想到了这个补救的措施。
    在她看来,只要吴争为帝之后,册封朱辰妤为皇后,立朱辰妤所出为太子,那么血脉在一代之后,又重新会回到宗室。
    也就是说,吴争就是个过渡,只是在乱世之中,替明室复兴出力的权宜之举。
    朱媺娖知道,吴争一旦登基,此生自己与吴争之间无缘,那么吴小妹就是唯一的选择。
    而这一点,也得到了马士英的赞同。
    在马士英看来,这确实是个皆大欢喜、共同获益的妙计。
    于是,君臣一拍即合,朱媺娖谕令马士英来丹徒,明为犒军,实为试探吴争的意思。
    可不想,吴争断然当面厉声喝斥马士英道“马士英,我收留你,让你居庙堂之高,不是让你来谋算我的。这天下我就算要取,也用不着费这么龌龊心思,大可以真刀真枪,从鞑子手里抢来就是,还需要你等君臣合谋,来算计老子吗”
    马士英是一头雾水,他怎么也想不到吴争对此事的反应这么大。
    在他看来,这是桩千载难逢的好事啊,吴争得偿所愿,公主了了一个心结,明室后继有人,多好啊
    可见吴争如此动怒,马士英不得不屈膝跪下请罪。
    一个阁臣向人下跪,这种咄咄怪事也就只有这种乱世才能见到了。
    吴争此时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汉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八无和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八无和尚并收藏汉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