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役,沈致远所率枪骑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清安亲王岳乐,战至最后,身边仅余数十骑,面对沈致远率众而来,最后自刎于沐水岸边。

    沐水由北向南,流经战场水域,河水赤红,月余不散。

    史载此战为“郯城战役”,但并未记载我军伤亡人数,和清军伤亡人数,只是笼统地记载为大捷。

    可沐水周边百姓,却将此战称为“斩魔四日”,可见此战之激烈、手段之狠绝。

    每每有娃儿啼哭不止时,皆用一声“当心引来沐河恶鬼”恐吓,孩啼即止。

    而我方主将沈致远,一战成名,终于圆了他少时成为儒将的梦想,但,也被百姓形容为“当时钟馗”。

    真是可惜了咱沈公子风流倜傥的那张俊脸了。

    。

    东、西两路,先后大捷,清廷京畿的大门已经向北伐军洞开。

    长江南北百姓一片欢呼。

    不管是抱以何种梦想和期盼,送子侄上战场,成了一时所有人想做,或者正在做的事。

    用吴争的话说,咱们,如今唯一不缺的,就是人。

    如同两年前,吴争对阿济格“自豪”地说咱唯独不缺银子一样,此时此景,此话不虚。

    百姓甚至不要子侄参军前所发的那笔安家费。

    吴争虽然不想省,但最后在所有将领的劝说下,也就迫于形势,点头允了。

    人哪,终究不能太过得意

    一分钱难死英雄汉

    此话绝不为虚。

    一年多的战争,二十万北伐军打到现在,伤亡不下四万,可一汇总,有了二十八万之数。

    这让吴争一边内心窃喜,一边却只能摇头苦叹。

    军队多了,对北伐自然是好事。

    可二十八万张嘴,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而新兵的大量充入,使得各部、各卫不得不暂时进入休整。

    这直接使得北进的速度,被迟滞。

    因为有一点是必须直面面对的,那就是枪械和弹药的补给不上。

    吴争已经数次传令,勒令大将军府对松江军工坊进行扩张。

    甚至于传令宋安,以长林卫接手军工坊的安保。

    然而,传回的消息,千篇一律需要时间。

    不仅吴争觉得郁闷,连带着扬州、淮安以北的各军将士,都觉得不可思议。

    难道,是真打得家底空了吗

    空到连最后临门一脚,都抬不动了吗

    吴争决定返回杭州府,亲自去监造。

    可世事总不如人意,吴争这边抬脚要走,却走不了。

    。

    济尔哈朗率清使团来了。

    年近花甲,清廷硕果仅存的老“叔王”来了,这个“面子”,吴争得给。

    先不论敌我阵营对立,就说济尔哈朗私下与江南商会的那些勾当,吴争也须给他这份薄面。

    再则,人家好歹将孙女嫁给了钱翘恭,说起来,多少与吴争有那么些关连。

    吴争原本是想推迟一天回杭州府的。

    可与济尔哈朗一席交谈之后,回杭州府的想法,再也寻不见了。

    济尔哈朗是代表清廷来和谈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汉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八无和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八无和尚并收藏汉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