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的命令,擅自撤兵,勃然大怒。
    可他没有权力去处置一个征南大将军,只能上疏朝廷,可这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面对着谭泰、吴三桂各不相同的敷衍、抗命,洪承畴感觉就会被关进了笼子一般。
    他仰望着窗外的天空,悲呼道“先帝在天之灵明鉴非吾做事不力,实不能为之”
    。
    清廷此时闹翻了天,他们尚不知一天时间,江南整个战局已经发生改变。
    他们争论的是徐州八万清军该不该南下。
    这毕竟是改变整个战略布局的大事。
    多尔衮是绝对不同意动用徐州清军的。
    事实上,这是清廷除了京军之外,最后一支八旗军,如果动用了这支军队,陕甘之乱就会向周边各省糜烂,到时就不是三面作战,而是处处烽火了。
    这是多尔衮的理由。
    可以范文程等人的说法时,只要这八万大军南下,就可扑灭庆泰朝,只要行动迅速,就可立竿见影,到时大军可从应天府直接沿江调往西北,虽说会拖延十天半月,但还不至于使得西北局势不可救药。
    双方争论如火如荼,最终的焦点集中在了一点。
    那就是八万大军南下,能不能短时间扑灭庆泰朝。
    于是,纷争再起,各抒己见、无休无止。
    第二天,当明军再次突入仪真,丹徒失守,正黄旗固山额真何洛会阵亡的消息传来。
    这下朝堂之上,一片寂静了。
    区区庆泰朝,让清廷失去了两个固山额真
    所谓同仇敌忾,小皇帝顺治立即下诏,令徐州八万大军迅速南下,令洪承畴总督北岸战事,务必歼灭北岸来犯明军、并夺回丹徒,攻略镇江府全境。
    同时令济尔哈朗接替谭泰之职,令吴三桂、谭谭回京述职。
    多尔衮没有反对,清军的失败、何洛会的阵亡,让他失去了压制洪承畴的筹码,而多尔衮同时也认为,这一箭之仇必须报,否则清廷颜面何在
    说来也奇怪,江南大败,反而让清廷上下团结了起来,暂时形成了一致对外。
    可这,能保持多久呢
    恐怕只有老天知道。
    此时的吴争,自然不知道自己闯下了“大祸”。
    “轻松”收复丹徒的吴争,第一时间跑上了北城墙头,看见十六门火炮虽然有不少已经卸装,可都还在,这才松了口气。
    其实吴争想多了,清军进攻镇江、丹徒的目的在于占领,而不是劫掠。
    这些火炮的缴获,清军也没有运去北岸的意思。
    当然,将火炮设置炮口指向,重新部署到南城,是必须的,只是他们还来不及搬运,没有搬运的时间嘛。
    这场几乎无损的战斗,让吴争恢复信心满满。
    经过简单的修整,吴争发动民众,把北城九门已经被清军卸下的火炮运下城墙。
    次日天色还未全亮,大军出西门,向镇江城进军。

章节目录

汉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八无和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八无和尚并收藏汉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