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仲平闻听大怒,后退两步,拔刀斜指向天,厉声喝道“全军听令,御”
    然,遵令上前者了了无几。
    大部分人就这么直挺挺地着,站得笔直,有如一颗颗树桩。
    世上事就这么奇怪。
    三千禁军在正阳门外严阵以待,为得是阻止吴争入京。
    但吴争到了面前,他们却不听廖仲平号令。
    原因并不复杂,因为有钱翘恭、吴易、孙兆奎、沈自駉等等、等等。
    人心向背,可见一斑。
    庆泰朝初立,以绍兴府算起,前后不到三年时间。
    朱慈烺就算是崇祯朝太子,但他与国与民没有任何付出,许多明人已经记不得他们还有个太子。
    而就凭陈子龙、钱肃典等人真能做到威严慑天下
    不能他们也就只有在绅纨、士人之中拥有极高的名声。
    他们在军中的威望还不如吴争,因为吴争从头至尾,都在带兵打仗,还总打胜仗。
    打胜仗的将领,总是受人爱戴的。
    禁军,至少有三、四成,是吴争带过的兵,哪怕是名义上的。
    此时能追随廖仲平的,自然是廖仲平的亲随。
    他们只服从廖仲平的命令,可惜啊,人太少了。
    廖仲平在绍兴府的近卫军,大部分因吴争的建议,留在了沥海,随他北上应天府的仅不足二百人。
    这些人如今也分散在各个营中带兵,四万多大军,今日还能在廖仲平身边的,怕不足百人。
    这些人,瞬间被吴争三百骑兵涌上缴械。
    倒不是廖仲平这些人不中用,而是他们不敢真动刀见血。
    廖仲平只令防御,并未下令进攻,他们又怎敢向当朝镇国公动刀
    于是,眨眼间全军尽没。
    望着被堵上嘴巴,还奋力挣扎的廖仲平,吴争喟叹道“廖将军,你我也不是相识一天两天了,我吴争是什么人,你还不清楚吗也罢,这事不是你能掺和的,今日绑你,也是为你好,无论结局如何,你都有应对、自处之道。”
    说完,吴争入正阳门。
    也怪,在吴争背影消失在正阳门后,廖仲平也就不再挣扎了。
    正如吴争所说,这事,还真不是他一个京卫指挥使能掺和的。
    好在吴争没有领兵进京,这让廖仲平阻拦吴争的心意没有那么坚决。
    因为,这只是争,不是斗
    这一点很重要,重要到廖仲平放弃剧烈地反抗,放弃下令进攻。
    老实人,未必真老实啊
    。
    闻报吴争轻易入正阳门。
    陈子龙急怒攻心,他来回踱步,口中直骂,廖仲平误国误君
    反而是朱慈烺非常沉着,“首辅不必焦躁,你之前征召三万新军,如今囤于何处”
    陈子龙应道“东城兵马司囤有二营一万人,府军前卫也有一万人,其余皆在社稷坛以西宫内诸监。”
    朱慈烺点点头道“镇国公终究没有领兵入京,若首辅以大军应对,岂不落人口实既然已经入城,就不必再为此事烦心了这样,调队人守住洪武门,不让他进皇城就是了。”
    “是。”
    吴争用得着带兵进京吗
    用得着吗
    如果用得着,吴争又怎会不带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汉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八无和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八无和尚并收藏汉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