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陈栋亲自上前督阵,怕是一大批人,不但不平乱,还会附随了。
    再则就是,陈栋负责防守东门,手下三千六百人,他隶属淮安卫,与南门大河卫不同的是,淮安卫负责漕运,向来是比大河卫有钱些、富裕些,特别是象他这种有个一官半职的人。
    人要是有钱,自然就比较怕吃苦、怕受累怕死,人之常情嘛。
    选择造反的人,往往占据主动,因为底牌亮出来了,横竖是个死,自然是坚决的。
    可象陈栋这样的,本就想着靠他的官威来震慑叛军,而是亲自上阵,身先士卒地去和这些人拼命。在手下消极怠战之时,陈栋也只能骂骂咧咧地拨弄、推搡着,让手下人去平叛了。
    就这么双方僵持下来,谁也不主动进攻,谁也不主动后退。
    可已经燃起的大火却不等人啊,超过十万石的储粮,一旦引燃,那得烧上好几个时辰。
    所以,眼见着火越烧越旺,陈栋心里也急啊,而不是他说谎骗祖大弼。
    “叛军”不主动进攻,那也是有原因的。
    这领的赵老大,那可不是一般人。
    他叫赵史,如果吴争在此,定为笑着上前,握着赵史的手,喊一声赵老哥。
    此人就是吴争从嘉定回绍兴府时,在绍兴码头第一个见到的官赵百户。
    虽说不打不成交,可后来赵史确实是真心指点了吴争不少。
    吴争当时在心里评价此人是,真小人
    。
    赵史是个聪明人。
    他有官瘾,也想立功,但如果要拿命换,自然是选择保命。
    什么为国为民、什么忠贞不屈,对他而言,就是个屁
    这就是真小人。
    拿八、九百人去和三千多人拼命,这不是寿星公上吊,活腻歪了么
    既然双方士兵“手足情深”,那就拖着呗,反正咱不急,城外有泰州卫攻城,祖大弼自然没有多余的兵来增援平乱。
    可赵史哪想到,城外泰州卫差点就撤退了,不,是已经撤退了,再返回的。
    也就是说,赵史险险就把自己给坑了。
    他之所以拖着不下令主动进攻,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刀枪无眼,万一伤到自个怎么办
    反正只要引起城中大乱,自己就可以交差,算是立功了,此次回去,少说也得混个千户当当,说不定还能攀上副指挥使的位置干干。
    这要是死在这,就算追封个伯爵,那也没命显赫不是
    赵史是真正的“消极怠战”,但正因为他的“消极怠战”,却帮了泰州卫大忙。
    试想,如果真主动进攻了,八、九百人哪是三千多人的对手
    一旦双方真打起来,见了血,那就收不住手了,谁也不会再顾及什么“手足之情”、“同袍之谊”。
    这场叛乱,也就迅速平息了。
    叛乱平息,火势就能得到控制,哪还会一直拖着
    然而,赵史没有想到的是,他的拖确实没有引来祖大弼调兵增援,可西门、北门的守军看到火光冲天时,各派来了一队增援。

章节目录

汉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八无和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八无和尚并收藏汉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