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若是担心敌军攻势凶猛,我军不能挡我刘放愿为王爷马前卒,率衡阳卫力抗那啥来着,鞑子的名字太怪异,刘某记不住反正就是敌酋,若我刘放往后退一步,王爷可砍了刘某脑袋,如何”啧啧,当了将军就是不一样,会问“如何”了。要说人心复杂嘛,堂堂吴王之尊当面,岂容一个杂牌将军大放厥词但,所有人都在沉默。理由只有一个,刘一手说出了他们心中想说又不敢说的话。也对,北伐军确实补给困难,但还到不了无弹药可用、无粮食裹腹的地步。要说江北久屈清军淫威下的汉人百姓,大部分还是心向王师的,就算不主动献粮箪食壶浆,那拿现银购粮还是肯的。这一不问青红皂白全线撤退,确实让一众将领心中憋了一口气,这些带兵的悍将,只是迫于吴争的威望,不敢渲泻罢了。刘放这货向来不得人心,也是,拿手下士兵的性命染红的官帽,被北伐军所有将领鄙夷。但刘放的来意,那是清楚得很,这货率军还没至淮安城,就已经大张旗鼓地宣扬着他要身先士卒、甘为反击先锋的意愿。于是乎,所有相关人等,皆大开方便之门,让刘放得以顺利直达吴王面前,痛陈心中块垒。吴争的脸色阴晴不定。许多时候,权力,就象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摸不着、看不到,但可以用心去感觉。权力,来得不易,失去,却非常容易。就象是民心,说它不存在,那它却确实存在,可说它存在,也不完全是。你在乎它时,它除了锦上添花,其它没什么作用。可你不在乎它,那时不时地就会给你挖上一个出乎意料的坑,大坑吴争是有思想准备的,冒襄的谏言,吴争也深有同感。但吴争自绍兴府发迹始,就一直拟定一个信念,那就是以最少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汉族已经伤不起了北伐军加上大西军,确实已经有了实力与清军正面一搏。但,需要承受的伤亡数量,不言而喻,越近顺天府,须承受的伤亡越大,这勿容置疑。吴争一直羡慕李自成可以施施然入顺天府,也羡慕多尔衮可以捡漏。可如今不一样,清廷的内部倾轧,重演不了崇祯上吊时,京城城防的那一幕。吴争绝对不想,拿将士的命去填这样一个坑,如果真这么做了,那么,汉族至少在一个甲子内,恢复不了元气,没有几代人的繁衍,人口上不去。好赖的办法,吴争都用了,譬如释放济尔哈朗的儿子济度,譬如释放囚禁三年之久的博洛,再譬如放弃原则地善待江北商人等等。这一切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分化敌人内部的团结。作用是有的,可远远达不到吴争企望的程度。而济尔哈朗突然的衰弱,使得博洛以一种不可阻挡的方式崛起,完全出乎吴争的预料,很大程度上,让吴争付出的努力,化为乌有。所以,吴争需要鉴于现状,进行战略调整,强攻不成,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汉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八无和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八无和尚并收藏汉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