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百姓云集起来涌向营地时,金声桓、王得仁两伙人正在理论之前的小火拼,是谁的不是。
    听闻百姓“暴乱”,金声桓凶相毕露,他下令平乱。
    金声桓嫡系皆出身盗匪,他们的凶残本性,让他们对百姓动刀,毫无障碍。
    顷刻之间,死伤百姓数十人,百姓哪受得了这,立马一哄而散,各自奔逃。
    如果金声桓天良未泯,此时罢手,倒也能说得过去,毕竟是百姓聚众闹事,先冲击的军营。
    可他确下令追击。
    狠吧
    让一群豺狼去追击捕杀手无寸铁的百姓,后果如何,不言自明。
    而这时,王得仁出手了。
    王得仁匪号“王杂毛”,自然也不是什么好鸟,追随李自成、白旺时,手上血也没少沾,没降之前与金声桓镇守绍兴府,也没少打劫富商、百姓。
    但这时,他却下令所部阻击金声桓部,保护奔逃百姓了。
    这不是他因良心而反对金声桓,而仅仅是为反对而反对。
    既然金声桓选择了杀,那他就选择反杀。
    两支残部,顷刻之间在营地内外大打出手。
    其声势绝对不亚于两军交战,便是你死我活
    如受惊小兔的乡绅百姓,逃出数里地,见后面没有人追来,惊魂初定之后,遂派人分两个方向去报信,一路往沥海,一路往平岗山。
    平岗山,从朝廷北归之后,山寨中已经没有多少兵力了。
    它还继续存在的意义在于,那里已经被修筑成一个军事要塞,舍弃确实可惜。
    至少在绍兴府周边还没有抵定之时,平岗山寨还有存在的必要性。
    此时在平岗山寨的主官,就是吴争的发小,日日悲叹被吴争遗忘的沈致远。
    少年人,血气方刚,特别是江南一带深受戚继光抗倭影响,但凡少年都有“若个书生万户侯”的梦想。
    可沈致远认为,最悲凉凄苦的莫过于,有着副千户之职,却只能领千人无所事事,困守山寨。
    人闲得全身发痒,刀闲得生锈。
    就算是个孬兵,此时也在想着换种日子过过。
    机会来了。
    当受害百姓前来报信时,沈致远立马集结军队,兵发下管。
    吴争当时掩护朝廷北归时,带走了山寨中几乎所有的骑兵。
    但还是留下了一些,为得是平岗山寨偏远,需要是沥海保持消息畅通。
    而现在,沈致远集结的就是这三十六轻骑。
    “血洒疆场、马革裹尸,富贵险中求”这是沈致远在出发前的动员词。
    古有唐将席君买以百骑破胡兵上万。
    今日明将沈致远三十六骑平乱。绝不諻让古人寸许。
    沈致远有勇,有谋。
    他明白三十六骑想平乱很难,于是他打出了“吴”字将旗。
    整个江南,能打出吴字旗的只有一家,那就是镇国公吴争。
    狐假虎威、兵不厌诈。
    当沈致远三十六骑抵达乱军营地前时,乱军一部分被王得仁部牵制在营地周边,还有一部分散落在营地数里方圆。
    乱军骤见骑兵来袭,可抬头见到的是“吴”字将旗,这下意识中,还没有回过神来。
    因为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汉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八无和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八无和尚并收藏汉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