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样并不能签署停战条约,苏克萨哈、索尼眼下也不是将来权倾一时的“四大顾命”之一。
    反之,一旦使团认可了这等“不公平条约”,那么就算是“千古一帝”也得认同。
    皇帝只是个人,他的判断来自于阶下群臣,当大多数、每个人都说这是必须的,那么此时,皇帝也只能认可,就算臣子们“指鹿为马”,他也得认栽。
    有道是,出来混,有错就要认,挨打要立正。君临天下的背后,臣子们结党的愚弄自然也得认,君命天授,唬唬屁民还成,想让这些老油条们奉行,那真比登天还难。
    所以,条约的最后签署,需要义兴朝廷和清廷对诸项的确认,这需要时间。
    吴争没有时间了,他在当天就离开了徐州,经大运河南下,目的地是吴淞。
    三天的航程啊,北伐军整整鏖战了两个多月,伤亡人数二万出头。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无非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甚至生命。”面对着滚滚运河水,吴争心中有着无限的感慨,此战彻底暴露出了火枪兵的缺陷,它最大局限在于,无法象敌骑那样,迅速投送兵力到目标地域。
    两条腿的行军,终究是有着局限性的,其实有一点,吴争一直没有和徐州将士说起,那就是补给线已经承受不起北伐军继续向北了。
    越往北,遭遇的抵抗强度越大,正是考验补给能力的时候。
    显然,北伐军没有做好准备,大将军府为此战征召了十六万劳役,二个多月间,须为此付出的不下二百万两的报酬,银子呢
    这十六万人,就是十六万张嘴,加上数万新兵和江北各卫,天晓得,莫执念那老头是怎么挺过来的
    交通、运输,短短数百里的铁路,动用了近三万战俘和一万多劳役,修了大半年,还未能完工,时间,吴争最缺的,就是时间了。
    。
    吴淞港,万舸急流,桅帆如云。
    舟山、吴淞、陈钱山三大舰队,集结于港口外海。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
    合计主力舰船一百五十八艘,战船五百四十余艘,各种火攻船、快船不下五百艘。
    如果说,东亚最强悍的舰队就在此处,显然已经不是虚言。
    当吴争看到如此壮观的景象是,他心中感慨,“八百多万两啊值”
    大将军府,五年多的时间,除了松江那一片方圆百里的工坊,真正化了大钱的,也就这支舰队了,单就向外购买,船坞仿造,所花成本就是小九百万两,这个数字,就算给崇祯老儿,都能拉起一支十万新军来。
    可是,这支舰队除了在大沽口两次巡演之外,也就对郑森亮了亮獠牙。
    值完
    须检验
    这是吴争心里真正的想法,仅靠训练和优渥的待遇,打造不出一支真正的精锐,只有亮剑见血,从烈火中锻造、去芜存精,剩下的,才可当之无愧称为精锐水师。
    但很显然,就算将三大水师集中起来,在舰队数量上和火炮门数上,吴争不存在优势,而是劣势。
    水师的主力舰,仅番人联合舰队的三成,这样的仗,确实难打。
    不说敌人海战经验比水师丰富吧,就说硬件火炮,军工坊无非是仿制从海外购入的舰炮,尚未研制、超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汉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八无和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八无和尚并收藏汉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