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意料之外的人 (1/2)
“不可能的从阿蓉入宫开始,沈氏一族就注定要搅进那夺储之争中了”老夫人摇头,苍老的脸上浮现了几分无奈。
若非退无可退,她断不会如此。
沈姝拧眉,她只觉得这些都是老夫人的借口。
心道老夫人执念太深,她叹了口气,也就不劝了。
不久之后,当那道懿旨降临的时候,她才懂了她祖母眸中的无奈和悲悯是缘何起的。
日子波澜不惊地过着,很快就到了八月十八。
这一日,是老夫人精心挑选的黄道吉日,诸事皆宜。
一大早,沈皖就换了一套名贵的月华锦长裙,簪着老夫人送的牡丹头面,端得是明艳贵气。
沈姝虽然心里依旧不快,却也没有表露出来。
毕竟,这是举族参加的大事,她须得管好自己的神色,便是再不愿,也得露出笑容来。
这里人多嘴杂,一个不小心就会落下口舌。
在老夫人的坐镇下,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直到族中长老拿出族谱来,才突然生了变故。
只见那行礼台上突然又多了一个袅袅婷婷的美貌少女。
众人的目光一下子都挪到了突然出现的女子身上了,原本得意洋洋的沈皖顿时愣住了,不可置信地盯着来人。
大家惊愕间,那少女端雅地福身,道“阿静见过祖母、母亲、各位长辈”
在触及那少女头上的凤钗时,老夫人的目光沉了沉,状似无意地瞥了宝安长公主一眼。
宝安长公主莞尔,竟是亲自过去将那少女扶了起来。
她轻柔地将少女被风吹乱的鬓发理好,这才亲昵道“好孩子,一路紧赶慢赶的,真是辛苦你了”
“母亲言重了,阿静一点都不辛苦”那少女腼腆地笑了笑。
瞧着这一副母慈女孝的场面,众人越发地懵了。
这今日不是宝安长公主认沈皖当女儿吗
怎么她却是对一个突然冒出来的少女如此关怀备至
老夫人心下微冷,面上却是半点不满都没有显露。
她笑道“六丫头怎么一声不吭地来了青州”
闻言,众人才知道了这少女原来是宁国公府庶出的六小姐沈静。
面对老夫人暗含不满的质问,那少女却是一点儿都不慌乱。
她又福了福身子,柔声道“是母亲写了家书命让阿静来青州的”
这话暗含的意思就是,您别问我,要问就问宝安长公主去。
老夫人的眉头皱了皱,这丫头倒是胆大,居然敢给她软钉子吃
这是拿准了她在众目睽睽之下不能发火吗
她还没来得及发那难,就听得宝安长公主笑吟吟道:“母亲莫恼都是儿媳的错,因着想给您一个惊喜,就未事先将阿静的行程告知于你”
她笑着说得合情合理,老夫人纵然心里不快也不好发作出来,只得嗔笑道:“下次可不许这般了老身年纪大了,可经不起大喜大悲了”
这“惊喜”可真是出人意料啊
她已经料到宝安长公主打的是什么主意了
怨不得她会这般容易地就松口同意将沈皖记在她的名下了,她竟是早早就挑好了人选来与沈皖分庭抗礼
想着,老夫人带笑的目光便沉了几分。
虽然听出了老夫人的话中话,宝安长公主却笑意不改。
她乖巧地应了句:“谨遵母亲教诲”
说着,还装模作样地福身行礼。
当着这么多族人的面,老夫人哪里能真的受了这个礼,她赶忙命她身后的安嬷嬷将宝安长公主扶了起来。
瞧至此,沈夫人和沈姝等人也看懂了宝安长公主的意图。
因着宝安长公主松口是因着自己的过错,沈夫人自从知道这个事之后就一直心怀愧疚。
她自觉是自己的莽撞害了宝安长公主受此侮辱。
她有心补偿之,却无法改变已定的事实。
现下,见到突然前来的沈静还俏生生地站在一旁,她立即上前,抚着沈静白皙的脸颊道:“阿静这一路辛苦了”
说罢,她又转而望向宝安长公主,笑问道:“大嫂让阿静这孩子赶得如此匆忙,是有什么要事吗”
对于沈静的出现,沈氏族人们早就有了各自的猜测。
只是宝安长公主尚未明示,他们也不好说什么。
如今沈夫人这么一问,就相当于是要捅破这层窗户纸了。
是以,众人都有些期待地望向了宝安长公主,等着她的回答。
众目睽睽之下,宝安长公主亲昵地拉着沈静,柔声道:“阿静娴雅聪慧,与本宫年轻时的性子极为相似,本宫瞧着这孩子就欢喜”
说着,她又看了一眼旁边的沈皖,这才继续道:“这不,恰好母亲做主,要大开沈氏祠堂更改族谱,将阿皖记在本宫名下,本宫便唤
若非退无可退,她断不会如此。
沈姝拧眉,她只觉得这些都是老夫人的借口。
心道老夫人执念太深,她叹了口气,也就不劝了。
不久之后,当那道懿旨降临的时候,她才懂了她祖母眸中的无奈和悲悯是缘何起的。
日子波澜不惊地过着,很快就到了八月十八。
这一日,是老夫人精心挑选的黄道吉日,诸事皆宜。
一大早,沈皖就换了一套名贵的月华锦长裙,簪着老夫人送的牡丹头面,端得是明艳贵气。
沈姝虽然心里依旧不快,却也没有表露出来。
毕竟,这是举族参加的大事,她须得管好自己的神色,便是再不愿,也得露出笑容来。
这里人多嘴杂,一个不小心就会落下口舌。
在老夫人的坐镇下,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直到族中长老拿出族谱来,才突然生了变故。
只见那行礼台上突然又多了一个袅袅婷婷的美貌少女。
众人的目光一下子都挪到了突然出现的女子身上了,原本得意洋洋的沈皖顿时愣住了,不可置信地盯着来人。
大家惊愕间,那少女端雅地福身,道“阿静见过祖母、母亲、各位长辈”
在触及那少女头上的凤钗时,老夫人的目光沉了沉,状似无意地瞥了宝安长公主一眼。
宝安长公主莞尔,竟是亲自过去将那少女扶了起来。
她轻柔地将少女被风吹乱的鬓发理好,这才亲昵道“好孩子,一路紧赶慢赶的,真是辛苦你了”
“母亲言重了,阿静一点都不辛苦”那少女腼腆地笑了笑。
瞧着这一副母慈女孝的场面,众人越发地懵了。
这今日不是宝安长公主认沈皖当女儿吗
怎么她却是对一个突然冒出来的少女如此关怀备至
老夫人心下微冷,面上却是半点不满都没有显露。
她笑道“六丫头怎么一声不吭地来了青州”
闻言,众人才知道了这少女原来是宁国公府庶出的六小姐沈静。
面对老夫人暗含不满的质问,那少女却是一点儿都不慌乱。
她又福了福身子,柔声道“是母亲写了家书命让阿静来青州的”
这话暗含的意思就是,您别问我,要问就问宝安长公主去。
老夫人的眉头皱了皱,这丫头倒是胆大,居然敢给她软钉子吃
这是拿准了她在众目睽睽之下不能发火吗
她还没来得及发那难,就听得宝安长公主笑吟吟道:“母亲莫恼都是儿媳的错,因着想给您一个惊喜,就未事先将阿静的行程告知于你”
她笑着说得合情合理,老夫人纵然心里不快也不好发作出来,只得嗔笑道:“下次可不许这般了老身年纪大了,可经不起大喜大悲了”
这“惊喜”可真是出人意料啊
她已经料到宝安长公主打的是什么主意了
怨不得她会这般容易地就松口同意将沈皖记在她的名下了,她竟是早早就挑好了人选来与沈皖分庭抗礼
想着,老夫人带笑的目光便沉了几分。
虽然听出了老夫人的话中话,宝安长公主却笑意不改。
她乖巧地应了句:“谨遵母亲教诲”
说着,还装模作样地福身行礼。
当着这么多族人的面,老夫人哪里能真的受了这个礼,她赶忙命她身后的安嬷嬷将宝安长公主扶了起来。
瞧至此,沈夫人和沈姝等人也看懂了宝安长公主的意图。
因着宝安长公主松口是因着自己的过错,沈夫人自从知道这个事之后就一直心怀愧疚。
她自觉是自己的莽撞害了宝安长公主受此侮辱。
她有心补偿之,却无法改变已定的事实。
现下,见到突然前来的沈静还俏生生地站在一旁,她立即上前,抚着沈静白皙的脸颊道:“阿静这一路辛苦了”
说罢,她又转而望向宝安长公主,笑问道:“大嫂让阿静这孩子赶得如此匆忙,是有什么要事吗”
对于沈静的出现,沈氏族人们早就有了各自的猜测。
只是宝安长公主尚未明示,他们也不好说什么。
如今沈夫人这么一问,就相当于是要捅破这层窗户纸了。
是以,众人都有些期待地望向了宝安长公主,等着她的回答。
众目睽睽之下,宝安长公主亲昵地拉着沈静,柔声道:“阿静娴雅聪慧,与本宫年轻时的性子极为相似,本宫瞧着这孩子就欢喜”
说着,她又看了一眼旁边的沈皖,这才继续道:“这不,恰好母亲做主,要大开沈氏祠堂更改族谱,将阿皖记在本宫名下,本宫便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