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河上明军的相互自残行为,进行得非常“激烈”。
    但禁军并无伤亡,京卫乱兵伤亡也不是很大。
    这是好在两军之间隔着金川河哪。
    京卫的伤亡来自于刚到金川河南渡时,被禁军警告不听,禁军射箭所伤。
    在密集的箭矢中,渡河乱兵只能将船后退至安全区域,与禁军互射。
    可这样的射箭自然不太可能命中目标。
    这个情况持续了约半个时辰。
    而后,乱兵从岸边民舍取来门板、床板,准备强行渡河。
    如果真渡河了,那么这场悲剧就真正上演了。
    一旦仪凤、钟阜二门的守军遭受内外夹击,肯定崩溃。
    而三门清军合力南下,凭这两支还在内耗的明军,怕是根本挡不住清军一击。
    万分紧急关头。
    变化终于出现了。
    夏完淳,这个义兴朝十九岁的太平候,在大胜关外被尼堪大军击退,自然不是偃旗息鼓,打道回太平府。
    夏完淳十三岁就领兵,虽然领的是义军,可战场厮杀那是实打实的。
    绝不是尼堪认为的,一战击退就崩溃的那种怂货。
    夏完淳一击不成即退,那是有原因的。
    吴争建议朝廷急调建阳卫入京协防,看清楚,是入京协防,不是阻击清军。
    所以,夏完淳见前路大胜关不通,自然想要绕行。
    怎么绕,从秣陵关边,绕方山,渡胭脂河、秦淮水,然后由应天府定淮门进城。
    这一绕,路确实不少,整整一天的急行军哪。
    好在,总算赶到的及时。
    定淮门守军不是京卫,也不是禁军。
    此时的应天府明军有三种,禁军、京卫、府卫。
    禁军是皇帝直隶,内阁控制京卫,府卫实际上相当于后世武警,负责京畿治安,隶属于京兆府。
    所以,城中的民乱,还没有影响到西城。
    当夏完淳率部,擎着朝廷圣旨,喊开定淮门,守军自然不会去阻拦太平候入城。
    苍天有眼,夏完淳到得太是时候了。
    京卫乱兵准备南渡与禁军撞死一搏之际,夏完淳率部赶到金川河边。
    “我是太平候夏完淳,奉旨增援北门”
    太平候夏完淳这六个字,就是一个传奇
    恐怕除了会稽郡王之外,义兴朝再无第二人可以与其争辉。
    十九岁的候爷,凭着战功一步步升迁上来,当然,其父夏允彝在清军南下,在齐腰深的小池塘生生自溺殉国的决然,也为夏完淳罩上了一层闪亮的忠诚光环。
    所有人都停了下来。
    以至于京卫放下河的门板、床板随波逐流。
    以至于禁军已经拉弦的手垂下,“嗡”地一声,箭射在地上,箭杆簌簌震颤。
    这是来了主心骨了。
    夏完淳是惊愕万分,敌人都打到家门口了,这是在闹哪样
    在听完禁军千户的简单讲述之后。
    夏完淳来到河边,大声喊道“听本候令,回去杀敌,若敢违命,建阳卫手中刀剑可不认你们”
    对岸黄姓千户大喊道“候爷,我等并非要反,只想向朝廷讨个公道”
    “大敌当前,本候不管你们受了多少委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汉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八无和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八无和尚并收藏汉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